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鄰里問題和物業問題
這位仁兄,對於您新房的遭遇,可以說是深表同情,當然,也要理性的看待,下面就與你一並分析一下:
第一、可以確定的是您購買的是毛胚房,而樓上也是毛胚房交樓標准,第一個疑問就是您在收樓的時候有沒又發現樓上滲水,第二,一般房屋滲水保修期為五年,如果業主收樓時做了閉水試驗,驗證房屋沒有滲水,裝修入住後才滲水,說明是由於樓上裝修不當導致滲水,樓上住戶應該承擔維修、修復責任,如果造成損失,應當承擔一切損失。
第二、物業公司在提供物業服務過程中應履行的是房屋公共部位的日常維護、管理及修復工作,其有義務與樓上業主協商,協商盡快完成維修、修復工作,但是作為物業公司只是服務企業,如果樓上業主不配合,拒絕修復,作為物業公司沒有強制性行政執法權要求樓上住戶停止侵權。也只能上報居委會或者物業科。此時,物業公司應盡的義務已經履行。
第三、業主依據物業服務合同享受物業服務,應當依法履行繳納物業管理費的義務。
第四、現在國家出台政策要求收費終端化,物業公司是沒有權利停業主水電,如遇此類問題,可以向當地房管局物業科或物業協會進行投訴。
本人的回復希望能夠給您幫助!!!
② 業主與業主之間的糾紛物業管嗎
一般求助物業,物業可以幫助協調,畢竟是為業主服務的,但物業不是執法部門,只能協調不能強迫
③ 如鄰里糾紛打官司,另一家跟物業提取別家資料,請問物業能提供嗎
不會給你
物業有權保障業主的隱私。涉及案件地 ,由檢察院、公安機關持執法證件和案件介紹信調取資料。私人去根本不會給你。
④ 物業如何處理鄰里擾民
處理流程噪音擾民(施工、活動、寵物噪音等),該問題屬於物業相鄰關系的糾紛。
1、用法規的手段來實施管理。比如制定《鄰里生活溫馨提示》明確業主的權利和義務,將這些管理規定和相關法規在小區公告欄、微信公眾號、業主群、物業管家朋友圈等進行宣傳,通過宣傳教育爭取得到廣大業主、住戶的認可與支持。
2、物業做好相關問題的安撫、調節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雜訊停止。拒不整改的,留存相關證據,協助報警處理。對於物業公司來說,出現這類糾紛問題,應該以教育調解的方式,用「法、理、情」的手段處理解決這類物業相鄰關系的糾紛。不要動不動就找派出所或其他政府部門干預,以免小事變大,影響管理者和用戶之間的融洽關系,妨礙以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2、《物權法》第八十四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⑤ 物業不管相鄰關系糾紛能成為被告嗎
按照法律規定,物業管理是指業主對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以及建築區劃內共有回建築物、場所、設施的共答同管理或者委託物業服務企業、其他管理人對業主共有的建築物、設施、設備、場所、場地進行管理的活動。
因此沒有涉及到業主鄰里糾紛關系這一項,我感覺是不能成為被告的。
⑥ 物業對於裝修造成的鄰里糾紛有什麼職責
物業對於裝修復造成的鄰里制糾紛可以調解,沒有執行的職責;
物業與業主存在一個服務合同關系,地位平等;
物業服務合同是指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委員會訂立的,規定由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對房屋及其配套設備、設施和相關場地進行專業化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內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由業主支付報酬的服務合同。
⑦ 鄰里噪音糾紛物業如何處置
物業對於裝修造成的鄰里糾紛可以調解,沒有執行的職責;
物業與業主存在一個服專務合同關系,地位平屬等;
物業服務合同是指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委員會訂立的,規定由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對房屋及其配套設備、設施和相關場地進行專業化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內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由業主支付報酬的服務合同。
⑧ 物業有沒有責任調解業主之間的糾紛
這個業主與業主之間的糾紛,基層的社區委員會可以調解。物業公司接收業主委託提供物業服務。處於公立心,也可以本著鄰里和睦的角度參與相互溝通。
具體法定責任,物業公司沒有被賦予這種權力。特別相互之間的矛盾,兩家業主都找到物業讓說出解決辦法,物業公司是經營性企業,不是法律服務機構,不能要求一方必須怎樣不能怎樣。在處理鄰里矛盾時,基層社區就有調解員,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