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侵犯商標權引起糾紛,有3種解決方式:當事人協商解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版人向法院提起權訴訟,或請求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在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認定侵權行為,並採取執法措施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不服責令其停止侵權的行政處理決定,可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通過行政機關解決侵犯商標權的糾紛在程序上比較簡單,且從制止侵權行為的目的來看也是有效的,但是被侵權人不可能通過這種行政查處得到民事賠償。行政部門只能在查處過程中就民事賠償問題進行調解,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而被侵權人仍希望獲得民事賠償,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發生侵權時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訴訟是最終的解決途徑。即使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的案件,當事人不服的仍可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司法途徑提出各種民事救濟請求。
⑵ 在一個商標侵權訴訟中,能否將生產者和多個沒
很多時候商標被侵權的情況下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影響不大,商標注冊人也沒有維權的動力。比如,國外的公司注冊的商標,授權國內公司使用,如果在國內發生商標被侵權的情況,對國外的商標權人利益影響不大,因為它該收的商標許可費用已經收到了。但是對於國內的商標被許可使用人來說,影響是非常直接的,直接應該到它的市場銷售和利潤。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商標被許可使用人能否在商標注冊人缺位的情況下來維權,去起訴侵犯商標權的人呢?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是可以的,不過要區分情況。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商標使用許可分為三類:1、獨占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將該注冊商標僅許可一個被許可人使用,商標注冊人依約定不得使用該注冊商標;2、排他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將該注冊商標僅許可一個被許可人使用,商標注冊人依約定可以使用該注冊商標但不得另行許可他人使用該注冊商標;3、普通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並可自行使用該注冊商標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不同,涉及到的利益和范圍也不同。比如,一案情況下,獨占使用許可的被許可人與普通使用許可的被許可人對商標侵權更加關注,商標侵權的後果對前者影響更大,損害更大。根據商標使用許可種類的不同,法律規定了不同的起訴條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發生注冊商標專用權被侵害時,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和商標注冊人共同起訴,也可以在商標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自行提起訴訟;普通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經商標注冊人明確授權,可以提起訴訟。可見,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取得了類似商標注冊人的位置和權利,可以單獨起訴。原因是,只有獨占使用被許可人才有權使用該商標,商標權人已經不能使用。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與商標注冊人一起使用商標,所以,需要跟商標注冊人一起起訴,或者在商標注冊人明確表示不起訴的情況下才能起訴。而普通使用許可因為取得的代價較低,而且可能存在若跟普通使用許可人,所以必須得到商標注冊人的特別授權才能起訴。綜上,商標被許可人遇到侵權的情況下,需要首先分清楚自己是哪種類型的許可,根據法律的規定向法院提起訴訟。
⑶ 起訴商標侵權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商標一旦遭到不法分子的假冒、仿冒侵權,可能對自己公司的聲譽和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產生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進行商標維權非常必要。商標維權一般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工商舉報,要求對侵權者進行行政處罰;二是司法起訴,通過法院判決,要求侵權者進行賠償。由於工商舉報通常只對侵權人懲罰而不賠償受害公司。因此企業遇到商標侵權的時候,通常選擇司法救濟,彌補遭假冒、仿冒帶來的損失。那麼提起商標侵權訴訟時,應該提交哪些證據材料呢?根據司法實踐經驗,上海商標律師徐智達認為,在商標侵權訴訟中,證據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權利證據:用以證明權利人對商標享有專用權或商標許可使用權。 (1)商標注冊人起訴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商標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 (2)被商標許可人等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應提交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備案的材料及商標注冊證復印件。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 (3)商標財產權利的繼承人起訴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 此外,上述三類人還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或企業的基本信息,以證明個人或公司就是商標權利證明上的權利人。 (4)如果商標是馳名商標、著名品牌或中華老字型大小等享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商品,還要提供馳名商標認定材料、著名品牌證明或中華老字型大小的證明材料等證據。 (5)權利人商品的銷售情況、廣告宣傳情況等資料,以證明權利人的商標權一直在使用中。二、侵權證據:用以證明侵權人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商標權的行為。(1)侵權的商品實物(2)購買侵權商品的發票(3)公證了購買侵權商品過程的公證書三、賠償證據:用以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一般分為兩種:(1)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2)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的發票(如鑒定費、公證費、律師費、工商查檔費等等)等證據。由於在實踐中,權利人很難直接舉證損失金額或者侵權人的非法獲益,所以賠償數額一般都由法院進行裁定。
⑷ 商標侵權審判流程
商標侵權訴訟流程是怎樣的1、起訴: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商標民事糾紛的第一審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較大城市確定1-2個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商標民事糾紛案件。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以及侵犯馳名商標特殊保護權利提起的民事訴訟,由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2、立案:法院經立案審查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3、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4、證據交換。5、開庭審理。6、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不服裁定的,自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不服判決的,自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商標侵權如何證據保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58條: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申請訴前證據保全的程序:(1)管轄:向有商標侵權案件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2)申請: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應當遞交書面申請狀並交納費用,申請人申請訴前保全證據可能涉及被申請人財產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3)裁定及通知: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經審查符合規定的,應當在48小時內作出書面裁定。(4)裁定的執行: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5)裁定的解除: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15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解除保全措施。因商標侵權糾紛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最好是能夠事先了解一些關於起訴的知識,包括商標侵權起訴流程的內容,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有利判決,訴訟過程中不至於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⑸ 商標侵權訴訟中哪些憑證可以作為商標使用的證據
你好,
1、原告應當提交下列權利證據,以證明自己享有商標權或商標許可使用權
(1)商標注冊人起訴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商標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
(2)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應提交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備案的材料及商標注冊證復印件。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
(3)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起訴;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與商標注冊人可以共同起訴,在商標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自行提起訴訟,但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已知有侵權行為發生而明示放棄起訴或不起訴的證明材料;普通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經商標注冊人的明確授權,可以提起訴訟。
(4)商標財產權利的繼承人起訴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
2、原告應當提交下列侵權證據,以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等證據。
3、原告應當提交下列賠償證據,以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有事實依據
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的證據。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二、商標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注冊商標專用權有效期限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⑹ 商標侵權訴訟和商標撤銷申請可以同時進行嗎2個程序的結果會相互影響嗎
1可以同時進行
2以下是商標法對於商標侵權案件的詳細描述:
第三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三十九條 有本法第三十八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處理,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處以罰款。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罰款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十五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條 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