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壽保險爭議可以申請商事仲裁嗎
消費者在購買保險後,當保險合同當事人雙方出現爭議該如何處理呢?昨日,來自金盛人壽四川分公司理財專家表示,目前大致有以下四種方式供消費者選擇。
(一)協商
協商是指合同雙方在自願、互諒、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對出現的爭議直接溝通,友好磋商,消除糾紛,求大同存小異,對所爭議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自行解決爭議的辦法。
協商解決爭議不僅可以節約時間、節約費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協商過程中,增進彼此了解,強化雙方互相信任,有利於圓滿解決糾紛,並繼續執行合同。
(二)調解
當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時,客戶可以書面方式向「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合同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申請,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和調解所要求的其它材料。人民調解委員會根據爭議具體情況將啟動相關程序,在自願、平等、公正的原則和基礎上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三)仲裁
仲裁指由仲裁機構的仲裁員對當事人雙方發生的爭執、糾紛進行居中調解,並做出裁決。仲裁做出的裁決,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專門的仲裁機構製作仲裁裁決書。申請仲裁必須以雙方自願基礎上達成的仲裁協議為前提。仲裁協議可以是訂立保險合同時列明的仲裁條款,也可以是在爭議發生前或發生時或發生後達成的仲裁協議。
(四)訴訟
訴訟是指保險合同當事人的任何一方按法律程序,通過法院對另一方當事人提出權益主張,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解決爭議、進行裁判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這也是解決爭議最激烈的方式。
在我國,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屬民事訴訟法調整的范疇。與仲裁不同,法院在受理案件時,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專屬管轄和選擇管轄相結合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② 人壽保險合同糾紛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回樓主,一切幫你找律師的人都是不負責任。
1、關於人壽理賠,一般保險公司都會賠的,不賠的原因可能是理賠原因不通過,比如:你買的健康險,它有180天的等待期,你買的人壽險,它有免賠條款,兩年內的自殺,投保人對被保險人的故意殺害,戰爭等等
2、每個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律師團,金牌律師比比皆是,你還是告的平安,在中國排名第一,律師成群結對,請問,你怎麼告?有多少錢告?
3、一般保險公司都不怕打官司,因為不會輸,但他們比較注重名聲,你還是找他們私下解決,這樣比較好
4、如果你真想打官司,先找個律師,把事情了解一下,一般律師會告訴你能不能打,保險法他們懂得
人壽保險太多了,「生存保險」「死亡保險」「定期死亡保險」「生死兩全保險」等等你到底買的哪個?一般只要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沒有不賠的。
人壽保險一般是期內發生式,只要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發生的都是,這是最基本的,你總不能拿份過期的保險合同去找他吧
最後,祝你成功
不用很好的律師,找個懂點法律的就行,先分析分析能不能打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人壽保險糾紛,起訴法院遇轄地爭議,徵求建議。
作為人壽保險買了就不應該退。保險有個兩年復效期。只要在合同列明的生效日期前將保費與利息補交就行了。
④ 人壽保險合同糾紛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投保人投保壽險主要是為了能在出險後獲得經濟補償
,但是往往在出險後而會與保險公司發生不同程度的糾紛,分析其原因有:
一、關於被保險人年齡誤告帶來的保險糾紛。
《保險法》第五十條: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並且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並在扣除手續費後,向投保人退還保險費,但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2年的除外。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少於應付保險費的,保險人有權更正並要求投保人補交保險費,或者在給付保險金時按照實付保險費與應付保險費的比例支付。
具體表現有兩種情況:
一是由於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在保險條款規定的年齡范圍之外時,保險人按合同約定開始承擔保險責任後,被保險人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死亡的事故時,其年齡還受限制的階段或已不在受限制的階段,保險公司都無法按保險法的規定來處理,但按保險條款也難以解決,發生事故後受益人向保險公司索賠。
二是對意外傷害保險來說,許多險種的費率對年齡問題上都採取統一收費標准,所以當誤報年齡的被保險人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時,
保險公司在給付保險金時是按照實付保險費與應付保險費的比例支付,但受益人認為保險公司應全額支付的。
二、違反誠信原則帶來的保險糾紛
誠實信用是市場經濟的根本要求,而作為民法的基本原則的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法中誠實信用原則被稱為為最大誠實信用原則。現實當中的投保人違反誠信原則發生的糾紛有:
(一)、投保人不履行如實的告知義務而發生糾紛。具體表現有四種:1、漏報---投保人一方由於疏忽對某些事項未予申報而發生的糾紛;2、誤告-- -投保人一方因過失而申報不實而發生的糾紛;3、隱瞞---投保人一方明知而有意不申報重要事實的而發生的糾紛;4、欺詐---投保人一方有意捏造事實,弄虛作假,故意對重要事實不做申報並有欺詐意圖而發生的糾紛。
(二)、投保人不履行保證義務而發生的糾紛。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對某種事項的作為或不作為,即被保險人應承諾做某事或不做某事。保證是保險人簽發保險單或承擔保險責任所需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履行義務的條件,其目的在於控制風險,確保保險標的及其周圍環境處於良好的狀態中。這種形式的保證稱之為明示保證。
三、未按期交納保險費而發生的保險糾紛
在人身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繳納第一期保險費之後保險合同開始生效,此後投保人必須按期繳納保險費,若超過寬限期之後投保人仍未繳納保險費又無保費自動墊交的、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在效力中止期間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可以拒賠。並且根據《保險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保險人對人身保險的保險費,不得用訴訟方式要求投保支付,也就是說投保人不交納保費的,保險人又不能強制其交納,而一旦出現保險事故受益人或被保險人又向保險公司索賠,就會發生糾紛。
四、無效合同所引發的保險糾紛
根據《保險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未經被保險人的書面同意並認可保險金額的,合同無效。,而現實中被保險人沒有書面同意並認可保險金額的壽險合同,一旦發生保險事故的,受益人向保險公司索賠引發糾紛。
五、保險事故不屬於保險責任范圍所引發的保險糾紛。
根據《保險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第六十七條規定:被保險人故意犯罪導致其自身傷殘或者死亡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往往這些情況發生後,受益人或被保險人也向保險公司提出支付保險金的請求,繼而引發糾紛。
六、保險事故發生在免責期所引發的保險糾紛。
根據《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後,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投保人超過規定的期限六十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在此期間發生的保險事故,受益人或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是否承擔保險責任發生糾紛。七、缺少必要的索賠單證、材料所引發的保險糾紛。
根據《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受益人或被保險人索賠的,應當提供相關的單證和材料,但往往實踐中,由於單證和材料不全,受益人或被保險人就認為是保險公司在故意刁難,繼而發生糾紛。
八、超過了索賠時效所引發的保險糾紛。
根據《保險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滅。
⑤ 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
可以適用,這是選擇性適用。人身保險合同適用被告所在地,該條款滿足這個條件。
⑥ 人壽保險理賠發生糾紛,可以異地起訴嗎
不能,司法有屬地管轄規定,不屬於屬地管轄范圍不受理。
⑦ 人壽保險合同糾紛和健康保險合同糾紛的區別
合同的標的不一樣,就是合同負責承包的內容不一樣,人壽保險承保的是生死,而健康保險承保的是疾病,住院等
⑧ 什麼是保險合同糾紛
一般是保險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專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屬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收取保險費是保險人的基本權利,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保險人的基本義務;與此相對應的,交付保險費是投保人的基本義務,請求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被保險人的基本權利。保險理賠的流程:1、 如果發生保險事故,應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並將相關的資料由自己或委託他人送到保險公司。2、 保險公司理賠部接到材料後,會馬上立案。如遇重大事故或有疑問的事故,會派專人進行調查。3、 調查員根據要求,展開調查。4、 理賠員對材料進行審核,確定事故是否屬於保險責任范圍,計算出賠付金額。如有疑問仍可派人調查。作出核賠結論。5、 理賠員將審核意見和結論上報,專人簽批,簽批同意後結案。6、 通知領取賠款或其他書面通知。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⑨ 人壽保險糾紛
人壽保險糾紛
是這樣的,商業保險合同,一切是按合同辦事。
如果合同內約定是交納6年時間,而多交的一年,當然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退還並支付利息的,這是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