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病歷在醫院糾紛中的重要性

病歷在醫院糾紛中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1-07-28 13:05:09

㈠ 病例有什麼作用呢在醫療糾紛中,在什麼情況下能起訴醫生呢

病歷能還原診療過程的本來面目,也能在訴訟中成為非常重要的書證。如果診療行為造成一定的嚴重後果,行為與後果之間有一定的因果關系,那麼就可以起訴醫院(而不是醫生),讓它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㈡ 醫療糾紛中哪些病歷資料能作為證據

我覺得整本病歷都可能作為證據 還得看這個案子涉及到哪些關鍵部分吧 出醫療事故 整本病歷都要封起來

㈢ 病案管理在醫院管理中有什麼重要作用

病案管理有助於促進醫療科研的發展,比起以往手寫人工保管,現在都是用軟體處理,省時省力還有利於存儲。

㈣ 從醫療文書書寫的重要性談談如何有效避免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的增加影響和干擾了醫院的正常工作,如何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給醫院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和思索。一、加強醫療管理,提高醫療質量。二、強化法律意識,需具備:糾紛意識、舉證責任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樹立法制觀念。

隨著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醫療糾紛也呈增加趨勢,這嚴重影響和干擾了醫院的正常工作。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已於2002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為降低醫療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對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給醫院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和思索。

1 加強醫療管理,提高醫療質量

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組織醫務人員認真學習首都衛生系統文明服務規范,使其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尊重病人的合法權益,轉換觀念,變被動為主動想方設法為病人提供方便,滿足病人的需求,提高自身人文素養。

建立健全醫療管理制度,設立獎罰機制,教育業務人員加強責任心,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三查七對,做到恪盡職守,嚴防醫療事故的發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業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第五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業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不能存在僥幸心理,醫院避免醫療糾紛的根本方法就是在醫療活動中杜絕失職行為。失職行為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上述醫療衛生方面的國家法律或職業規范的行為。

當今高科技迅猛發展,全球經貿往來擴大,醫務人員要樹立國際化大市場的觀念,強化競爭意識,適應多國家、多民族、多元化服務,提升文化、學歷和多學科知識,加強業務學習,以便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以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滿足病人的就醫需求,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2 強化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

加強法律學習,加大醫療法規的宣傳力度,讓醫務人員懂得學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強其法律意識,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使醫護人員自覺的依法行醫,便可以有效地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這樣就需具備以下3種意識。

2.1 糾紛意識 隨著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和維 權意識的提高,醫院和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不斷,且呈上升趨勢。因此人們也經常聽到醫院抱怨現在的病人越來越難「伺候」。其實醫院應當在抱怨之餘冷靜地思考,認清當前的形勢和順應時代的潮流,從《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法律在向弱勢群體傾斜,立法的進步體現了人文關懷。在這種形勢下,醫院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更新觀念,樹立法律意識和糾紛意識,在診療活動中應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若稍有不慎就可能侵害到患者的利益,就有可能引發醫療糾紛。

2.2 舉證責任意識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上使醫療機構承擔了較大的責任。該《規定》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通常說的「舉證責任倒置」。在醫療訴訟中,原告一般是患者,被告通常是醫院。按照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因此,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通常要由原告承擔主要的舉證責任。而在醫療訴訟案件中,原告只需證明自己曾在被告處接受過診療並在診療後出現了人身損害後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舉證責任,此後,舉證責任的「皮球」就踢給了被告,由醫院提供證據,來證明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如果醫院不能提供充足有利的證據,即舉證不利,將承擔敗訴的結果。

據載,武漢的一家醫院將一患者診斷為雙乳「乳腺增生」,並行了包塊切除手術。術後1個月,患者因感覺手術部位仍有包塊而再次到該醫院就診,並接受了穿刺檢查,醫院給出的結論是「未見異常細胞成分」。患者不放心,到同濟醫院就診,診斷為「乳腺癌」,患者一氣之下將手術醫院告上法庭。主刀醫生在法庭調查中辯解,稱當時手術一完成,他將切除的包塊交給了患者,並開出檢查通知單,囑咐其去做病理切片。但患方則稱,當時醫生只讓她把包塊交給家屬看一下,並未要求她去做病理切片檢查。法庭要求醫院根據「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承擔舉證責任,但院方提供的病歷中並沒有記載要求患者做病理切片的相關內容,醫院在舉證期限內也未能提供其它證據材料。因此,法院認定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存在未做病理切片檢查的過失,且此過失導致誤診、擴大了患者損害後果的可能,判決院方敗訴。

這個案例提供院方和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不能重治療,輕病歷,不能光做不記或光說不記,不能因工作忙而忽視病歷的記載與書寫,因為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法官不僅僅要聽你怎麼說,更重要的是看你在病歷上有沒有記,如何記的。因此,醫院和醫務人員應當有舉證責任意識,應當認識到自己在診療活動中天天接觸、司空見慣的病歷絕不僅僅是記載病人病情和醫務人員診療護理活動的醫療文書,而是很有可能成為日後出現醫療糾紛時的法律文書,成為決定自己在醫療官司中最終命運的重要證據。因而醫療文書輕視不得。

關於如何書寫和管理病歷,《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 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和《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作了詳細規定,在這里醫院和醫務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1)病歷應妥善保管,不得丟失;(2)病歷記載要全面,防止漏記;(3)病歷記載要及時,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h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4)病歷一旦形成,禁止更改;(5)病歷記載內容應一致,避免前後矛盾;(6)該由患者簽字的地方絕不能省略。

2.3 自我保護意識 防止病歷落到患者手中被塗改、毀棄或被偷梁換柱;防止病人利用假名從醫院騙開證明;醫務人員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主觀病歷可拒絕患者復印。

㈤ 病歷具有法律效力嗎

病歷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記錄的文字、符號、圖表、影像、切片等資料的總和,醫療部門記載病情、診斷和處理方法的記錄,每個病人一份。包括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在醫療活動中,以下這些文書記錄都屬於病歷資料: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它是最直接、科學、系統的醫療信息資料的匯總,其價值,除了作為醫務人員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依據及醫學教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外,也是患者健康情況的檔案。

病歷是法庭上不可或缺的證據和材料,是醫務人員執行醫療行為的依據和記錄,也是醫務人員證明自己的醫療行為正確、合法的依據。在醫療糾紛中,病歷資料是最重要的第一手的證據材料。掌握病歷資料,是對醫療糾紛做出准確鑒定與判斷其性質以便做出正確處理的前提條件。而且,病歷也是醫療機構作為相關法律糾紛既非原告亦非被告的第三方,負有不可推卸的證據提供義務,如交通事故傷害、刑事傷害、民事傷害、工傷事故傷害、傷病後的保險費償付等。在各種訟爭中,病歷資料往往能起到重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另外,病歷還在越來越廣泛的民事服務,如婚檢、補辦出生證、體檢(招工、徵兵、辦駕照)、公證,乃至私人傳記撰寫、家族族譜續修、考古、甄別骸體等活動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這些「診、療、教、研」之外領域里的病歷,已成為一種法定證據,其保管、使用與撰寫,都應遵循相關的規范。

㈥ 病歷可以作為醫療糾紛的證據嗎

現實困惑

劉某是一位農民。一天騎自行車外出的時候,突然感覺有點頭暈,於是就去鄉醫院診治,由於當時天氣較熱,醫生以為沒什麼,就隨便給他開了點解熱的葯讓他回家了。到了晚上,劉某的病情突然惡化,被家人送到了市裡一家三級甲等醫院,被診斷為「低鉀麻痹,扁桃體炎」。劉某出院後,以鄉醫院的診斷失誤差點使自己丟掉性命為由,要求鄉醫院賠償其損失。在審理的過程中,經過對病歷等證據的分析,法院裁定鄉醫院在診斷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失誤,所以判決鄉醫院承擔劉某的損失。請問,病歷在醫療糾紛中可以作為證據嗎?律師點評

病歷是醫療活動的真實記錄,屬於《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書證」。醫患糾紛發生前後,無論是為了協商還是為了將來的訴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全面掌握病歷及相關資料。首先要盡可能及時全面地掌握病歷。病歷資料是對患者的疾病發生、發展情況和醫務人員對患者的疾病診斷、檢查和治療情況的客觀記錄,同時在訴訟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書證。在醫患之間就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問題發生爭議時,病歷資料對於認定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醫療過失起著其他證據難以替代的證明作用。具體到本案,法院在審理劉某與鄉醫院的醫療糾紛時就是將劉某的病歷資料作為證據。可見,病歷是醫療糾紛中很重要的證據。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八條第一款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並妥善保管病歷資料。

第十條第一、二款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患者依照前款規定要求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並在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時,應當有患者在場。

特別提醒

病歷是醫療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一種重要的書證,是醫療糾紛中最重要的證據。所以,在發生醫療糾紛時,患者應當及時全面地掌握病歷資料。

㈦ 我們遇到了醫療糾紛,和醫院交涉,因為我們不懂病歷,應該怎麼辦

兩位已回答的朋友的的說法第一點是現在醫院普遍的做法,即將病歷擅自的分為主觀病歷和客觀病歷。這是違法行為。起其一,任何法律、法規中沒有對主觀病歷和客觀病歷的定義,只有患者可復印和不可復印的說法,醫院此舉,直接刺激產生醫患糾紛。我是堅決反對的。我現在就在通過衛生局向醫院索要這部分被醫院稱之為不能給患者復印的「主觀病歷」?

病歷中有很多關於具體醫療診治行為的術語,一般人是看不明白的。同樣,病歷中也會有許多和規章制度有關的內容,通過學習他們衛生部的相關法規,可以輕易的在程序上,制度上找到病歷中的漏洞,如果你細心,甚至可以找到醫院篡改病歷的線索。我就是這么學,這么找的。很枯燥,很乏味,但絕對比上網咨詢管用。

醫療糾紛在我國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矛盾,從表面看,是患者在和醫院周旋,其實是在和醫院背後的zf以及這個制度在戰斗,很辛苦,也很漫長。如果你想和醫院對薄公堂的話,做好持久戰的准備

另外,要想盡一切辦法不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者是讓這個鑒定得不出結論。

㈧ 1.病歷在醫療糾紛中的作用 2. 病歷的書寫規范問題 請問這兩個課題是不是屬於社會科學范疇的

社會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的各學科總體或其中任一內學科。如容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廣義的「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統稱。
社會科學所涵蓋的學科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民俗學、新聞學、傳播學等。
從這點來看,你所說的兩方面屬於管理學范疇,延伸來講也屬於社會科學。

㈨ 醫療糾紛中如果醫院之前未向患者提供病歷,但在訴訟中向法院提交了,是否有應推定過錯

1.醫療糾紛發生後患方可以要求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雙方共同簽專字下封存病歷(屬封存的病歷可以是復印件)
2.醫患發生醫療糾紛,向法院訴訟,法院可以憑介紹信復印病歷(全部)以作為證據使用(評判醫院方面是否有過錯)
3.正常情況下,醫院應當在病人出院後允許患方復印病歷(客觀病歷,不包括病程志、術前討論),這是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醫院應當執行,無權阻止。
4.如你述,在醫療糾紛發生後,患方未提復印病歷要求,但因為訴訟醫院方向法院提交了病歷資料,醫院方沒有推定過錯的。

閱讀全文

與病歷在醫院糾紛中的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