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糾紛一站式化解平台正式上線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便利
「金融糾紛一站式化解平台」正式上線 可足不出戶打官司。
此外,平台還通過與浙江法院執行管理系統的對接,實現了執行階段的網路化,當事人可以通過平台「一鍵申請執行」,並可線上查看案件執行過程所處節點及其詳細情況。
上城區法院金融法庭副庭長程煜峰表示,大部分人有厭訟心理,尤其是一些金融糾紛案的被告,因為有敗訴心理預期,往往不到庭應訴。而平台能讓當事人坐在家裡就可以參與庭審答辯,能消除當事人對應訴成本、人格尊嚴等方面的顧慮。當事人積極應訴答辯,對於法院查明事實,公正高效地判案有重要意義。
② 解決家庭糾紛的平台
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家庭還是要以和為貴,但由於少數人的自私自利、溝通不到位等也導致糾紛叢生,糾紛怎麼化解,要看糾紛的性質、大小、緊急程度等,
小事相互忍讓就過去了,大事則需請族長、村幹部、公安、法院等出面幫忙調解了,要不要外人干預也要看當家人的能力大小,一般急事急辦以免矛盾擴大。家庭也是一個小社會,矛盾要處理在萌芽中。
③ 糾紛多元化解平台是私人設立的嗎
糾紛多元化解平台不是私人設立的,是由官方設置的。
2016年4月,中央綜治委賦予浙江省進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體化網路平台」創新項目試點。項目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陳國猛擔任顧問,由省綜治辦和杭州市西湖區承擔,由西湖區法院具體負責落實。一年多來,試點工作順利推進,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平台的搭建基本完成,初步命名為「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台」(以下簡稱多元平台),同時還取得了一定的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多元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堅持「先試先行、邊用邊改」的原則在西湖區先行試點。
④ 矛盾糾紛化解存在的問題
一是牢牢堅持黨的領導,推進訴源治理。在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形成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築牢矛盾化解人民調解陣地。強化考核驅動,抓好目標落實,適時將民商事案件萬人訴訟率、矛盾糾紛調處率、解決率、專職調解員配備及工作開展情況、糾紛響應度等納入政法建設考核。二是充分發揮「無訟網路」作用,提升調解成效。探索構建矛盾糾紛化解新平台,推進無訟網格建設,以村居網格員為單位,以預防糾紛發生為抓手,以矛盾調處為重點,打造「無訟網路」。推行審務進村居、法官與網格員結對,建立一鄉鎮一審務站,進一步深化網格員矛盾調處成效,在服務鄉村振興、村民自治前提下,促進矛盾糾紛的就地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鎮村」的目標。三是因地制宜落實「楓橋經驗」,推進多元化解。暢通與行業協會、行業組織、商會等對接渠道,推進調解前置,實質發揮行業調解、律師調解、商會調解等訴前調解作用。積極推動訴訟服務全方位改革,探索建立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台,線上、線下雙升級,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指尖上」解紛的便捷。充分發揮法庭在鄉村治理中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審判職能作用,不斷推進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加大對多元化解工作的宣傳,讓社會公眾更多了解多元化解、訴前調解的便捷、高效、低成本。
⑤ 有個民事糾紛被投訴法院想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協商可一直沒調解員受理怎麼辦
你可以向村委會、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鄉(鎮)或街道辦事處人民調解中心(設在司法所)申請調解,且不收費。
⑥ 想找一個能解決糾紛的律師平台,有推薦嗎
解決糾紛平台一般很難辦到,但是可以叫平台的律師來為您的糾紛去打官司。所以建議上一下有律師的平台
⑦ 【人民法院調解平台】您與狄萬寶的民間借貸糾紛調解申請未被受理。請進入微信
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吧。
⑧ 多元解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徐明成 費光明
當前,矛盾糾紛在多元化解上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是矛盾化解的合力不足。在行動上,有的單位部門、基層組織不願意發揮其解決矛盾糾紛的職能作用,使一些矛盾糾紛變成訴訟案件。在機制上,各種糾紛解決機制之間互動不足。在技術上,尚未形成矛盾糾紛治理智能化。二是非訴解紛的活力不足。部分非訴調解組織出於人員、經費、責任等方面的考慮,對開展訴調對接工作重視程度不高、積極主動性不足,畏難情緒突出、調處工作不力。有的調解員由於缺乏必要的法律專業知識,影響了矛盾糾紛調處效果及司法確認效果。三是非訴調解的認識不足。由於目前非訴訟調解的權威性不足,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調解的案件比例不高,有些訴訟代理人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也不願主動選擇訴前調解。調解機制的宣傳力度不夠,社會大眾對其他方式處理矛盾糾紛不夠了解。
為此,建議如下:一是牢牢堅持黨的領導,推進訴源治理。在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形成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築牢矛盾化解人民調解陣地。強化考核驅動,抓好目標落實,適時將民商事案件萬人訴訟率、矛盾糾紛調處率、解決率、專職調解員配備及工作開展情況、糾紛響應度等納入政法建設考核。二是充分發揮「無訟網路」作用,提升調解成效。探索構建矛盾糾紛化解新平台,推進無訟網格建設,以村居網格員為單位,以預防糾紛發生為抓手,以矛盾調處為重點,打造「無訟網路」。推行審務進村居、法官與網格員結對,建立一鄉鎮一審務站,進一步深化網格員矛盾調處成效,在服務鄉村振興、村民自治前提下,促進矛盾糾紛的就地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鎮村」的目標。三是因地制宜落實「楓橋經驗」,推進多元化解。暢通與行業協會、行業組織、商會等對接渠道,推進調解前置,實質發揮行業調解、律師調解、商會調解等訴前調解作用。積極推動訴訟服務全方位改革,探索建立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台,線上、線下雙升級,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指尖上」解紛的便捷。充分發揮法庭在鄉村治理中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審判職能作用,不斷推進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加大對多元化解工作的宣傳,讓社會公眾更多了解多元化解、訴前調解的便捷、高效、低成本。
⑨ 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可以分為:訴訟和非訴訟。
一、訴訟方式即法院判決;
二、非訴訟方式包括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當事人和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信訪等。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與傳統的「一元化」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相比較而言的。簡單地說,就是由於當前矛盾糾紛主體的多元化、類型的多元化、訴求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糾紛的思路、方法、措施、途徑等也應多元化。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指在一個社會中,訴訟和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各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點,結成一種互補的、滿足社會主體多樣需求的程序體系和動態的運作調整系統。
(9)多元糾紛化解平台擴展閱讀:
調解方式
調解員可以採用其認為有利於當事人達成和解的方式對爭議進行調解。
這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調解程序開始之後,調解員可以單獨或同時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調解;調解員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的,可向他方當事人通報單獨會見的情況,當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調解員可以對爭議進行面對面的調解,也可以進行背對背的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出書面或口頭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員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聘請有關專家就技術性問題提供咨詢建議或鑒定意見;。
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交補充材料;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向當事人提出解決爭議的建議。
經過調解,在當事人之間仍無法達成和解的情況下,調解員可以提出最後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在調解中心所在地進行。如當事人另有約定,經調解中心同意,或由調解中心建議並經當事人一致同意,亦可在其它地點進行。
由此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聘請有關行業的專家參與調解工作,所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經過調解,如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由各方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上簽字及/或蓋章,應當事人的要求,調解員可根據和解協議的內容,作出調解書,由調解員在調解書上簽字並加蓋調解中心的印章。
除非為執行或履行之目的,和解協議或調解書不得公開。雙方當事人簽訂和解協議時,可以在和解協議中加入仲裁條款。
⑩ 莫名其妙的收到糾紛多元化解平台的信息是什麼意思
不要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