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形成贍養關系的人可否作為訴訟主體主張被贍養人死亡賠償金
你好!單位賠給你們的30萬中,應該包括被撫養人生活費,這部分費用,按法律規定計算,該你奶奶多少就是多少,剩下的屬死亡賠償金,由你奶奶、你母親和你們幾個子女平分。房子是你父母的夫妻共同財產,應先分出一半,這一半屬於你母親個人所有,剩下的一半是你父親的遺產,由你奶奶、你母親和你們幾個子女平分。不管你奶奶是否分得了錢,你們都要履行贍養義務,當然,你叔和姑也要履行贍養義務。
B. 贍養費訴訟由哪個法院管轄
贍養案件是民事案件,《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回所地人民法院答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C. 老人向部分子女追索贍養費 法院一定會把所有子女列為共同被告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4、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願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
可以看出:沒有贍養糾紛案件中確定被告的規定。
贍養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被告,理論界有不同認識,且各有法律依據:
第一種觀點:法院應該依職權追加其他沒有被起訴的子女為被告,一並作出調解或判決;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尊重原告自由行使訴權,不能追加其他未被起訴的子女為被告。
司法實踐中,法院的做法是:
在原告只起訴部分子女的情況下,法官必須履行釋明義務,向原告說明贍養老人是每位子女應盡的義務,其有權起訴每一位子女。如原告仍堅持只起訴部分子女,法官應徵求被起訴子女的意見,如無異議,即按原告起訴處理,如被起訴子女有異議,且能提出正當理由,則應依職權追加未被起訴子女作為被告參加訴訟。
在涉及農村老年人的贍養糾紛中,多數案件原告不起訴出嫁女兒,只起訴兒子履行贍養義務。傳統觀念認為,女兒不分家產不繼承遺產,所以贍養老人是兒子的事情,女兒只是憑其自願盡義務罷了,對此,應尊重子女的意見,只要兒子們沒意見,可以不追加女兒為被告。
另外,部分子女如自身喪失或無行為能力(如精神病、殘疾等)或下落不明,其他子女亦諒解,也可不追加其為被告,再者,如原告起訴部分子女履行義務的份額是清楚地、無異議的,也就沒有必要追加其他子女為被告。
總之,不同的案件會有不同的情況,只要認真分析、區別對待、靈活處理,就能達到案結事了,妥處糾紛的目的。
D. 兒子不履行贍養義務,村民委員會,是否可以作為主體起訴
普通的老年人權益受到侵害時,村委會不能作為主體起訴,法律沒有這塊規定。
可以參考《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E. 贍養糾紛案件如何確定被告
所有未履行贍養義務的贍養義務人(如未成年子女)均列為被告。
F. 贍養糾紛中是否需要把其他已經盡了贍養義務的子女列為被告呢
不需要,對方都盡到義務了就不能作為被告了。
G. 贍養案件的當事人將父母仍到法庭怎麼處理
起訴流程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
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7)贍養糾紛中的訴訟主體擴展閱讀
法律規定: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釋義:本條是關於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撫養和贍養義務的規定。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的第十條規定,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人。
H. 贍養案件中,若原告只起訴其中一子女,是否還要追加其他子女為被告
需要追加的。這不只是抄原告說了算的問題。因為贍養父母不只是一名子女的事情。法院在處理贍養案件時,也要兼顧公平原則,父母的合理要求會得到支持,不合理的也不會支持的。比如:父母只要求一名子女履行贍養義務,而對其他有負擔能力的子女放棄要求,法院不會支持的。
這是審判實踐中的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所以你提的很有深度。不知道提問者是不是法官。如果不追加的話,法院還要詢問原告其他子女的經濟狀況等問題,以確認起訴被告的給付贍養義務的份額。對於審清楚案件事實是不利的。
對於法律依據,法院可以把未列為被告的子女作為必須共同訴訟人,通知其參加訴訟。依據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民訴法若干意見第57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理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法官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