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噪音污染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對於嚴重雜訊污染,可以向當地環境保護局投訴、舉報,也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處理。
因雜訊污染造成損失的,可以經由上述行政機關調解,調解不成的,受到損害的人可以到當地法院起訴解決。
B. 噪音擾民網上在哪裡舉報
噪音問題要向哪個部門反映呢?
如果是一般噪音如鄰里間生活噪音、裝修、動物吠叫、喪事、商店促銷喇叭可以找人們警察調解。
如果是嚴重噪音,目前按照《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環境噪音分為交通雜訊、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社會生活雜訊四類。四種不同的噪音污染分由不同的部門進行防治管理,具體的分工是,環保局負責工業噪音污染的防治;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負責社會生活雜訊和建築施工雜訊的防治;交警部門則負責交通噪音的防治。我們投訴噪音問題要走對衙門,實在不知道可以撥打12369環保熱線舉報
C. 噪音投訴哪個部門
目前管理城市噪音主要由環保與公安兩個部門負責。
環保局:
工地夜間施工回、企事業生產答、飲食服務行業噪音
遇噪音可撥12369
環保部門只負責「工地夜間施工、企事業生產、飲食服務行業」噪音的監管。
「比如說建築工地上打樁、混泥土攪拌等噪音,確實是由環保部門監管的。」
公安局:
機動車輛、社會生活類、裝修噪音
遇到噪音可撥110
公安部門主要負責:機動車輛、社會生活雜訊、室內裝修等擾民行為。
公安部門主要負責處理以下這些「社會生活類」的雜訊,比如機動車輛未按規定鳴號的;擅自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音響器材,造成社會生活雜訊污染且不聽勸阻的;在已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的。又比如在夜間和午間使用電鑽、電鋸、電刨等產生雜訊污染的工具的行為。
其他:
城管局:
可取締佔道,從源頭消除噪音
「比如說小販佔道經營,旁邊還擺放著高分貝的喇叭,這到底是由誰來處理呢?按照規定這類噪音由公安部門負責。城管部門的職責是對佔道經營進行處理,取締這種行為,自然也就取消了噪音源頭。」
港航監督機構:
可以規定船舶禁止行駛及禁止鳴號的地段和時間
D. 居民區噪音擾民,該找哪個部門投訴
公安部門,可撥來打110投訴。
噪音劃分源范圍:
1、作業單位在夜間10點~次日早上6點施工的,應當取得環保部門出具的夜間作業證明,施工單位也應當提前三日向附近居民公告;
2、因特殊地質條件限制確需使用的高雜訊設備,不得在法定節假日、星期六、星期日全天以及星期一至星期五的12時至14時、20時至次日8時作業;
3、每日12時至14時、20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有居民住宅的建築物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
4、搶修搶險作業不受上述限制。
(4)投訴噪音到哪裡投訴擴展閱讀:
公安局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職責分工:
負責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商業經營活動的管理;負責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的管理;負責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的管理;負責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的雜訊管理;負責室內裝修活動的雜訊管理。
E. 噪音擾民到哪裡投訴好
環保局吧 不過一般是噪音很大他們也許還會管一管 一般情況管的都比較少 你自己家裡的話也是要做好仿噪的措施的,比如家裡安裝頂立隔音窗就可以有效降低大部分的噪音了,還有就是裝修的話就是牆壁過於光滑的DLSPWLF0808話,迴音就會加重,選用壁紙、文化石等裝修材料,使牆壁表面粗糙一些,可減弱雜訊。用質地厚實的窗簾帷幔織物可控制光線和外界雜訊。
F. 生活噪音向哪裡投訴,急
依據《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63條第二項的規定:住宅屬於「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
依據第58條第一項的規定: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依據第44條第一款的規定:禁止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方法招攬顧客。
依據第60條的規定:違反本法第44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權的,從其決定。
依據第61條的規定: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
至於是否會勝訴,主要看證據搜集和當值法官的事實認定,理論上是不存在絕對勝訴的案件和絕對敗訴的案件,如果你們向環保部門投訴並進行權威的噪音測試之後,證明該噪音確實是由喇叭造成的,並且達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的標准,就基本可以認定侵權事實,勝訴的把握應該是很大的。反之,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如果無法對自己主張的被侵權的事實提供必要的證據,法院會判決原告敗訴,自行承擔訴訟費用。
打規定的費用一般由敗訴方承擔,原告敗訴由原告承擔,被告敗訴由被告承擔,原告部分勝訴的,可按勝訴比例分擔訴訟費。
如果你們的訴訟沒有賠償金額要求的,屬於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如果是財產案件按涉案金額按比例繳付。
見我下面附帶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有法條明確規定。
你的訴訟請求主要是停止侵害,對於這樣輕微的侵權案件法院一般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之類的財產性訴訟請求。
#####################
法律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http://www.zhb.gov.cn/law/law/199610/t19961029_81926.htm
第四十四條(第一款) 禁止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方法招攬顧客。
第四十五條(第一款) 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權的,從其決定。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二條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三條 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二)「雜訊敏感建築物」是指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築物。
法律依據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網址同上)
http://www.zhb.gov.cn/law/law/199610/t19961029_81926.htm
法律依據三:《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12/30/content_5549692.htm
第十三條 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G. 噪音污染去哪裡投訴
1、管理施工雜訊(除搶修、搶險作業外,任何單位一律不準夜間(晚22時至次日6時)施工)。這種雜訊屬當地行政區的環保局管。可以撥打12369進行投訴
2、社會雜訊。(嚴格控制交通雜訊及群眾自發組織的各類產生雜訊擾民活動、鳴炮、鳴笛以及娛樂場所產生的社會雜訊等),此類直接撥打110,找公安局。
3、商業噪音。(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此類可以撥打當地城管電話進行投訴。
H. 噪音擾民到哪裡投訴
向環保局投訴,電話或網路投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