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人單位假冒員工簽勞動合同,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假冒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該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可以以未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要求雙倍工資和離職時的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沒有勞動者本人簽字,也沒有雙方協商一致,且用人單位假冒勞動者簽字,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其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② 有一詐騙者冒充某公司高管招搖撞騙,觸犯哪些法律,該如何處置
這個情況不構成招搖撞騙罪。
如果騙取錢財數額較大,超過3000元至10000元以上涉嫌詐騙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③ 冒充公職人員犯法嗎例如冒充法官、警察之類的。有什麼法律依據呢
招搖撞騙罪
〔釋義〕
招搖撞騙罪,是指以獲得某種非法利益和榮譽為目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
〔刑法條文〕
第二百七十九條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說明〕
一、本罪的主要犯罪特徵是:(1)行為人冒充的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包括非國家工作人員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此種國家工 作人員冒充彼種國家工作人員。(2)冒充行為必須給國家機關威信或者國家和人民利益確實造成實際損害的,才構成犯罪。
二、犯罪手段或後果牽連觸犯其他罪名的,應按照處理牽連犯的原 則,從一重罪論處。
三、人民警察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國家工作人員,冒充其進行招搖撞 騙,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款的 規定,應予從重處罰。
④ 冒充法律工作者參加訴訟是否合法
法律服務工作者是指符合法律規定的執業條件,經核准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
法律工作者也是要有執業證書 ,並要登記,年審的.
在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時,必須向法院提交委託書及相關執業證書啊,法院一般都會審理,怎麼會發生冒充的事?
普通人一般是不允許從事訴訟代理活動的.除非是當事人的親屬,法院才有可能准許.
⑤ 對冒充職工訴訟受什麼處罰
既然你說是轎車修理廠僱傭公民冒充員工代理訴訟,就說明修理廠是虛假訴訟。 按《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處理就是。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⑥ 人頭被人冒用拿去開公司,我稀里糊塗地當了貿易公司的法人代表,請問這樣有什麼後果么
你強!今後你們公司有什麼法律糾紛、兼並破產、賺了賠了,都由你一人負責。
總體來說,就是如果你們公司賺了,你也能分得公司紅利的5%,萬一賠了,公司宣告破產或停運時你就要出員工保險的100%。萬一公司攤上了大官司,那你就完了,企業法人應代表企業負擔大部分責任並有義務維護企業及受害人名譽(類似精神損失費)。
順便補充一下:平常說的企業法人並不是指某個人,而是代表某一公司或企業形象,並承擔社會對公司的一切盈虧、獎懲以及負責維護企業形象的法律機構... ...具體的法人代表才能勉強稱之為某個人。
一言以蔽之:公司賺了,你就發財了;公司出事了,你就是這個「替死鬼」... ...
⑦ 冒充法律工作者參加訴訟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1、冒充法律工作者參加訴訟,代理人身份不符合法律規定,代理行為可能無效;
2、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⑧ 關於冒充公司工作人員銷售產品的問題!
該公司應積極配合受害該公司或個人將該事件移交司法部門立案,為了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如發現類似事件或已受害當事人請立刻來電向該公司舉報。
為了更好的保護用戶的根本利益和規范市場操作,建議用戶直接到該公司正式授權的代理商或合作夥伴處購買該公司正牌的產品;該公司在此再次嚴正聲明,該公司不允許也不承認任何利用網路、網站等途徑發布的司的產品價格;
針對現有市場中通過網路途徑亂報價、涉嫌欺詐消費者、惡意競爭、無法提供用戶服務保障、擾亂該公司正常銷售秩序等行為的非法該公司或個人該公司已協同該公司法律顧問將通過各種途徑進行追查和維權。
⑨ 法庭上怎樣處罰冒充公司員工
單單冒充,來沒有因此騙錢,法院只自能按民事訴訟對待,判令對方停止冒充,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如果利用冒充公司員工,騙取了他人的錢財,達到一定數額,就要由公安機關按照詐騙罪立案偵查,執行刑事拘留,由檢察院批准逮捕,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