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南原陽一家6口被殺,兇手與被害人之間有著怎樣的矛盾糾紛
河南省原陽縣靳堂鄉婁鳳鳴庄村一名村民殺害同村一戶六口人,這樣一則新聞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根據知情人士透漏,被殺害的六個人中,有五人都是女性,還有一個兩歲多的小孩子。嫌疑人為同村的孫某飛,三十一歲,但是他仍然在逃,還沒有被警方捉拿歸案,所以這個案子目前還沒有定性,我們不能確定兇手和被害人之間有什麼樣的矛盾糾紛,以至於能做出這種慘絕人寰的事情來。
這件事的發生,帶個我們了不小的啟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個社會的真相,不管是美好的,醜陋的,順境或者是逆境,沒有人能一帆風順,社會有矛盾,但是希望大家遇事都不要太偏執。
『貳』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法庭,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詞,儼然是神聖的。這部《馬背上的法庭》 ,也是從一個 側面講述了這個司法權力運作的空間維度。 影片講述了一個「司法下鄉」的故事,五十多歲的法官老馮、因為法官職業化而行將退休 的摩梭族書記員楊阿姨還有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彝族大學生阿洛三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 法庭——馬背法庭,在這個移動的法庭上,他們在情與法碰撞中定紛止爭。 在一般的法律人或中高層階級的眼中, 糾紛應該通過傳喚當事人到法庭的方式解決, 但 對於基層甚至是底層司法來說,卻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馬背上的法庭》中, 「法庭」是處 於一種主動上門服務性質的,這也油然成為了中國法制的一大特色。因為地區差異的關系, 另外再加上種種自然的、 人文的和歷史的不定項及無可避免因素, 我國的國家權力對某些農 村鄉土社會的控制相對來說還是較為松動和薄弱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以及 各方面不等的基礎層面,因此, 「司法下鄉」一詞也成為了國家權力在其權力的邊緣地帶試 圖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權威的有效屏障和保證,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使得國家意求的秩序 得以了貫徹落實。 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國家權力對廣袤的農村都是顯得望成莫及,渺小而卑微,曾 經的「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如今,卻也只是沒多大性質度的存留,而 在影片中,也只有國徽和法官服昭示著國家權力的存在,彷彿成為了一種信仰,有些許宗教 意味了吧,但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豬拱罐罐山案件」或許是對這部影片的一個 小概括,在這個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話語系統,一種是以老馮為代表的鄉土性 話語系統,一種是以阿洛為代表的精英化話語系統。精英化話語系統是現代化的,在現階段 中國話語系統中處於強勢地位, 它總是表現為一種對傳統的革命態度, 對西方文明的推崇備 至,以法治為其主要精髓。而鄉土性話語系統是中國傳統的表述,一種依靠傳統生活的生存 態勢,它注重倫理親情、傳統習慣,法律成為解決糾紛的補充性手段,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性手段。 現代化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但是, 中國不應該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 一個社群之所以稱其為民族, 就在於它擁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模式, 法治究其實質就是規則之 治,是一種能夠有效運作的生活模式,在建構規則的過程中,不能總是照搬西方模式,更應 該的是「量體裁衣」。
『叄』 嘉興公共頻道的老娘舅調解電話是多少
嘉興公共頻道的老娘舅調解電話是:0573114。
嘉興公共頻道的《老娘舅》欄目是一檔全國首創的調解類談話節目,由新娛樂和上海市司法局聯合製作。節目以調解百姓糾紛、營造和諧社會為宗旨,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宣傳國家的政策法規,受到了觀眾的廣泛歡迎。開播以來,收視率屢創新高,節目組設置的四門熱線電話,每天要接受300多位觀眾的咨詢,為百姓排憂解難。
《老娘舅》欄目培養了一大批在社會上享有知名度,老百姓認可的「老娘舅」,如柏萬青、黃飛珏、裴蓁、馮紅梅、張兆國、黃紅梅、萬峰、蔚蘭等等,在節目現場調解百姓糾紛,和主持人一起為百姓提供化解矛盾的方案。
(3)馮紅梅化解大量矛盾糾紛擴展閱讀:
據嘉興市司法行政網關於南湖區老娘舅調解協會成立後的成果的報道:
南湖區老娘舅協會成立五年來,拓寬化解矛盾糾紛的手段、機制與途徑,帶領全體老娘舅紮根基層,服務一線,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中堅力量,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五年來,協會先後被省委組織部、宣傳部評為「最美老幹部團體」,被省老齡委評為第一屆「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被區評為「最美老幹部團體」。
一、化解糾紛平爭議。協會把開展矛盾糾紛化解作為主要任務,發揮老娘舅隊伍對所在轄區情況熟的特點,將人民調解工作觸角延伸到了基層網格的每個角落,創新調解方法,通過「坐堂看診法」、「上門問診法」、「專題會診法」等方式使大量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基層;
二、中心工作添助力。在「城市有機更新」、「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開展過程中,老娘舅充分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信息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的角色,配合村、社區上門宣傳政策法規,開展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及糾紛化解,五年以來,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專項矛盾糾紛排查2328次,化解涉及「三改一拆」矛盾糾紛1407起,占「三改一拆」矛盾糾紛總數的89.6%;
三、隊伍建設展風采。協會重視老娘舅隊伍的建設,提升隊伍正規化水平,在每年專職人民調解員聘用工作中,協會還加強了對全區鎮(街道)、村(社區)老娘舅選聘續聘人員中黨員比例的調整,不斷完善和規范黨小組活動,開展黨員承諾制活動。積極開展專業化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五年來已經組織培訓活動23場次,受益人數近1500餘人次,邀請專家、律師、法官為老娘舅上課。
嘉興市司法行政網-關於南湖區老娘舅調解協會成立後的成果的報道
『肆』 新老娘舅的主持人叫什麼名字
新老娘舅主持:房海燕、楊蕾、柏萬青
和諧熱線主持人:柏萬青、郭亮
《新老娘舅》欄目是一檔全國首創的調解類談話節目,由新娛樂和上海市司法局聯合製作。節目以調解百姓糾紛、營造和諧社會為宗旨,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宣傳國家的政策法規,受到了觀眾的廣泛歡迎。開播以來,收視率屢創新高,節目組設置的四門熱線電話,每天要接受300多位觀眾的咨詢,為百姓排憂解難。
《新老娘舅》欄目培養了一大批在社會上享有知名度,老百姓認可的「老娘舅」,如柏萬青、黃飛珏、裴蓁、馮紅梅、張兆國、黃紅梅、萬峰、蔚蘭等等,在節目現場調解百姓糾紛,和主持人一起為百姓提供化解矛盾的方案。
『伍』 東方衛視主持人房海燕被開除!繼柏萬青後《新老娘舅》再遭重創,你怎麼看
東方衛視六位主持人被封殺的事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具體的細節我不想再多說,這次想重點說其中的一位,她就是房海燕。由於沒有編制,她不幸的被電視台給開除了。不少粉絲也是擔心,離開了房海燕之後,《新老娘舅》還能辦下去嗎?
在該節目最輝煌的時候,節目中的調解員柏萬青因為某些原因,也是成為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式的人物,最後不得已只能把她給換掉了。幸虧後來的調解員能夠挑起大梁,再加上房海燕的加持,該節目才能繼續走向高峰,如今離開了房海燕,的確是不太好處理了。
首先介紹一下房海燕
柏萬青可是節目的老人了,可以說《新老娘舅》能有如今的影響力,柏萬青功不可沒。言語犀利,肢體語言豐富,再加上有著超高的即興表演能力,柏萬青的存在,實在是節目的點睛之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這么好的嘉賓,會離開《新老娘舅》呢?
原來在多年前的一期節目中,由於話題太過於敏感,被眾多網友投訴,柏萬青雖然是調解人,但最後卻被了黑鍋。除此之外,就是柏萬青接了些代言,口碑不太好,在眾多因素的加持之下就離開了,如果說房海燕離開的話,請回柏萬青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現在的節目全靠楊蕾在撐著,壓力極大,估計楊蕾自己也吃不消而柏萬青的出場費不會太高,再加上對《新老娘舅》節目非常的熟悉,可以說是無縫對接,這樣的好事,節目組真的可以考慮考慮。如果說《新老娘舅》節目重新請回了柏萬青,而且收視率還超過房海燕的話,估計房海燕會把腸子都悔青的。
『陸』 分析小說《紅樓夢-寶玉挨打》中賈政與賈寶玉的矛盾沖突及其社會意義
1、矛盾沖突:
賈政是封建文化的代言人,熱衷於道德文章、仕途經濟,希望寶玉成才,光宗耀祖;寶玉是新的社會觀念的代表,熱衷於情場、知己,拒絕走父親為他設定的道路。
寶玉的思想與賈政所代表的封建正統文化是格格不入的,這不僅因為賈政是父親,還因為賈政是正統,寶玉是異端,正是這樣一種世界觀的沖突,最後才演變為暴力沖突,形成雙方矛盾不可調和的局面。
賈政打寶玉的出發點是要把寶玉拉回到正統的道路上來。
2、社會意義
作者通過家庭父子的矛盾來折射社會政治矛盾,深刻揭示出賈政、寶玉父子之間的親情是如何被雙方社會價值觀念的矛盾所取代的真實狀況。
(6)馮紅梅化解大量矛盾糾紛擴展閱讀:
寶玉挨打發生在第三十三回,地點是賈政書房,時間是夏季午休後。它的根本原因是他交結賈家敵對勢力忠順親王的戲子,犯了政治大忌;導火索是賈環在政老爹面前誣告寶玉「強奸(母婢)未遂,(金釧)賭氣投井」。賈政聞而暴怒,回書房關門將寶玉一頓毒打。總共打了大約五十板子,賈母趕來已遲,嚴斥賈政後,命人將奄奄一息的寶玉從書房帶回自己屋裡。
賈政三番落淚,事後也頗悔下手太重,後腳跟進賈母屋裡欲看寶玉,又被賈母斥出屋裡。它暗銜「清虛觀打醮」、「馮紫英壽宴」兩節,近接上一回的「吃胭脂金釧語成讖」,是全書的情節高潮之一。
『柒』 源匯分局
源匯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介於北緯33°31′12″~33°36′28″,東經113°59′26″~114°06′03″,東鄰漯河市召陵區,西與舞陽縣接壤,南部與駐馬店市西平縣相接,北部與漯河市郾城區交匯。源匯區土地總面積230.3平方公里,轄干河陳鄉、空冢郭鄉、問十鄉、陰陽趙鄉、大劉鎮5個鄉鎮和老街辦事處、馬路街辦事處、順河街辦事處3個街道辦事處,109個行政村,18個城市社區。全區總人口33.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萬人,農村人口16.6萬人。為漯河市商業、文化、經濟中心。
高順英 局長(女)
王保慶 副局長
馮書全 副局長
高順英簡歷:女,河南省周口市人,1961人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76年~1981年,在部隊服役;1981年~1987年,在周口市郵電局工作;1987年~1992年,在漯河市檔案局工作;1995年至今,在漯河市國土資源局工作,歷任漯河市國土資源局土地交易中心主任、源匯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耕保股、用地股、地籍股、土地整理中心、監察大隊、紀檢監察室7個股(室);轄干河陳、陰陽趙、空冢郭、大劉、問十5個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全區土地總面積230.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578.21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67.64%;園地面積69.04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0.30%;林地面積352.72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1.53%;交通運輸用地面積881.13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3.83%;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110.29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4.8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4905.22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21.30%;其他土地面積133.64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0.58%,均為設施農用地。
【耕地保護】2010年,全區耕地面積始終保持在15578.21公頃,基本農田面積始終保持在11550.01公頃,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鄉鎮土地利用規劃修編】2010年,完成了全區5個鄉(鎮)的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工作。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源匯分局嚴格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確定的土地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計劃的安排,全年報批土地2565.4畝,保障了源匯區的各類項目用地。
【地籍管理】2010年,受理並登記發證共684宗,其中,「三房件」245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79宗、集體土地使用權證360宗。受理土地交易以及國有單位土地登記申請件共30餘宗。
【執法監察】2010年,共發生23宗違法用地,制止拆除19宗,立案4宗。完成了第十次衛片執法大檢查,拆除違法佔地24宗,面積340畝,復耕面積110畝;移送法院強制執行21宗;移送公安部門12人;沒收非法建築物20040平方米。使違法用地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的比例由26.39%降為6.02%。
【信訪接待】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領導幹部信訪接待日制度、包案責任制等相關制度,認真做好全國、省「兩會」和春節期間信訪穩定工作,組織開展了「社會矛盾化解年活動」和「國土資源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百日競賽活動」,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均得到妥善處理。2010年共受理信訪18件,比2009年同期下降35.7%。其中,受理來信2件,比2009年同期下降19.02%,來信中,省級轉來信件1件,市局轉來信件1件,結案率100%。
(陶文利)
『捌』 「早防」與「善治」相統一
———河南省寧陵縣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工作調查
12月的中原大地北風呼嘯,然而這里卻充滿著生機。日前,記者正在全國執法監察先進單位———河南省寧陵縣國土資源局進行采訪。
沉穩老練的監察股股長張振嶺,拿出一份完整的統計資料,一板一眼地羅列許多數字:從2005年以來,該縣土地違法案件由852起依次降至356起、234起、37起和21起,而耕地保有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新增2240.2畝。我們還沒有來得及算出遞減幅度,快言快語的主管局長郭彥坤似乎看出了我們要問什麼,趕快插嘴道:「這幾年,我們主要建立了『3+1』執法監察新機制,突出四個重點環節,做到延伸監察觸覺抓早防與提升執法效能重善治相統一。」
在困惑中理思路
寧陵縣位於豫東平原西部,區域面積798平方千米,耕地80.64萬畝,基本農田69.2萬畝,轄15個鄉(鎮),364個行政村,1052個自然村,總人口59.8萬人,人均耕地1.34畝。
2005年底,隨著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該縣15個基層國土資源所全部改革到位,都是新班子、新人員、新場所,大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是,他們不久便發現,盡管自己下了很大力氣,可是轄區內土地違法案件仍然頻頻發生,涉土信訪量居高不下,國土資源部門經常處於被動狀態。
面對這種困惑和不解,縣局黨組不得不坐下來理思路、謀良策。他們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土地違法案件點多面廣,國土人員整天東奔西跑,疲於應付,等到違法行為被發現,早已形成事實,造成損失。二是許多村幹部沒有把保護耕地當作自己「分內」的事情,配合不積極,想躲就躲,能推則推,個別人甚至干擾執法辦案。三是監管距離遠,巡查不到位,給違法人員提供了鑽空子的機會。
通過充分醞釀討論,他們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認為,要及時有效地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切實保護耕地安全,單憑國土部門一家遠遠不夠,必須在每個行政村物色一名得力幹部,協助國土所管好用好土地。此人最好是農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因為這些人在群眾中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幫。
於是,寧陵縣國土資源局將其當作一件大事,報請上級國土部門和縣委、縣政府同意。並在他們的重視和支持下,於2006年2月,從在職的主要村幹部中,按照工作負責、辦事公道、年富力強、文化程度較高的要求,採取群眾推薦、鄉鎮黨委、政府把關、縣國土資源局頒發聘書的程序,組建了一支498人的土地執法監察協管員隊伍,其中村支書佔84%,村委主任佔16%,每個行政村達到1~2人。同時,又從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四大班子退居二線和從外地返回原籍的處級幹部中,聘請一批土地執法監督員,從而形成了縣、鄉、村和縣級土地執法監督員四位一體的「3+1」執法監察機制,保證了國家土地法律法規在寧陵的貫徹落實,開辟了耕地保護工作的新局面。
從培訓中強素質
不斷強化執法監察人員的整體素質,是提升執法監察水平和質量的關鍵所在。為此,他們把採取單獨與聯合相結合的培訓,作為增強執法監察隊伍素質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執法監察協管員走馬上任後,確實熱情高、干勁大。他們每天活躍在全縣各個角落,遇到土地糾紛就調解,看見土地違法現象就制止。但是,由於其自身缺乏法律知識,底氣不足,而且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工作起來總是這邊勸勸,那邊哄哄,講不到法上,說不到理上,雖然能暫時控制事態發展,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時甚至被當事人弄得張口結舌,感到尷尬與無奈。
針對上述情況,該局首先對全縣協管員集中開展了一周時間的專題培訓。採取講課與討論、理論與實踐、輔導與自學相結合,深入具體地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宅基地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還特意編印了《協管員工作手冊》、《寧陵縣國土知識讀本》,並為他們贈訂了河南《資源導刊》和《中國國土資源報》。
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對農村基層幹部開展了大規模培訓,縣委書記親自擔任培訓工作領導組組長,主要領導帶頭備課講課,縣國土局長輪流到各鄉(鎮)輔導,各級黨校把國土資源知識納入教學主要內容。據有關資料顯示,他們先後培訓基層幹部100多萬人次。
除了讓協管員單獨「吃小灶」以外,縣里還把這支新生力量納入鄉(鎮)國土所序列,跟國土人員一起參加正常的政治和業務學習。並建立學習檔案,堅持考勤考績,兩周開展一次業務研究,每月組織一次集中學習。通過相互幫助和實際鍛煉,不斷提高大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去年7月,該縣柳河鎮閆庄行政村某養殖大戶,看到豬肉價格一路飆升,私下與農戶簽訂協議,在「310」國道南側和陳兩河西岸,以每畝1000元的地價租地80畝,擬建一處大型養殖場。村執法監察員閆明章知道後,意識到這是一起以租代征土地違法案件,隨即報告給當地國土所,並幫助國土人員逐戶做工作,廢止了協議,退回了租金,保護了耕地安全。
在普法中打基礎
堅持預防為主方針,深入廣泛地普及土地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全體公民依法保護耕地的自覺性,是從源頭上控制違法案件發生的基礎工程。
寧陵是一個內陸平原縣,人均耕地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後備資源少,耕地保護壓力大。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載體,深入持久地進行普法教育。他們從利用每年的「4·22」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12·4」法制日等應時宣傳,發展到以會代訓、進行電視講話等經常性的宣傳;從簡單的辦壁板、張A標語、懸掛橫幅,發展到設立咨詢服務台,散發宣傳資料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從組織宣傳車、運用大喇叭、在縣電視台開設專題欄目等直觀式的宣傳,發展到編排文藝節目和在中、小學生中舉行有獎徵文活動等潛移默化的宣傳;從單純在街道、集市宣傳,發展到去工廠、入農戶、進課堂等寬領域的宣傳。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使土地違法者懂道理不再違法,知法度不敢違法,彼此相互監督不能違法,真正從源頭上防止土地違規違法現象的發生。
執法監察協管員在普法宣傳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該縣邏崗鎮和樓行政村執法監察協管員李秀旺,把村裡的大喇叭綁在自己院中大樹上,每天早晚定時為村民解疑釋惑,受眾達50多萬人次。石橋鄉萬集行政村執法監察協管員王興義,把預防土地矛盾、化解土地糾紛、制止土地違法等各個環節編成「七言真經」,到處宣講,使矛盾糾紛不出村,被群眾譽為「調解王」。
從轉型中增效能
執法監察是強化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震懾土地違法行為、確保耕地安全的必然選擇。
為了提升執法監察的質量和效能,他們認真制定了執法監察責任制。按照「屬地管理、有案必查」的原則,將縣執法監察大隊、各鄉鎮國土人員和村級協管員捆綁在一起,編織網路,凝聚力量,上下聯動,左右配合,實行「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形成人人都是執法員,個個屬於執法隊,真正做到了「全員執法、全面覆蓋、全程監管」,了解在一線,制止在萌芽。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有1200多件土地糾紛被化解在群眾家門口,950多起土地違法行為被消滅在初始階段,從而大大降低了執法和違法成本。
值得稱道的是,該縣不斷探索執法監察的新模式,在三個「轉型」中增強執法監察效能。一是改變以前重查輕堵的被動局面,實行由事後查處向事前監察轉變,以防為主,加大巡查的密度和力度,做到巡查「無假日、無死角、全天候」。發現違法行為,採取口頭警告、下發《責令土地違法行為通知書》,當面予以制止,當事人不聽勸告或陽奉陰違的,實行暗中監視、蹲守等措施,把各類土地違法行為確保在第一時間發現和制止。二是由平面執法監察向平面與立體執法監察並重轉變,將查處的重點不僅放在農田取土、違法佔地,以及改變土地用途和超占面積上,同時兼顧耕地拋荒、建設用地閑置、建築系數、容積率是否達標等方面。三是實行從單一執法監察向聯合執法監察轉變,徹底改變執法監察的錯位、越位和不到位現象。他們同公安、法院、電力、交通、水務、城建等單位建立聯合協同執法機制,採取提前介入,綜合運用停水、停電、不發准建證等多種手段,使制止難、執法難、執行難得到了有效解決。
(2009年12月8日河南省寧陵縣國土資源局,作者:馮業茂、呂忠義)
『玖』 昨天晚上播的老娘舅節目
《新老娘舅》欄目是一檔全國首創的調解類談話節目,由新娛樂和上海市司法局聯合製作。節目以調解百姓糾紛、營造和諧社會為宗旨,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宣傳國家的政策法規,受到了觀眾的廣泛歡迎。開播以來,收視率屢創新高,節目組設置的四門熱線電話,每天要接受300多位觀眾的咨詢,為百姓排憂解難。《新老娘舅》欄目培養了一大批在社會上享有知名度,老百姓認可的「老娘舅」,如柏萬青、黃飛珏、裴蓁、馮紅梅、張兆國、黃紅梅等等,在節目現場調解百姓糾紛,和主持人一起為百姓提供化解矛盾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