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兄弟民宅基地糾紛
基地繼承,實際上是指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根據《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但是宅基地的使用權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合法財產"。首先,宅基地使用權是具有很強的依附性的,通常情況下,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必須是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才行,因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失去而失去,不產生在不同農民個體之間的流轉,也就是說不可以繼承。其次,宅基地使用權主要是保障每戶農民居住需要,具有社會保障功能,如果允許繼承,將導致宅基地的無限擴大,違背了《土地管理法》關於農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有關規定。據此,農村宅基地不是遺產,故從法律上是不可以繼承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繼承人對宅基地上的所建房屋的繼承會導致其對宅基地的繼承,也就是說,如果某人繼承了房屋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宅基地上的, 不應該要求某人拆了房子將宅基地退出來的。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⑵ 農村兄弟之間的房子糾紛怎麼解決
你好:
1 從法律角度,你應該不或者願意,自己選擇。
2 從道德角度,你可以作出恰當選擇。
⑶ 關於兄弟三人分宅基地事件糾紛
農村抄宅基地是按每戶人口進行分配的,具體分配政策要看當地文件。
因此,如果主張宅基地使用權,那麼前提是政府已經分配給你宅基地了。有的分配是明確的,即土地檔案已經有你的名字份額,但也有一戶人家人口變動的情況,比如沒了一個人,那麼本來多餘的宅基地是要交還給村集體的(如果宅基地上已建房的則暫不返還,只有空宅基地才能返還),但後來又因為添了一個人,那麼宅基地就自動調劑給這個人了。
但也存在雖然部分家人沒有宅基地,但是整個家庭共同生活,期間建造房屋可以通過分家析產確定。
我不知道你那個老三戶口的情況以及你們是否存在家庭財產共有的情況,這都會影響法律判斷的。分析起來,比較復雜。順便說一句,老三在外購買房屋,並不影響自己對原先家庭共同財產的權利行使。
⑷ 農村親兄弟土地糾紛
原來共有土地,兩家分開。可以到村委。
⑸ 一在農村兄弟合建房子而產權名屬兄若鬧矛盾走法律怎麼辦
房屋可以共同所有。雖然產權證登記為一人,但並不能因此排除他人為共有人的可能,關鍵在於證明自己是共有人。本案的關鍵就在於自己出資了,而且是投資而不是借就,還有就是自己有使用農村土地的資格。
⑹ 農村建房土地糾紛怎麼辦啊!
農村建房土地糾紛問題,主要有以下四種處理方式:
一、和解。即你們自行協商解決。你們是民事糾紛的主體,你們對爭議的事項享有充分的處分權能。是否行使處分權能、何時行使處分權能以及以何種方式行使處分權能概由你們自行決定。
二、調解。你們可以委託村委會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習慣、道德、法律等規范),在你們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你們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
三、仲裁。所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居中審理並製作一定法律文書平息沖突的方法。仲裁屬民間性質。
仲裁的基礎是當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說,提交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同意為前提,否則,仲裁程序不能啟動。在通常情形下,仲裁庭成員也由當事人選任。
四、訴訟,即「打官司」。相對於人民調解、當事人自我平息、單位(或部門、社區)處理和仲裁機制而言,民事訴訟是典型的公力救濟形式。這種公力救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強制性。民事訴訟還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的最有效也是最後的手段。
(6)農村兄弟建房糾紛擴展閱讀:
一、無書面土地流轉合同的糾紛案件
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但現實中,承包土地流轉很少簽訂書面合同,雙方當事人大多以口頭約定形式轉包、出租、互換或代耕土地。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要求收回轉包、出租、互換或代耕的土地,就涉及口頭約定該如何認定的問題。對此,實踐中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雙方當事人未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其轉包、出租、互換或代耕關系依法不成立或應認定口頭約定無效。
筆者認為,按照農村習俗,轉包、出租、互換或代耕等土地流轉方式往往以口頭方式約定,且以相互交付流轉物作為雙方關系成立的標志。
如果雙方當事人對當初的口頭約定不持異議,且轉包、出租、互換或代耕事實已實際發生,則雙方土地流轉關系即告成立,只要土地流轉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損害他人利益,其口頭約定應當認定為合法有效。
二、土地流轉未報備案的糾紛案件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規定,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但現實中,由於農村土地承包人法律知識相對欠缺,加之受農村習慣的影響,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往往未報發包方備案,由此,實踐中出現發包方或互換一方當事人僅以土地流轉未報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土地流轉合同無效的糾紛案件。
⑺ 兄弟農村祖宅存在糾紛,報建重新蓋,合法嗎
首先宅復基地確權了嗎?制寫的誰的名字,寫老父親的名字按繼承法走!農村重建需要向鄉鎮遞交申請、鄉鎮接到申請會公示一定時間(最好和鄉里打個招呼,因為有的操作不規范,又是老基從建會基本任務無異議)。時間到無異議的向縣里遞交、然後審批下來開始動工
⑻ 農村宅基建房胞兄弟糾紛
既然宅地基是弟弟的,只有弟弟才可以建房。當然畢竟是兄弟關系,還是相互為對方考慮一下,請父親從中協調一下。
⑼ 兄弟農村宅基地糾紛的問題,跪求
土地抄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襲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你不知道中國流行弟兄們分家嗎?對於宅基地,分家之後需要政府啟動審批程序審批一遍,當然有可能是政府內部審批,人民群眾覺察不出來,審批之前政府需要知道哪一家分了哪一處宅基地以及這一家的具體家庭成員,老人雖然對此影響不大,但是仍然需要寫在紙上。實際上分家辦理戶籍登記必須寫這,宅基地方面不過是村幹部再抄錄一份。你用不著絞盡腦汁,政府會確定這一處宅基地是誰家的,拆遷與其他家庭無關
⑽ 農村兄弟土地糾紛
分家有分家的規矩,誰家分家不分家,還弄租啊,你的長輩也好意思瞎胡扯八道。當版然違背常規分家,就准備權後果自負,法律會該怎麼著怎麼著,由不得群眾為所欲為,即這樣的租不存在。凡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村裡都有底賬,就別提形式主義的證件了。據此也可以得出這不是土地糾紛的結論,明明是有人故意搗亂,胡攪蠻纏,何必避重就輕,自欺欺人呢,鄉政府應該不會承認土地糾紛。不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政府不賠償很正常。你怎麼不提你們家繳納農業稅或者公糧以及領取農業補貼的事呢,農業補貼對於政府認定是誰家的土地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