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穿刺血腫護理糾紛護士法律維權

穿刺血腫護理糾紛護士法律維權

發布時間:2021-07-30 02:57:34

Ⅰ 你認為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每個合格的護理人員不僅應該熟知國家法律法規,而且更應該明白在自己實際工作中與法律有關的潛在性問題,以便自覺遵紀守法,必要時保護自己的一切合法權益,保護法律的尊嚴。

護理文件

在衛生行業中,醫療糾紛、差錯事故的處理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為依據,目前,護士書寫的護理文件是病人病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體溫單、醫囑單、特護記錄單、交班報告本、醫囑本等,其前三種入病歷,後兩種另外保存,完整的病歷資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醫療文件,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或差錯事故,都應以原始的病歷記錄作為重要的判斷依據。

⑴體溫單:在40~42℃之間的區域書寫相應時間,如入院、手術、轉科、分娩、出院等,護士書寫應准確及時,切記醫生讓病人先離院,後辦出院手續。

例1:某醫院父親接兒子出院,當時欠部分現金未結賬,醫生同意領走病人,第2天補辦手續,不料回家途中,病人遇車禍死亡,病人家屬起訴醫院,稱住院期間發生死亡,因手續未辦,體溫單無出院顯示,體溫也繼續記錄,後醫院敗訴。

各班次體溫記錄應及時、准確。在物理降溫後,必須重新測量並記錄,因體溫曲線可反映病人治療的情況,一旦因體溫異常未及時記錄,延誤了病情,護士應承擔一定責任。

護士要認真詢問病人24小時大小便次數,並及時准確記錄。有的護士責任心不強,不問病人,自己隨意填寫次數,而病人已便秘數日,未引起重視,若是心血管病人用力排便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護士應承擔一定責任[1]。

⑵醫囑單:醫囑執行後,應記錄在臨時醫囑欄內,並註明執行日期、時間、簽全名[2]。有的護士在執行醫囑後,未及時記錄。

例2:北京某19歲高中生上課時暈倒,送醫院診斷低血鉀症,給予對症處理,但病人最終發生猝死身亡,當時家屬提出未提出異議。8年後從電視媒體看到有關醫療事故官司,遂起訴醫院,要求查病歷,經查其中補鉀的二組液體護士執行後未簽字,家屬認定沒有補進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醫院敗訴,護士承擔了主要責任。

醫生口頭遺囑盡量不要執行,在搶救病人的緊急情況下,對醫生的口頭遺囑,執行前護士向醫生復述一遍,經雙方確認無誤後再執行[3],並及時補記在口頭遺囑執行本上。待搶救完畢,請醫生立即補寫醫囑。

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應一絲不苟地執行醫囑,擅自篡改或無故不執行醫囑都屬於違規行為,但如發現醫囑有明顯的錯誤,護士有權拒絕執行,經請示仍要執行,應讓醫生在醫囑上簽時間、全名,若明知該醫囑可能給病人造成傷害,釀成嚴重後果,仍照就執行,護理人員將與醫生共同承擔所引起的法律責任。

護士不要擅自擴大自己的職權。病人病情變化,要隨時向醫生報告,不能自作主張,給病人打針、發葯,一定要按醫囑執行。

在我院存在此類問題,醫生休息後,病人發熱,護士給予物理降溫,體溫仍未降,想到值班醫生睡覺而沒有叫醒醫生,護士自作主張肌注柴胡、安痛定注射液,這就存在很大事故隱患,若病人出現了意外死亡,後果將由護士本人承擔。

⑶特護記錄單及液體出入記錄單:①要及時准確記錄每班出入量,護士應避免出入量相差懸殊給醫生提供了錯誤信息,造成錯誤的處理結果。②准確測量病人的血壓,尤其是重危病人需按規定的時間去測量並准確記錄,不要隨便記錄血壓數值或隨意減少測量次數,病人血壓發生變化,沒有及時發現,造成後果,也應承擔一定責任。③特護記錄及交班報告必須根據病情描述觀察到的情況,如腦外傷要觀察瞳孔,出血病人要觀察顏色、量,發熱病人要觀察體溫變化等,不能僅描述葯物治療,搶救過程。

護理行為

知情同意權:醫生、護士在臨床工作中不能擅自擴大自己的職權。進行特殊治療、護理時,一定要徵得患者的同意並簽字方可執行。

侵權行為與犯罪:護士在獲得高度信任的基礎上,被同意檢閱其信件,但對書信往來和個人隱私,護理人員應持慎重態度,為之保密,如隨意談論、造成擴散,則應視為侵犯病人的隱私權。

疏忽大意與瀆職罪:如護士因疏忽大意而錯為1例未做青黴素皮試的病人注射了青黴素,若該病人幸好對青黴素不過敏,那麼該護士只是犯了失職過錯,構成一般護理差錯,假若病人恰恰對青黴素過敏,引起過敏性休克致死,則需追究該護士的法律責任,可能被判瀆職罪。

護理照顧上的過失:避免墜床、燙傷。該交代清楚的必須交待,屬於自己職責范圍的工作必須自己完成,陪護不能代替護士拔針、換葯,口腔護理、鼻飼等,我院護理人員缺乏,但絕不允許陪護參與護理操作。

某醫院透析室工作人員為了減輕感染性病人的經濟負擔,違背操作規范要求,為其進行透析器復用處理,結果造成丙肝患者群發感染,造成醫療糾紛,醫院敗訴。

護生法律身份:我院實習生較多,護生是學生,她只能在帶教老師的嚴密監督和指導下,為病人實施護理,如果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學生因操作不當給病人造成損害,那麼她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未經帶教老師批准,擅自獨立操作造成了病人的損害,那麼她同樣也要承擔法律責任,所以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就明確自己法定的職責范圍。

總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既要以病人為中心,更好的服務於患者,還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在新的醫療改革體制下生存和發展。

Ⅱ 護士如何防止護理工作中法律問題的發生

護理人員主動學習與護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治理辦法專》、《醫院感染屬治理規范》、《醫院工作制度》、《民法通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及對護理工作的責任。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才能提高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避免護患糾紛發生。

Ⅲ 護理糾紛的防範措施及處理原則

護理糾紛防範四大措施:

護理糾紛的防範措施:規范護理行為;運用護理技巧,融合護患關系;加強工作責任心,提高護理技能;護理記錄具有法律效應,記錄不可草率。

1.規范護理行為
提高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更新服務理論,加強對護士的素質教育、法律知識教育,不斷加強業務和理論學習。根據不同病人的心理特點,使用保護性語言、用正確的溝通技巧對病人實施全方位的護理,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數,確保護理質量。

2.運用護理技巧,融合護患關系
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增進病人與護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降低護理糾紛的發生。運用護理技巧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尊重理解病人,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為病人排憂解難。熱情周到的護理服務能夠獲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有助於化解工作中的矛盾,減少護理糾紛的產生。

3.加強工作責任心,提高護理技能
大多數護理糾紛是因為護士工作失職或違反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引起的。因此,加強責任心是減少和杜絕護理糾紛的關鍵。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加強責任心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必須嚴格遵守。應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及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才能保證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

4.護理記錄具有法律效應,記錄不可草率。
在護理工作中護理記錄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記錄往往簡單重復,甚至有的護士認為有醫生的記錄就足夠了,護理記錄純屬多餘,不清楚它所具有的法律意義。而一件因護理記錄不全導致醫院敗訴的護理糾紛充分的說明了護理記錄所具有的法律效應。在護理工作中,護士一定要重視護理文收的書寫。提高法律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護理糾紛的產生

Ⅳ 請問護士在工作中如何預防護患糾紛

1 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預防護患糾紛 護患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是以病人為中心,交流的目的在於幫助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識,交流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切實為患者著想,使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有充分的信任感。在交流中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特點與需求,從心理學的角度針對每個患者的心理特點做到有效的溝通。 1.1 加強語言交流,預防護患糾紛 在臨床工作中因語言不規范,過於簡單、生硬而引起護患糾紛的例子很多,如某一護士為一位腦外傷顱內血腫患中耳炎的昏迷患者清洗耳道時,患者由於受到刺激而表情痛苦,陪床家屬很不高興地說:「你能不能輕點!」個做治療的護士口氣淡漠地說:「反正他又沒知覺,怕什麼?」陪床家屬生氣地說:「怎麼這個態度,我找你們院長去!」像這樣語言生硬引起的糾紛非常多見,如果這個護士注意語言和語氣,就可以避免與陪床家屬的爭執。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護士應學會語言溝通技巧,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2 非語言交流也是不可缺少的溝通方式 護患之間的交流有兩:一種是語言形式的交流;另一種是非語言形式的交流,即身體姿勢、眼神、手勢、面部表情、護士的態度及行動。護士必須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增強患者的信任感。一個情操高尚、衣著整潔、動作輕柔、具有心理學素養的護理科技人員,其本身對患者就是一種重要的治療和安慰,往往能喚起患者的樂觀情緒,從而使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因此護士應該注意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的培養,親和護患關系,好地塑造護士形象。 2 在護理工作中熟練操作技能,提高服務意識 2.1 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技術操作水平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 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盡管護士態度和藹,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解釋到位,但是如果操作技術不熟練、手法不輕柔,也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滿甚至反感,以致工作中的小小不當不能得到諒解,甚至引起患者的強烈不滿。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苦練基本功,提高理論知識,熟練操作技能,同時在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時,必須嚴格遵守無菌原則,注意落實「三查七對」制度。 2.2 優化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在臨床工作中,護士不僅為患者提供治療性的護理服務,還要為患者提供生活上、精神上及環境和社會性服務,建立整齊、清潔、安靜、舒適、美觀的生活與治療環境,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觀念。患者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者,對護理工作有著特殊的要求,因此要求護士從思想上、觀念上、行動上處處為患者著想,與患者進行換位思考,自覺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防範護理糾紛的發生。 3 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 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人們的法制觀念不斷更新,法律不僅保護患者合法權益,也保護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2]。這就要求護士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醫院的規章制度,使每位護士學法、懂法、用法,做到既尊重和保護患者就醫的權利,又保護自己和醫院的合法權益,使護士對自己行為產生的結果能充分估計利弊得失。

Ⅳ 護理工作中護士的法律責任

第五章 法律責任第二十七條 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在護士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八條 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根據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護士配備標准和在醫療衛生機構合法執業的護士數量核減其診療科目,或者暫停其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國家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的,還應當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違反本條例規定,護士的配備數量低於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護士配備標準的;(二)允許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或者允許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延續執業注冊有效期的護士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護理活動的。第二十九條 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國家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的,還應當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未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福利待遇等規定的;(二)對在本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三)未為護士提供衛生防護用品,或者未採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醫療保健措施的;(四)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或者從事直接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感染傳染病危險工作的護士,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津貼的。第三十條 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一)未制定、實施本機構護士在職培訓計劃或者未保證護士接受培訓的;(二)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護士管理職責的。第三十一條 護士在執業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暫停其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其護士執業證書:(一)發現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醫師的;(二)發現醫囑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未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提出或者報告的;(三)泄露患者隱私的;(四)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嚴重威脅公眾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不服從安排參加醫療救護的。護士在執業活動中造成醫療事故的,依照醫療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第三十二條 護士被吊銷執業證書的,自執業證書被吊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申請執業注冊。第三十三條 擾亂醫療秩序,阻礙護士依法開展執業活動,侮辱、威脅、毆打護士,或者有其他侵犯護士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Ⅵ 護士如何解決醫患糾紛

發生了糾紛後發生差錯後,應立即採取積極的補救措施,以減少和消除由於差錯造成的不良後果。發生嚴重差錯事故,應努力將差錯事故造成對病人的損害降至最低限度,並指定熟悉全面情況的專人負責與家屬做好思想工作。有關該病人的標本、化驗結果、葯品、器械、病史記錄等,應妥善保管,不得銷毀或塗改。對疑似輸液、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科內保管。
平時要注重細節
分析各類差錯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細節服務不夠完善,由小細節小隱患而引起的,因此,要求每位護理人員重視細節、關注細節,充分認識細節服務的重要性。
重視細節服務提供人文關懷必須重視滿足病人的期望,做病人所想的,想病人所需的,為病人提供溫馨、舒適、滿意的就醫環境。「向病人多伸一把手」,「對病人多說一句問候」,將維護病人尊嚴和隱私貫穿到服務全過程。
加強護患溝通
掌握溝通技巧消除糾紛隱患在與病人進行語言的交往中,護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規范自己的行為,使用規范性語言,要注意說話的語音、語調,並讓患者能聽懂。在溝通過程中態度要真誠,交談時不要只顧自己說話,要不時觀察患者的反應,留給患者說話的機會,切勿打斷或轉換話題以免影響談話的深入。要善於傾聽,有效地傾聽是溝通技巧的核心部分,適時引導,可使患者暢所欲言。在回答患者的問題時,應以實是求是的態度,適可而止的回答,不知道的,查閱有關資料後再回答,避免信口開河,埋下糾紛隱患。 利用一切巡視、觀察、操作、治療、護理的機會與患者溝通,如晨會交接班時多問候患者,操作前多解釋,操作後多安慰,要充分體現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將溝通與交流技巧運用到每一項護理服務之中,爭取每一次的護理行為都能了解患者更多的病情及心理方面的情況,全方位了解患者最不滿意和最期盼的服務,要做到換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充分體諒,與其他護理人員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分析造成不滿意的原因,制定出相應的防範措施,杜絕類似現象再次發生,盡力方便和滿足患者,消除糾紛隱患。
增強法律意識
增強法律意識,做好護理工作在增強法律意識的過程中,應將法律知識教育納入繼續教育的范疇,使廣大護理人員必須增強法律意識,認真學好相關的法律知識。對在職護士要抓好基礎法律知識和衛生法規的學習,自覺執行法律、法規,護理人員要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Ⅶ 護士如何應對護理糾紛

協商、調解不行時、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醫院的法律責任,醫院賠償損失後,根據護理人員的過錯程度進行追責的。

Ⅷ 護士在執行醫囑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以避免法律糾紛

護士在執行醫囑時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以避免法律糾紛:

1、執行醫囑要准確。

2、護士對醫囑有疑問時,應進行核查,切不可主管臆斷,造成差錯。

3、護士如發現醫囑有明顯錯誤時,有權拒絕執行。

4、謹慎對待口頭醫囑。

5、一旦執行,注意觀察用葯反應。

6、如果病人對醫囑提出疑問,護士應該核實醫囑准確性。

7、隨意篡改醫囑是違法行為。

(8)穿刺血腫護理糾紛護士法律維權擴展閱讀:

1、護士主動拒絕執行非規范口頭醫囑

大多數口頭醫囑或者電話醫囑都發生在夜間或者醫生外出的時候,護士應做好評估,對於病情危重或出現變化的患者,避免使用掩蓋病情、加重病情或違反治療原則的葯物如毒麻葯品、高危葯品。如果醫生出現口頭醫囑,要堅決拒絕執行。

對於病情不是很危重的病人,做好護患溝通,加強觀察和給予必要的護理處理。

2、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臨床處理問題的能力

學無止境對於任何崗位都適應,平時工作中,注意經驗的積累,注意專科知識的學習,掌握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觀察要點和處理原則,知曉科室術後病人重點觀察的內容。

只有這樣,在臨床工作中才能應對各種突發狀況,而醫生對業務能力強的護士傳達的信息也會很重視,起來查看病人。

3、做好溝通工作

護士的工作離不開醫護溝通和護患溝通。很多糾紛都源於溝通的無效或者信息不對稱。能夠自己處理,又不違反任何原則或者制度的情況下,跟病人做必要的溝通。與值班醫生搭班時,在醫生沒有進入值班室之前,對一些危重的病人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以確定觀察的重點。

閱讀全文

與穿刺血腫護理糾紛護士法律維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