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糾紛的七大類型
1.物業管理費糾紛。
2.業主財產損失賠償糾紛。
3.小區公用專設施傷屬人的賠償糾紛。
4.無因管理糾紛。
5.小區公用部位的侵權糾紛。
6.小區公用部位的出租營利問題。
7.小區內停車收費糾紛。
Ⅱ 物業侵權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41條的規定,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 、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區別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進一步規定,物業服務企業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或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定,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准或者重復收費,業主以違規收費為由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業主請求物業服務企業退還其已收取的違規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此,若物業管理公司違規收費,業主可提出抗辯,拒絕交納。
建議您可以讓物業公司拿出收費合理的規定,如果物業公司拿不出收費的合理依據,您有權拒交,如果符合物業收費標准和法律法規規定的,您應當及時繳納。同時您可以注意收集相關的證據材料,如收費單據、通知、繳費單據、錄音錄像、發改委的通知文件等,如果可以證明對方亂收費,可以到建設局物業管理辦公室投訴,或者到法院起訴解決。
Ⅲ 起訴物業要求損害賠償是什麼案由
一、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規定,若是人身損害賠償,則按照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立案;若涉及財物受損賠償,則以侵權責任糾紛立案。
二、綜上分析,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案由,比如在侵權責任糾紛中包括了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物件損害責任糾紛等第三級案由。
Ⅳ 業主和物業的矛盾屬於什麼案件物業侵權,擅自將大門改建商品房,業主推到物業的建築,物業是否有權告業主
業主和物業的矛盾屬於民事案件。
首先,物業是有權起訴的 至於是否可以勝訴要看證據。
當然業主也享有很多權利。比如通過業主大會解除物業合同。
Ⅳ 物業公司侵權,業主如何維權
1、合法成立的業主委抄員會與物業公司簽訂的物業協議是有效的。
2、如果小區業主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立的業委會肯定是不合法的。因為依據物業法及相關的物業條例,成立業委會是需要「雙過半」的。
3、如果業委會不作為,權益受損害的業主,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Ⅵ 十年閑置房被物業擅自借給他人,物業此舉是否侵權,業主對此事有何訴求
物業當然侵權了,因為房子是業主的,物業沒有處置權,業主對此提出了賠償,目前雙方還在協議。
Ⅶ 物業公司侵權如何主張維權
如果物業公司侵權,屬於民事責任,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是物業管理規定中規定的侵權類型,可以向當地物業行政主管部門投訴。
有關物業侵權的類型及責任:
《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不移交有關資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關資料的,對建設單位、物業管理企業予以通報,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資質證書從事物業管理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處罰,並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管理企業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管理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委託合同價款30%以上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委託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追回挪用的專項維修資金,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挪用數額2倍以下的罰款;物業管理企業挪用專項維修資金,情節嚴重的,並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管理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一)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
(二)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
(三)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
Ⅷ 物業公司擅自斷電給業主造成損失,法官可適用《侵權責任法》判決嗎
樓主說的案件中法官引用什麼法律規定,要看原告起訴時的案由。民事訴訟,回以當事人的意志為基答准,當事人認為自己哪個方面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選擇合適的事由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以後,法院認可了原告的訴訟理由,也就決定了法庭審理中法官適用法律的范圍。當然,在庭審的法庭辯論中,原被告雙方都會申明自己的立場,亮明自己的證據,共同協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實,使得法官可以客觀地對案件做出符合法律規范的裁決。
樓主說的這樣的案件,可能原告是以物業公司侵權的理由提出的民事訴訟,所以法院依據《侵權責任法》做出判決,應當是合法有效的。一方當事人對法院的判決不服的,還可以提出上訴,進入二審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