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購房定金能不能退有什麼辦法退 打官司能贏嗎
能不能退還購房定金,要有依據。一要看雙方訂立的書面約定如何,二要看這樁買賣本身是否合法依規。即便是打官司,法院也是這樣考察的。
一方若是出於自身原因想悔約的,則其行為與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誠信)相悖,再找借口,想不付出應有的代價就得逞,不會得到任何人的同情和法律的支持。
⑵ 常見的買房糾紛有哪些
在實際生活中有的人在買房過程中發生糾紛,一般小的問題會通過協商解決,如果涉及的金額或者損失大的話,一般是通過法院來解決的。
一、常見的買房糾紛
1、逾期交付房屋引起的糾紛
上家在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還未交房,除了有一些正當的理由,比如下家未按時付款,否則要對下家承擔違約責任。這時,下家可以要求交付房屋並賠償損失,損失可以參考同類房屋的租金計算。
2、逾期辦理過戶手續引起的糾紛
上家或下家都有可能想毀約而遲遲不去辦理過戶手續,但下家想毀約時主要採用不支付房款的方法,所以一般是上家不辦過戶手續。上家不過戶時,下家如果對這套房子志在必得,一定要盡早起訴,同時為避免上家另將房屋轉賣他人,最好將房屋進行保全。
3、要求返還定金引起的糾紛
按定金的性質,可以分為立約定金,違約定金等等,約定哪種定金,關鍵要看定金合同中是怎麼約定。按照法律的規定,支付定金應當簽訂定金合同,如果下家付了定金後,只是由中介公司或上家出具了一個「收條」,上面寫了「定金」兩個字,而且在支付定金的時候也沒有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或定金合同,那這個定金的性質是無法確定的。
4、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或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引起的糾紛
要求解除合同或確認合同無效,一般是在另一方有重大違約行為的情況下發生的,這類案件一般還會伴隨著賠償損失的請求,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會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的不同,來判定各方承擔的責任。
5、因「黑白合同」引起的糾紛
「黑白合同」又稱陰陽合同,指的是在二手房買賣過程中,買賣雙方就同一房屋買賣簽訂的數份不同價格的合同。送至房產交易中心登記的叫「白合同」,只供登記用。雙方私下留存的叫「黑合同」,作為交易的真實成交價格。
6、因戶口遷移引起的糾紛
房屋交付後,下家才發現房內有上家的戶口或他人的戶口,即使合同中約定上家應當保證戶口遷走,但這類糾紛訴至法院還是不會被受理。房屋交付後,下家才發現房內有上家的戶口或他人的戶口,即使合同中約定上家應當保證戶口遷走,但這類糾紛訴至法院還是不會被受理。所以此類糾紛暫時不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二、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的有哪些
1、因單位內部分配公房使用權而產生的糾紛,如果是單位職工對單位分房決定有意見的,不屬法院受理范圍,不能向法院起訴;如果是受配人(或其他原舊房內應一並遷出的同住親屬佔住舊房)分得新房又無理佔住舊房或非受配人以單位分配不合理為由而強占公房,被侵害人(包括單位和合法受配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2、單位分配給職工住房使用權並訂有分房合同的,職工由於本人原因而離職、辭職,或被單位除名、開除的,單位根據合同要求收回公房使用權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單位之間因行政調撥等原因引起的房屋糾紛,不屬法院受理范圍,當事人應向有關主管部門申請解決。因歷史原因由行政劃撥房屋使用權的,現房屋產權人要求收回房屋自用或要求明確租金的,可以向法院起訴,法院一般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4、因違章建築引起的房產糾紛,因違章建築的認定、拆除引起的糾紛,應由行政機關受理,行政機關不依法處理或處理不當,當事人不服的,可作為行政案件提起訴訟。但當事人以違章建築為標的發生的買賣、租賃、抵押等民事糾紛以及違章建築妨礙他人通風、採光等引起的鄰里糾紛可作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訴。
5、因為有關部門審批建築執照不當,影響他人通風、採光引起的糾紛,一般應由原告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也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6、有關私房落實政策的案件,如私房改造中的問題,建國初期由有關部門代管的房產問題,落實華僑、港、澳、台胞私房政策的問題等,原告應向當地落實私房政策部門或有關主管部門申請解決。但有關部門按私房落實政策先落實了房產,後又撤銷的,當事人對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7、要求變更自己為公房承租人的,只能與公房管理單位協商解決,不能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公房管理單位變更公房承租合同。
三、房產糾紛的起訴程序
1、立案到朝陽區法院立案大庭,找一窗口提交材料,法官審核通過後會開據收費單,然後到農業銀行收費口交費,拿農業銀行的收費單到法院立案大庭外的窗口換取發票(有標識,安檢處附近),返回立案窗口,將一張發票交給法官(其餘自己留存,以便查詢案件進展情況)。也可以到朝陽區法院其他派出法庭所設的立案接待室立案,其中大屯法庭在慧忠里,酒仙橋法庭在酒仙橋,比較方便)。
2、接到法院通知,到法院取開庭或調解傳票(有時電話通知,但現在法院很少電話通知, 一般讓去法院取傳票)。
3、庭前調解(如未達成調解意見,另行開庭)。
4、開庭(開庭時記著拿證據原件)開庭的程序步驟:法官宣讀法庭紀律、當事人權利義務;原告讀起訴書;被告答辯;原告提交證據,發表意見,被告對證據提出質證意見;被告提交證據,發表意見,原告對證據提出質證意見;法官詢問一些問題;雙方辯論;雙方最後總結意見。
5、書記員通知,到法院取判決書。
6、如對方不服上訴,等通知,到法院取上訴狀。如對上訴有書面答辯意見,還需要再去法院提交。如不想書面答辯,就不需要了,取上訴狀時告訴法官,不做書面答辯。如自己不服判決,必須在取得法院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法院提交上訴狀。
7、接二審法院通知,到法院取開庭傳票。
8、開庭(程序和一審差不多)。
9、到法院取二審判決。
10、如對方拒絕執行判決,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在一審法院即朝陽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11、等法院通知,到法院取執行款項。(期間,要經常與執行法官聯系,提供線索或催促)。
⑶ 購房交的定金,中途不想買房了,開發商不退我定金二萬元,這有法律依據嗎
一、定金是否可退關鍵在於定房協議是否具備了所有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內容,不具備的,可以有關條款達不成一致意見為由不能繼續簽訂買賣合同,從而要求退還。
二、定金的違約性質確定:
1、定金的性質可以由當事人約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定金具有互不排斥的多重性質。例如,對立約定金,當事人可以約定在正式訂立主合同後,定金不予以返還,而是轉而用作違約定金;對於成約定金、證約定金,亦可通過約定使其給付後同時具有違約定金性質。
2、在有些情況下,即便當事人未約定,也可以推定定金兼具約定性質以外的其他性質。如違約定金、解約定金和成約定金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而從合同存在必能證明主合同的存在,故上述三種定金當然同時具有證約定金的性質。
3、當事人未對定金性質作出約定時,應當作出相應的推定。一般情況下,應當推定該定金僅具有定金的一般性質。根據《擔保法》規定的立法精神,我國的交易習慣以及司法實踐的普遍認可,我國定金的一般性質應當為違約定金。
⑷ 買房子交了定金不退打房管局投訴電話有用嗎
沒用,這個屬於商業糾紛,民事糾紛,自己去法院打官司。能不能退,本身版還要看法權律規定,合同約定和證據呢。有些情況下,確實就是不退。比如如果簽了合同,購房人因為自己的原因不想買了,這就屬於違約,法律上規定,定金就是不退。
⑸ 房地產銷售誤導交定金房官局管嗎
其實要全額拿定金非簡單,仔細看定金合同關條款定金合同第七條第1款規定甲乙雙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面積誤差處理、房屋交付、房屋質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式等條款存歧能協商致乙(購房者)拒絕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甲(發商)應全額返乙已支付定金說簽訂定金合同15內簽訂式商品房預售合同商品房預售合同具體付款式、違約賠償額度、面積誤差處理、房屋交付、房屋質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式等合同條款內容達致情況要隨便找條理由挑毛病違約賠償額度太少、付款式間限制合理、面積誤差處理、房屋交付、房屋質量、爭議解決式,開發商同意根據要求修改合同條款,要求拒絕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拿定金發商則找理由拒絕,必須全額返定金簽訂式商品房預售合同前定要發商向提供商品房預售合同範本。必須看清楚才能同意網遞交合同並簽字。現在開發壞欺騙購房者說要看商品房預售合同內容,網上遞交才能列印給看否則列印其實些都謊每份合同除購房者姓名、房號、價格同外絕數合同條款都發商手合同範本並且工商局、房管局都備案。合同條款內容拒絕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拿定金其實購房者用擔定金合同網遞交房管局都備案發商抵賴所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前定要先看合同內容否則能同意網遞交合同滿意隨便找理由挑岔拒絕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拿定金.
⑹ 定金條子打官司是屬於合同糾紛嗎
可以按照合同糾紛起訴。
⑺ 購房定金不退怎麼辦法律有哪些規定呢
很多購房者在購買商品房時會碰到這樣的情況,開發商要求先簽訂《房屋認購書》,並設置定金條款作為締約的擔保。買受人若不能在約定時間內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開發商在期滿時不再保留該房且不予退還定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我們先來看看相關的法律規定。
一、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2、《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即若是買受人因自身原因放棄購買的,則不履行約定義務的買受人無權要求返還定金,若是由於出賣人違約不出售該房屋的,那麼接受定金的出賣人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如果雙方當事人因為對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主要條款不能協商一致而無法簽訂合同時,任何一方都不存在違約行為,出賣人應把定金全數返還買受人。
二、解決途徑
消費者在購房時一定要慎重交定金,建議把它改為「訂金」或「預約金」。如果碰到出賣人因當退還定金而不退的情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與出賣人協商解決
2、找村(社區)調委會出面調處解決。
3、撥打12315舉報
4、向法院起訴
以上為買房定金相關的知識,購房者在交定金時一定要慎重。
⑻ 退買房定金一般要打多久官司
一般不建議走法律流程。
因為中間的事情很繁瑣,而且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
購房合同中的條例大都是經驗豐富的律師團隊研究訂定的,大多數都是對開發商比較有利的
勝訴的可能很小。而且中間需要花費的金錢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很可能不得嘗失,造成二次財產損害。可以跟開發商好好協商,或者找找關系。
很高興為你解答。
⑼ 買房出現糾紛,不管官司是否打贏,買房定金都不退嗎
根據定金罰則原則,如果買受人原因不能成交,出賣人可以沒收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