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畫家婁師白遺產案終審改判
畫家婁師白遺產案終審改判
遺孀訴訟請求被駁回
齊白石的弟子、國畫大師婁師白的遺產案在三中院終審宣判。8月25日,三中院最終認定婁師白長子婁述德已實際支付購房款,終審判決駁回婁師白遺孀王立坤的訴訟請求。
婁述德是婁師白與前妻楊淑鏡之子,1947年楊淑鏡去世,1952年婁師白與王立坤結婚,婚後王立坤生育次子婁述澤。2010年婁師白辭世,因其未留下遺囑,其遺產中的三套房產、書畫作品、印章、藏書、傢具及撫恤金等在其家人進行分割時發生爭議。90多歲的王立坤與婁述澤將婁述德告上法庭,要求分割該筆遺產。
雙方爭議焦點主要在北苑5號院的房產上。王立坤稱,婁述德取得了屬於她的北苑5號院所有權,並將房屋內的齊白石、徐悲鴻、婁師白等人的畫作、印章等拿走。而婁述德表示,北苑5號院房產系北京師白藝術研究會出資,並非父親遺產。房屋現已拆遷,王立坤未通知他就簽訂拆遷協議,取得800餘萬元拆遷款。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因婁師白無遺囑,案件按照法定繼承辦理。北苑5號院房屋及4.6萬余元存款,法院認定為婁師白、王立坤夫妻共同財產,其中2/3份額歸王立坤,婁述德、婁述澤各享有1/6份額。經計算,王立坤需給付婁述德房屋拆遷款136萬余元、銀行存款7785元。
隨後,王立坤對婁述德再次提起訴訟。王立坤稱,婁師白過世後,她和婁述澤與婁述德達成協議,王立坤、婁述澤放棄位於白塔寺和北苑家園清友園的兩套房屋的繼承權,婁述德以34萬元的價格購買屬於王立坤部分的產權。但房屋過戶後,婁述德一直未實際支付錢款,因此起訴至法院。
婁述德認為房屋錢款已經實際交付,並提交了房屋購買完稅發票等。一審法院審理認為,該發票不能認定婁述德已支付王立坤購房款,一審判令婁述德向王立坤支付
34萬元購房款。隨後,婁述德上訴,三中院審理認為,雙方提供的存量房買賣合同、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書、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自行劃轉聲明以及稅務機關開具的統一發票均能證明王立坤、婁述德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經履行完畢。
三中院認為,原審法院忽略了稅務機關出具的稅費發票及其證明目的,因此撤銷原審法院判決,終審駁回王立坤的訴訟請求。
『貳』 如何記成前人的藝術遺產
大師遠去,藝術遺產如何保管
——李可染遺產糾紛案引出的思考
作者:丁一鶴 發布時間:2009-06-13 11:55:47
--------------------------------------------------------------------------------
圖為北京畫院美術館展出李可染作品的海報。「實者慧」是李可染的一幅書法作品和一枚篆刻印章的印文,李可染曾解釋為:「天下學問惟誠實而勤奮者得之,機巧人難矣。」
李可染先生暮年照片
李可染先生的畫作《忽聞蟋蟀鳴》,齊白石題字
李可染先生藝術遺產中的代表作之一《萬山紅遍叢林盡染》
今年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而就在一個月前,李可染藝術遺產案剛剛塵埃落定,由此引起了人們對藝術大師身後遺產保管問題的關注。
李可染先生於20年前猝然辭世,生前沒有留下遺囑,但他留下的藝術遺產卻導致了家庭內部持續兩年的訴訟。李可染夫人鄒佩珠早在2005年就與北京畫院協商籌劃李可染作品捐贈以及展覽事宜,然而中途由於李可染遺產糾紛案耽擱了捐贈活動,直到2009年5月14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第二天,89歲的鄒佩珠就將李可染先生的中國畫作品108件、書法作品122件、速寫9冊、水彩畫13件捐贈給了正在籌建中的北京畫院美術館李可染藝術館。
李可染藝術遺產糾紛案並不是個案,在此之前,著名畫家王式廓、陳逸飛的後人都陷入曠日持久的遺產糾紛之中,而這就意味著藝術大師的作品將被遺產繼承者「瓜分」,必然造成大師作品的支離破碎。藝術大師身後的藝術遺產到底該如何保管,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很多藝術遺產的矛盾和爭端,首先可以從藝術家本人那裡得到有效控制,生前訂立遺囑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很多藝術家都覺得立遺囑「不吉利」,而且傷及家庭和睦。這是一個需要釐清的誤區。
其次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收藏管理機制,如黃賓虹在生前就將大量作品捐贈給國立博物館。後代子女在繼承藝術品遺產時的做法無非兩種:一是由家族共同繼承並組建基金會,二是由家人捐贈建設藝術家個人紀念館。但這兩種途徑都有一定的局限:家族管理難以保證保管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且家人想法難以統一,一旦出現分歧就容易鬧上法庭;而建設紀念館,則要面對蓋館容易養館難等資金困難。
從藝術發展的角度來說,對於大師級藝術家,在其去世時就應該由其家屬子女、藝術界專業人士和政府機構三方力量組成對其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專門機構,對遺產進行共同保護。如果藝術家的遺產保護能上升到立法層面,將是一條正確出路。
事件回放
誰動了李可染的遺作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出生於江蘇徐州的一個平民家庭,先後入上海美專師范科、杭州西湖國立藝專研究生班,深受潘天壽、林風眠影響,後經徐悲鴻介紹師從齊白石,白石老人稱其為「不愧乾嘉間以後繼起高手」。
在李可染取得巨大藝術成就的同時,也贏得了兩位同樣具有很高藝術天賦的女性的愛情,兩位夫人先後為他生下了7個子女。
李可染與第一任妻子蘇娥於1931年結婚。1938年8月,蘇娥死於傷寒症,年僅29歲。蘇娥為李可染生下1個女兒3個兒子:李玉琴、李玉雙、李秀彬、蘇玉虎,由其父蘇少卿撫養長大。
李可染的第二任妻子鄒佩珠是李可染妹妹李畹的同學加好友。1944年1月,鄒佩珠在重慶嫁給李可染。婚後,鄒佩珠為李可染生下了2個兒子1個女兒:李小可、李庚、李珠。
新中國成立後,李可染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鄒佩珠也擔任中央美院教授。這個時期,李可染的藝術創作進入高峰期,先後創作了大量的傳世名作。
1989年12月5日,李可染猝然辭世,留下大量的繪畫精品和藏品,但沒有留下遺言,更沒有對自己的財產進行分割,由此引發了日後他的至愛親人間的一場長達兩年的遺產官司。
1991年2月21日,李可染的遺孀鄒佩珠及2個子女(李庚當時在日本,表示放棄繼承權),和蘇娥所生的4個子女坐到了一起,討論李可染的遺產處理問題。
這次家庭會議由鄒佩珠主持,就李可染藝術的發揚及遺產繼承問題進行商討,並形成《一九九一年春節家庭主要成員會議紀要》,主要內容有:為了弘揚李可染的藝術,完成其遺願,大家同意將遺作中的精品和代表作集中保管,作為家庭成員的共同財富,以備將來提供給紀念館、出畫冊、巡迴展覽、復制宣傳等使用;將於適當的時機(大約10年左右)奉獻給國家;在遺作中劃出一部分作品給「藝術基金會」和「家庭基金會」使用。
1991年11月13日,李可染的繼承人共同簽署了《李可染遺產繼承問題協議書》,約定:以李可染藝術發揚光大為前提,繼承人按繼承法的規定享有繼承權;李可染的主要遺產是繪畫和書法作品,要進行清點;集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由鄒佩珠統一保管5年;擬成立「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和「家庭基金會」;給子女每人有代表性的繪畫作品兩張,一般的四張,書法作品二至三張。
在簽訂協議的同時,各子女分得李可染遺留的部分作品。據鄒佩珠的回憶,李玉琴、李玉雙、蘇玉虎、李小可、李珠分別分得16幅繪畫作品,李秀彬分得17幅繪畫作品,李庚分得4幅繪畫作品。
除去子女們已經分掉的作品,李可染還有多少藝術遺產呢?按照原告李玉琴在起訴書中所稱:1989年末,雙方一起對父親的部分作品進行了清點,共500餘幅,而1992年再次清點時約有400多幅,當時鄒佩珠還從畫室里拿出了李可染創作的10幅超大型山水畫作,讓各當事人開眼界。而按照鄒佩珠的說法,李可染的繪畫作品僅存317幅,這還包括已經分給子女的那部分。
在此後的歲月里,蘇娥所生4個子女發現「鄒佩珠及弟弟李小可根本不徵得其他共有權人同意,擅自處分家父的作品,經常被拍賣或贈送。李可染基金會存在賬目不清、暗箱操作的種種問題」。
與此同時,李可染作品在新世紀以來的拍賣價格達到了令人驚嘆的高價:2004年《井岡山》以1100萬元成交;2006年《灕江天下景》以1350萬元成交;而到了2008年,李可染的代表作《萬山紅遍叢林盡染》則拍出4000多萬元的天價。
於是,在2005年和2006年,蘇娥所生4個子女多次向鄒佩珠提出析產要求,但這會使李可染的作品無法保持完整性,遭到鄒佩珠的拒絕。
李可染到底畫了多少畫
2007年4月,李可染的子女們坐在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庭上。
李玉琴、李玉雙、蘇玉虎作為原告,提出分割李可染遺留繪畫作品881幅、書法作品463幅、收藏作品139幅、水彩作品25張、印章189枚、素描18冊978幅。而李秀彬要求將未入冊的10幅超大型山水畫作,作為遺產進行析產繼承。
在法庭上,被告鄒佩珠主張李可染遺留中國畫繪畫作品317幅(其中已由子女分得101幅)、書法作品312幅、印章180枚、水彩作品25幅、收藏作品91幅、素描共9冊973幅。
除了由子女分掉的101幅繪畫作品,2007年2月12日,鄒佩珠與北京市文化局簽訂《託管協議》,約定將李可染的部分作品交由北京市文化局託管。在法庭上,鄒佩珠稱託管物品的唯一用途是待李可染美術館建成後由美術館收藏,並主張託管的作品應為夫妻共同財產中所析出的歸其個人所有的那部分。
除了子女分掉的101幅繪畫,鄒佩珠託管的108幅繪畫,還有就是更引起雙方爭議的一部分作品,包括為籌集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基金,為李可染辦喪事等各種活動,共處分了31幅作品。
雙方的主要分歧在於李可染的藝術遺產中到底有多少作品。僅就繪畫作品而言,原告主張有881幅,而被告主張只有317幅,雙方對遺產的數量分歧較大。
對於鄒佩珠在法庭上提供的李可染的遺作清單,蘇娥所生子女顯然不認可。他們認為,李可染13歲學畫,82歲去世,根據他們的查證,應該在2000張到4000張之間。
鄒佩珠解釋說,李可染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建國之後創作的,而且,李可染作畫很慢,其口頭禪是「廢畫三千」。鄒佩珠還透露了李可染作品許多不為人知的去向:李可染是一個生活上需要別人認真呵護的人,他經常丟失作品,比如帶著很多的畫去美院給學生講課,講完課坐公共汽車回來之後就發現畫不見了。在畫界,自古以來就有作畫送人的傳統,李可染送什麼人、送多少幅畫、送什麼畫,她都是不知道的。建國以後,李可染遵照政府的指令,給國際友人或有關單位作畫,這些畫作所有權從一開始就不屬於李可染。
2008年11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法院依法確認李可染遺留繪畫作品308幅,其中各子女已經分得繪畫作品92幅,由鄒佩珠託管繪畫作品108幅、保管繪畫作品108幅。其他作品,法院核實為書法324幅,收藏91幅,水彩25幅,素描16冊973幅,印章175枚。
法院依法分割李可染遺留的繪畫作品共計308幅。首先,應當由鄒佩珠分得154幅,其中包括鄒佩珠託管的108幅繪畫作品。其餘的154幅繪畫,先刨除應由李庚繼承的9幅,剩餘的145幅繪畫,李可染前妻子女共分得73幅;鄒佩珠及子女共分得72幅。對於收藏、水彩、印章、素描、書法作品,法院也按照繼承法的原則進行了析產。其中,法院考慮到175枚印章具有紀念意義和史料價值,並且印章分散之後,可能會對李可染作品帶來不利影響,法院將175枚印章判歸鄒佩珠所有,但將鄒佩珠保管的190幅書法作品判歸李玉琴、李玉雙、李秀彬、蘇玉虎所有。
一審判決後,雙方都對判決不服,均提起上訴。2009月5月14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原判。法院最終認定李可染繪畫作品為308幅。李可染先生的中國畫作品108件、書法作品122件、速描9冊、水彩畫13件歸遺孀鄒佩珠所有。
2009年6月1日,「實者慧——鄒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贈李可染作品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李可染中國畫作品108件、水彩畫作品13件,涵蓋了李可染自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的精品,既有李可染早年創作的《天王送子圖》、《賣唱圖》等經典人物畫作品,也有奠定其山水畫巨匠地位的代表作品《雨中灕江》、《萬山紅遍叢林盡染》等。
(作者單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叄』 遺產糾紛案 的幾個問題 !高手快來
1、遺囑有效,因為在見證人中有三名與遺產繼承無關,村長、老漢的朋友以及鄰居(鄰居的兒子由未滿18周歲,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具見證人資格)。此外,雖然並未提到老漢簽字,但老漢按了指印,等同於簽字。
2、理由不成立。第一:她與村長之間的經濟糾紛並不能阻礙村長作證,在繼承法中也並未規定有繼承人有經濟糾紛的人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法無明文規定則不能作為依據。此外,即使李桂花以此為理由對抗遺囑有效性,但除了村長外,老漢的朋友和鄰居也屬於有效見證人,故此遺囑有效。第二:遺囑繼承的效力高於法定繼承,既然被繼承人已經明確表明由三個兒子繼承遺產,視同剝奪女兒的繼承權
3、根據老漢遺囑由其三個兒子各繼承遺產的1/3。
『肆』 著名畫家留給妻子21億遺產,子女為分錢將母親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當今社會,面對眾多誘惑,人性變得越來越復雜。特別是在金錢的誘惑下,各種醜陋的人性紛紛原形畢露。在面臨利益紛爭時,很多人都希望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進而不擇手段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在那個時候,就連血脈相連的親情都得給利益讓步。我國著名畫家許麟廬老人在去世後給妻子留下價值21億的巨額遺產。這份巨額遺產引起了子女們的紛爭。這群被金錢蒙蔽雙眼的不孝子女們,為了分得父親的遺產竟然將自己的親身母親告上了法庭。
許麟廬老先生
許麟廬的遺產糾紛案讓很多人意識到不管自己有多大的成就,一定要注重對子孫後代的教育。那句古文說得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為人處世,必須以德為先,不然是走不長遠的。大家認為呢?歡迎留下精彩評論!
『伍』 畫家父親留下21億遺產,94歲親媽為什麼被兒子4次告上法庭
曾國藩早年征伐太平天國的時候,留下「屢敗屢戰」的佳話。可是,這屢敗屢戰的精神,用在跟親媽打官司,這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呢?畫家父親留下21億遺產,就是各個時期的字畫。字畫價值21億,在畫家行列中不足為怪。但是,畫家的夫人主張捐了這些價值21遺產,兒子不願意。這么不願意,一來二去把親媽給告上了法庭,還是告了4次。這屢敗屢告的精神,著實令人嘆為觀止。這位命苦的孩兒親媽與兒子這打官司究竟是什麼歌由頭?
許麟廬遺囑
這起遺產糾紛案,前前後後告了4次。化夷那是屢敗屢告,有點像小孩兒跟母親哥哥們撒潑一樣。許麟廬遺產糾紛案,最終的處理結果是維持被告。這就意味著,老太太依舊享有21億遺產的處置權。化夷這想要分取一本羹的算盤,最終落空。許麟廬遺產糾紛案,最終以老太太的勝訴畫上了句號。其實,21億遺產與母子親情、兄弟手足相比,換做常人也能知道孰輕孰重。據悉,化夷在2012年的時候已經是享譽畫壇的畫家。這一身畫畫的本事誰教的?不還是老母親王太太啊!王老太太師承齊白石,也是很有實力的畫家。
作為母親已「授人以漁」,怎麼獲得財富還得靠自己走,母親也是用心良苦!可是,化夷終究還是選擇了將親媽告上了法庭。老太太一把年紀了,在法庭上來回折騰4次,還是被自己的兒子給告了、古往今來,這種事情還真是罕見。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陸』 哪位畫家病故後其巨額遺產引發官司
您好!齊白石弟子、一代國畫大師許麟廬去世後留下了72件字畫和3把紫砂壺,其中包括齊白石書畫24幅,另有徐悲鴻等著名畫家作品。許麟廬的8個子女為這筆總估價約為21億元的巨額遺產打起了遺產繼承官司。謝謝閱讀!
『柒』 一位畫家自己作的畫,在遺產繼承中是作為個人財產還是應該先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知識產權和物權是兩種權利。
這幅畫的發表、展覽、復制等是知識產權相關;而這幅畫的歸屬是物權相關。
無論哪種都是夫妻共同財產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你
『捌』 遺產糾紛案,被告書面答辯後,原告該怎麼寫
被告書面答辯,原告可以准備法庭辯論意見的初稿。知道被告的意見了,就准備專好開庭時根據法庭調查的屬情況,發表法庭應支持自己主張、否定對方不利自己的意見的辯論意見。辯論意見可以做成書面形式,一般建議開庭前做初稿,開庭後結合庭審的情況形成完整的書面辯論意見。
『玖』 遺產糾紛案案例
呵呵,我網路來的:
庭 審 筆 錄
開庭時間:2005年6月18日開庭地點:尤溪縣人民法院法庭組成人員:審判長付永康、審判員余曉月、黃祥飛,書記員謝周培書記員: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入庭。
書記員:查明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到庭情況,核對證件。
書記員:請肅靜,現在宣布法庭紀律(略記)。
書記員: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庭。
書記員:報告審判長,原告肖亮、原告代理人李仁尚、被告肖鵬、肖哲、被告代理人周銘熠、姜能果已到庭。原告(被告)提供的證人肖梁、趙林在庭外候傳。庭前准備工作就緒,請開庭。
<開庭審理>
審判長:現在核對當事人、訴訟參與人基本情況。審:原告姓名等項?原告:肖亮,男,1967年出生,漢族,農民,住福建省尤溪縣城關鎮下村村53號。是被繼承人肖立的次子。審:原告委託代理人的身份及代理許可權?
委託代理人:李仁尚, 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許可權以授權委託書為准。審:被告一姓名等項?
被告一:肖鵬,男,1986年1月13日出生,漢族,農民,住住福建省尤溪縣城關鎮下村村53號,是被繼承人肖立的孫子。
審:被告一代理人姓名等項?被一代:周銘熠,方圓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許可權以授權委託書為准。審:被告二姓名等項?
被告二:肖哲,男,1984年月日出生,漢族,農民,住住福建省尤溪縣城關鎮下村村54號,是被繼承人肖立的二哥的兒子。 被二代:姜能果,方圓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許可權以授權委託書為准。
審判長:原告對被告出庭人員有無異議?
原告:無異議
審判長:被告對原告出庭人員有無異議?
被告一:沒有異議。被告二:沒有異議。
審判長:經審查,原告、被告及其委託代理人出庭符合法律規定,可以參與本案庭審判長活動。
審:尤溪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第一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第一款之規定,今天依法公開審理原告肖亮與被告肖鵬等繼承糾紛一案,現在宣布開庭。(敲法槌)審:本案由審判員付永康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余曉月、黃祥飛組成合議庭,書記員記員謝周培擔任本案記錄。
審:有關當事人訴訟權利與義務的規定,庭前已以書面形式告知雙方當事人。原告、被告對訴訟權利、義務是否清楚?
原告:清楚。
被告一:清楚。被告二:我已經知道了。
審判長:原告是否申請迴避?
原告:不申請迴避。
審判長:被告是否申請迴避?
被告一:不申請迴避。被告二:不要。審:現在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的重點是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事實,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反駁對方的主張也應提供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審:現在由原告發表起訴意見?原告:宣讀起訴書(內容略記)請求法院依法判決:1、撤銷法院宣告被繼承人肖立死亡的判決; 2、判令120平米房屋一套由原告肖亮、古畫5幅由被告肖鵬繼承; 3、存款23萬元由原告肖亮、被告肖鵬共同繼承; 4、確認被告肖哲沒有繼承權。審:由被告進行答辯?被告一:宣讀答辯狀(內容略記)被告二:宣讀答辯狀(內容略記)
審:現在由原告提供證據?原告:我現在提交以下證據,1、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證實:原告肖亮系肖立的次子,肖明系長子,肖鵬系肖明的兒子,肖哲系肖立二哥的兒子; 2、本院第X號民事判決書證實:肖立失蹤6年時間,2002年經原告肖亮和肖明的申請,本院查實後宣告肖立死亡; 3、當地派出所出具的《肖明死亡證明》,證實:肖明於2003年因車禍死亡; 4、某醫院證明,證實:肖立於2004年5月17日病故; 5、遺囑2份證實:2001年肖立按法律要求自書遺囑1份,遺囑內容為「古畫5幅由長子繼承,房屋1套由次子繼承」;2004年2月10日接法律要求代書遺囑1份,該遺囑內容「古畫2幅、存款5萬元由侄子肖哲繼承」。另外我申請證人肖梁、肖梁出庭作證。審: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有無異議?被告一:對以上原告提交的證據,提出以下綜合質證意見:被繼承人肖立被宣告死亡後,原告肖亮對是否繼承遺產沒有明確表示,遺產已實際由被告肖明繼承,肖明死亡後,由被告肖鵬繼承肖明的遺產。自此原告肖亮的權利已受侵犯,至2004年6月已超兩年時間的訴訟時效,原告請求繼承肖立遺產不受法律保護,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肖哲得知肖立自書遺囑由其繼承古畫二幅和存款5萬元後,即提出繼承的主張,並未超過兩個月的期限,其享的繼承權,古畫二幅和存款5萬元應由其繼承。被告二:對以上原告提交的證據,提出以下綜合質證意見:肖立所立由他繼承古畫二幅和存款5萬元的遺囑合法有效,且他在得知有該遺囑後即主張按該繼承,沒有超兩個月時間,因此他有繼承遺產的權利。審:傳證人肖梁到庭。審;辦理證人具結書。審:證人姓名等項?
證人:肖梁,男,1956年4月12日出生,漢族,住尤溪縣。與原、被告是鄰居關系。審:證人陳述證言?證人:內容略記審:雙方對證人有無發問?原:沒有。被一:沒有。被二:沒有。審:證人退庭。審:傳證人肖梁到庭。審;辦理證人具結書。審:證人姓名等項?證人:肖梁,男,1962年8月3日出生,漢族,住尤溪縣。與原、被告是鄰居關系審:證人陳述證言?證人:內容略記審:雙方對證人有無發問?原:沒有。被一:沒有。被二:沒有。審:證人退庭。審:被告方有無證據提交法庭?被告一:沒有證據提交法庭。被告二:沒有證據提交法庭。
審:法庭調查結束,現在進行法庭辨認。審:現在由原告及其代理人發言?原告:他是被繼承人肖立的次子,肖明是長子、肖鵬系肖明的兒子。被繼承人肖立2000年離家後下落不明,經申請於2002年被宣告死亡。原告肖亮於2004年4月證實肖立於2004年5月17日病死,並立有兩份代書遺囑和自書遺囑,肖明於2003年死於車禍。請求法院撤銷宣告死亡的判決、判令120平方米的房屋由原告肖亮繼承、古畫5幅由被告肖鵬繼承、存款23萬元由原告肖亮和被告肖鵬共同繼承、確認被告肖哲沒有繼承權。原代:念代理詞(內容略記)審:現在由被告方發言?被告一:被繼承人肖立被宣告死亡後,原告肖亮對是否繼承遺產沒有明確表示,遺產已實際由被告肖明繼承,肖明死亡後,由被告肖鵬繼承肖明的遺產。自此原告肖亮的權利已受侵犯,至2004年6月已超兩年時間的訴訟時效,原告請求繼承肖立遺產不受法律保護,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肖哲得知肖立自書遺囑由其繼承古畫二幅和存款5萬元後,即提出繼承的主張,並未超過兩個月的期限,其享的繼承權,古畫二幅和存款5萬元應由其繼承。被告一代:念代理詞(內容略記)被告二:肖立所立由他繼承古畫二幅和存款5萬元的遺囑合法有效,且他在得知有該遺囑後即主張按該繼承,沒有超兩個月時間,因此他有繼承遺產的權利。被告二代:念代理詞(內容略記)審:雙方有無新的意見?原告:沒有新的意見。被告一:沒有新的意見。
被告二:沒有新的意見。審:法庭辨認結束,由當事人陳述最後意見?原告:按訴訟請求。被一:由法院依法判決。被二:由法院依法進行判決。審:雙方是否同意調解?原告:不同意。被告一:不同意。被告二:不同意。審:由於雙方不同意調解,本庭不組織調解。審:現在宣布休庭30分鍾,合議庭對本案進行評議,15分鍾後繼續開庭,宣布對本案的載判結果。審:現在宣布休庭。書:由判決長、審判員退庭。書:當事人和旁聽人員退庭。
(合議庭進行評議,略記)書: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庭。審:繼續開庭。本庭在休庭期間,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認真的評議,對本案的證據、事實進行認定,充分考慮了原被告雙方的意見,已經作出結論,現在宣判。(敲法槌)
書:全體起立。審:宣讀判決書(見判決書,略記),判決如下:一、撤銷本院於2001年宣告被繼承人肖立死亡的判決。 二、遺產120平方米一套、存款9萬元由原告肖亮繼承。 三、遺產古畫三幅、存款9萬元由被告肖鵬繼承。 四、遺產古畫二幅、存款5萬元由被告肖哲繼承。
案件受理費6000元,其他訴訟費用3000元,則原告肖亮負擔4000元,被告肖鵬負責3000元、被告肖哲負擔2000元。 本判決的判決書在閉庭後五日送達,如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完畢。
書記員:全體坐下。審判長:原告對判決有何意見?原:服從判決。審判長:被告肖鵬對判決有何意見?被肖鵬:服從判決。審判長:被告肖哲對判決有何意見?被肖哲:服從判決。審:現在宣布閉庭。(敲法槌)書: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退庭。訴訟參與人退庭。 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核對筆錄簽字:
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