A. 為什麼中國賣家在亞馬遜上跟賣總會面臨封店
眾所周知,「跟賣」一直是亞馬遜默許的一種運營模式,對於剛起步而又有一定的貨源開發和把控能力的賣家來說,跟賣無疑是一個快速起步的策略。因為跟賣,意味著你截獲了本來已經賣得很好的那些Listing的流量,流量就意味著生意。
跟賣制度的初衷是為了讓消費者獲益,提高平台粘性,讓跟賣者(經銷商)之間形成價格和服務的良性競爭,最終讓終端消費者獲利。但亞馬遜全球開店在中國大 力招商之後,許多C類賣家(非經銷商)就開始跟賣。他們一方面在未經品牌方授權的情況下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商品,另一方面則可能採取高仿的方式。這對於被跟賣的企業和品牌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為什麼中國賣家跟賣國內同行的情況會更為頻繁呢?一方面,有相似的「土壤」,比如供應鏈。另一方面,中國賣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弱,品牌意識不強。再 者,國內市場對於電商侵權的把控並不像海外那麼嚴格。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海外行得通的「跟賣」,在中國市場會有走偏的趨勢。
B. 亞馬遜跟賣,會很容易侵權嗎
安全核心是:
1、避免跟賣有知識產權但是你有沒有相應授權的產品,這樣被投訴就版是game over;
2、關權注頁面變化,不要listing已改變,你還不知,發錯貨被客戶投訴;
3、跟賣產品自己要有的穩定可靠貨源,有單沒貨發這種幸福的痛苦別人不會懂。
具體的執行上可以用以下方法:
1、檢索商標或者專利。通過Google, 美國商標網等,有知識產權保護就不要碰了。檢索不到的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判斷:跟賣的產品頁面如果跟賣的人員較少甚至沒有,不要跟賣。
2、收到警告信馬上下架相應產品。安全第一,不管這個警告信是不是紙老虎。先下架產品,然後我們可要求對方提供授權副本或者其他證明文件。如果對方提供那麼我們就刪除,如果對方不回應,那麼還可以繼續賣,這還是在冒險。
3、如果發現一個listing其他跟賣的賣家沒有來自中國的,你跟賣的時候就需要謹慎了,很可能這個產品不是「國貨」,你找到的貨源很可能是仿牌或者山寨產品。
C. 亞馬遜賣家們對於侵權您真的了解嗎
那麼,亞馬遜賣家如何避免侵權?
在亞馬遜平台,侵權屬於非常嚴重的違規行為。亞馬遜對於侵權的處理手段一般都比較嚴厲,輕則產品下架,重則直接關門。
這些侵權有的來自亞馬遜平台的自檢,有些來自於賣家的投訴,還有些是來自職業打假律所的打擊。
只要你的產品涉嫌侵權,是很難在平台上生存的,總有一種方式會讓你的侵權產品消失。
所以,賣家在產品上線以前,進行初步的防侵權操作就顯得十分關鍵。
下面以亞馬遜美國站為例,談一下賣家該如何避免侵權。
美國站的侵權主要有兩大類:商標侵權和專利侵權。
其中,專利侵權又分為發明專利侵權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
1、商標侵權
只要是美國注冊的商標,未經權利人許可,使用該商標的行為就屬於商標侵權。
商標類的侵權主要來自於無腦的跟賣。
我們知道,跟賣是亞馬遜平台允許的運營模式,但是跟賣品牌卻是不被允許的。
遭到跟賣的品牌賣家,只要在後台進行投訴,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那麼,作為賣家,怎樣查詢一個商標究竟是不是注冊商標呢?
首先,打開美國商標局的官網,選擇『Trademark Electronic Search System (TESS)』。
那麼,對於這種外觀專利,判定侵權與否的依據是什麼呢?
亞馬遜判斷的標准為「普通消費者視角」。
也就是說,當一款產品與另外一款專利產品放在進行對比,普通消費者難以分清二者的區別,且該相似行為會對消費者的選擇造成影響時,就會判定外觀侵權。
其實,這個判定標准再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肉眼觀察」。
如果你覺得兩個產品長得很像,那麼大概率是會被判定侵權的。
在亞馬遜平台上那些賣的又好、賣家又少的爆款產品,絕大部分都是有外觀設計專利的。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
(來源:跨境老鳥Mike)
D. 被亞馬遜警告三次,就會封帳號
叼毛,店鋪封了沒,要是沒有封希望快點把你店鋪封了,你個傻叼,跟賣別人不勞而獲,還他媽的不小心跟賣,你什麼情況大家沒點逼數嗎
E. 我是亞馬遜新手賣家,我的產品如何避免侵權呢
①不要使用或是對他人原創的圖片,文字,視頻進行二次剪輯;
②若要發布品牌信息,則先提供授權證明到[email protected],註明Member ID;
③不要使用圖片處理工具遮掩全部或部分logo,不要使用品牌的變形詞/衍生詞,也不要發布模仿知名品牌代表性圖案,底紋或款式的疑似產品。
希望對你有用。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問問福克斯德的亞馬遜專家。
F. 亞馬遜跟賣怎麼處理
這里總結了幾套玩法:
1,不撕逼,讓跟賣自行潰散
一是對listing進行搭配銷售,贈送禮物,貼上產品標簽或者更換產品包裝方式等方法來防止跟賣;二是修改listing,換圖片,改數量,改標題,一些不留意的跟賣賣家就會中招,被買家投訴貨不對版,自然就無法再跟賣下去。
2,整你,誰讓你跟賣
這種玩法有兩套:
1,天天去買跟賣的貨,然後投訴他們貨不對版,等到投訴達到了一定的比重,此次拉鋸戰就獲得了勝利;
2,同樣的思路,還有另一種方法,只不過將差評轉為好評,直至Amazon認定跟賣的賣家在刷單,封了跟賣的listing。
當然,這兩種方式耗時長,成本高,玩起來很是費勁。
3,注冊品牌,投訴維權
反跟賣最有效的辦法是要有自己的品牌。一般都是注冊美國商標,可通過代理公司注冊,注冊完了就可以到亞馬遜上面備案。注冊完之後,你會收到一份受理書,就可以拿著受理書在亞馬遜上提交相關資料完成備案。
在備案的時候,還需要提供企業網站,網站後綴的電子郵箱,產品的圖片(帶有品牌logo)。備案完成後只要拿到GCID,即可進行投訴程序。
亞馬遜跟賣是個很普遍的現象,如果想輕松跟賣,可以通過一些跟賣軟體來跟賣,(酷鳥跟賣軟體)使用跟賣軟體:一站式跟賣操作,可以批量導入想要跟賣的ASIN,一鍵實現大批量跟賣。定時上下架商品,讓您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流量和訂單!
(6)亞馬遜跟賣就會侵權擴展閱讀
跟賣其實就是看到銷量好的產品,你也跟著賣這個產品。
1,首先,跟賣得聰明,跟賣時選擇那些已經有人跟賣得產品。俗話說,槍打出頭鳥,既然咱是跟賣就放聰明點,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別人跟賣了沒有被投訴,那咱就選擇這個產品,一起跟賣。
2,跟賣要敬業。既然選擇跟賣了,咱就要誠實一點,敬業一點。自己的產品一定要跟圖片是一樣的,不能買家收到貨,發現產品和圖片完全不符合。這絕對不是聰明的做法。跟賣了別人的產品,我們質量或者細節沒有別人好,但最起碼的我們跟賣的產品要與被跟賣的產品是一樣的。
3,最後說一個被跟賣商家最痛恨但是對跟賣者來說很有力的一個小技巧。既然是跟賣了,產品質量與銷量比不上被跟賣者,但是,我們可以從價格來拉開區別,比如,你跟賣的產品售價10美金,你可以把價格設置為7美金,郵費2美金,這樣,你價格低了,排名自然會超前。
G. 在亞馬遜上跟賣產品被移除銷售許可權,怎麼對亞馬遜描述我的產品是來自正規供應商
不是看你是否來自正規供應商,而是看是否有銷售授權書,如果你賣的是有版知識產權權(商標、專利,著作權)的東西,如果沒有拿到別人的銷售授權書,這個都屬於侵權的。知識產權這一塊最近在各個電商平台都抓得很緊,請確保沒有涉及到侵權,如果是侵權的,是要被封號,嚴重的時候,錢還拿不回來。貨物要退回的時候,在運輸上也多有限制。
在銷售前選品要注意:
1)是否涉及侵權(商標、專利,著作權)
2)是否涉及產品質量問題(各個國家目的國海關TS的查驗要求)
3)自己的產品是否有競爭優勢
第1、2點都可以通過與物流公司聯系做初步確認,比如出口易 有10多年的跨境經驗,他們都是可以幫忙免費做類似的咨詢的
H. 亞馬遜投訴跟賣反而受到恐嚇信,遇到這種情況要怎麼辦
在亞馬遜平台上,小白賣家跟賣大麥習以為常,亞馬遜為了產品之間的競爭並不會禁止跟賣,而對於小白賣家來說,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流量和訂單。
但自己辛辛苦苦建的列表Listing,花了錢和資源,費力推廣上去卻還要跟其他賣家分羹。這樣的事誰會去做?當然是逮一個跟賣告一個跟賣!
1、投訴收到恐嚇信要求撤訴
近期有個壇友遇到一檔子事,自己產品被跟賣投訴了對方。本以為一切都會風平浪靜,重歸自然。沒想到投訴後卻遭到恐嚇信要求撤訴,不撤訴就會尋求報復!
這――,「那請看我們的表演???」現在的跟賣都這么猖狂了嗎?
無獨有偶,另一賣家也遇到此種事情!
事情是這樣,當他知道自己的產品被跟賣後,多次以簡訊方式警告賣家,但依然無果,就想著讓自己的團隊品牌組去處理這件事。
品牌組也是有點冤屈,在處理這件事之前就發現對方暫時沒有跟賣,就沒管。不曾想對方一口咬定是該賣家投訴導致自己的店鋪被關了。並恐嚇該賣家說要僱傭刷單的人來報復。
2、遇到這種恐嚇信怎麼辦?
投訴跟賣者遭恐嚇,不能不管也不能忙著妥協,最重要還是繼續跟他鬥智斗勇。
1、尋求和解
小編覺得,大家都是中國人,好商量。撤訴可以,但你不能一股勁的再跟賣,否則我也不是吃素的。
2、保留證據
若是他威脅你說刷差評報復,或者惡意投訴,此類信息都要保存好,以便在真正出了事之後給亞馬遜提供證據,恢復賬號。
3、不用管它
一般這種情況下我們佔主要優勢,他也知道自己理虧,如果是對方發了一次郵件之後就不了了之了,就不用管它了。
3、如何正確的使用跟賣?
跟賣既然是允許的,而且有諸多好處,我們就要學會善用跟賣。不能跟著跟著賬號沒了,這是最愚蠢的。因此我們就需要做到:
1、清楚跟賣目的
作為賣家,首先要明確跟賣的目的是什麼。在當前賣家猛增的情況下,對於新賣家來說,跟賣更多的是要達成幫你快速出單和引流目的。所以基於這樣的目的,在自己店鋪單量穩定之後,就不需要時刻依賴跟賣了。
2、時刻警惕侵權
在跟賣前,第一步工作是要做好識別和判斷,是否侵權,凡是有可能涉及侵權的,一律不應觸碰,在跟賣中,不應該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我們不僅要防止一些大牌商標的侵權,也要防止亞馬遜賣家自己注冊的不知名的商標,甚至於包括某些Listing的所屬權。
3、以利潤為前提
沒有利潤的銷售都是耍流氓,有些大玩家可能拿著投資人的錢來沖銷量,但對於大多數小賣家來說,不可能具備長期虧本做銷售的基礎,所以,在跟賣中,一定得把握好利潤率。
對於利潤的核算,不同的賣家會有不同的演算法,貨源不同,發貨方式不同,都可能造成利潤的大不相同,這就要求作為新賣家,一定要盡可能的多渠道去獲取信息,對多個信息源進行對比,比較之中,自然可以發現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的方法。
小編認為跟賣是高風險高收益的行為,萬一被投訴封號,代價可就大了。畢竟沒了賬號,再好的產品和高超的運營技巧也無處發揮。對於跟賣已關店的賣家來說,最直接的溝通方式也不見得是件壞事。最主要的,都是讓賬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