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離婚案件 沒有共同財產 撫養權對方要 第一次開庭 對方不肯離婚 難道對方不知道第二次法院會判離婚嗎
離婚孩子判給誰法院要根據男孩還是女性,孩子多大哪一方付養能力更卓越點,如果孩子大點孩子也有選擇權!至於一次開庭對方不離的是情,其實開庭只前法院一般都會先進行調解,勸和,真的過不下去,或者以分居多年,法院也會慎重考慮的!首先要看過錯的是哪方,誰錯在先,對方過錯反過來不離,法院會偏向弱勢一方,總之離婚對小孩傷害很大,能不離就不離!其實人的命註定的!離婚後你又能嫁個唉它好的?他又能娶個比你好的!莫必!苦來苦去苦孩子!
Ⅱ 我和老公准備離婚了,現在對於孩子撫養權和財產分割沒達成一致,起訴行么
正因為你們無法協商一致,所以只能去法院起訴離婚,撫養權和財產分割問題由法院一並判決。如果能協商一致,就不需要去法院了,直接去民政局就好了。
Ⅲ 女方出軌 女方起訴離婚,在法庭上都同意離婚 第一次起訴法院會判離婚嗎有財產糾紛 孩子撫養權糾紛!
都同意離婚,法庭根本不用上法庭也可以離婚,財產問題,你可以先和對方協調好如何分配,孩子撫養權,你如果有能力,那麼不管在哪方面你都站在一個比較有優勢的位置。具體情況還的找律師來處理這個問題
Ⅳ 離婚如果財產和孩子撫養權沒搞清,法院會判嗎
如果你不同意離婚,一般法院第一次不會判離。但第二次起訴法院就會判離。想開點吧,婚姻本來就是你請我願的事,不能勉強的。勇敢面對吧。 2歲前的孩子一般判給女方撫養,否則就要看那方更適合小孩成長並徵求10歲以上小孩本人的意見。不撫養小孩的一方在孩子18歲以前應當每月支付撫養費,撫養費的標准一般是年收入的20—30%之間。如果在今後的撫養期內,一方不適合撫養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訴,要求變更小孩撫養權。
Ⅳ 雙方都同意離婚,但是在孩子撫養權上不能達成一致,訴訟離婚是否能夠第一次就判離
您好,雙方都同意離婚的話,大概率是會判決離婚的。
起訴離婚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民事起訴狀,第一部分需要寫明雙方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需寫明訴訟請求,如請求離婚、小孩撫養權問題、財產分割問題。第三部分需要寫明離婚的事實和理由;
(2)雙方身份證復印件;
(3)結婚證原件,遺失的可以委託律師復印《結婚申請登記表》,並要求民政部門加蓋印章;
(4)小孩出生證或戶口本;
(5)相關財產證明,如房產證、機動車行駛證等。
起訴狀及相關證據材料的內容因人而異,需針對具體個案進行起草和完善。
起訴離婚,需要向法庭提交你們夫妻感情破裂,無法繼續生活下去的證據,同時如果對方有過錯的,還可以要求賠償。
法律規定能認定夫妻感情破裂並判決離婚的情形包括: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Ⅵ 離婚糾紛一審撫養權和財產問題我贏了二審調解不成會直接改判嗎
在這種情況下,從法律上來講,各種可能均有可能發生,因為關鍵要看二審雙方的證據材料等方面如何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行。
Ⅶ 法院判決離婚案,孩子撫養權和財產分割會一起判決嗎
撫養權主要依據為《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准許。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9、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10、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並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育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准許。
11、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13、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或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未表示反對,並與該子女形成事實收養關系的,離婚後,應由雙方負擔子女的撫育費;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始終反對的,離婚後,應由收養方撫養該子女。
15、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的,應另行起訴。
16、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17、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准許。
18、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持。
(1)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
(3)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
19、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