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侵犯營運車輛的使用權,可以起訴進行賠償嗎
對方要不要賠償你,取決於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認定書中是否將他列為責任主體,以及是否承擔一定責任比例(例外:機動車肇事方無責也可能會承擔10%以內的賠償責任)綜合判斷,要不要賠償以責任認定書里的內容為准。如果要賠償的話,可能會賠償以下15個法定賠償項目: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康復費、整容費、後續治療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住宿費、交通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精神損失費、其他財產損失費。 誤工費能不能得到支持,能支持多少,關鍵與提供的證據有關,需要提供相應的收入證明以及誤工證明,提供的證明材料得到認可了才有可能得到支持。 能夠和解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不必要在去走漫長的訴訟程序。但是和解會面臨著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如何和解?二是和解以後對方反悔或者不履行和解協議怎麼辦?至於如何和解,適不適合和解,這個需要看雙方的意願,只要雙方有能夠在一定條件下達成一致的可能,建議還是盡量去爭取和解,盡快了解此事。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和解盡量不要口頭的方式形成,最好簽訂一份和解協議,以免雙方事後再因此事而發生爭端。而至於和解以後,一方反悔或者不履行和解協議,那麼拿著和解協議可以直接起訴對方,要求對方履行和解協議。 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包括車輛、物品、設施等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原則上應當是進行修復,對於無法修復的則採用賠償來彌補損失。對於沒有重大人員傷亡的情形,雙方對於損失是可以協商解決的,但是協商後也不排除反悔的可能。 機動車一般都是購買了交強險的,所以造成交通事故會由交強險先行賠付,但是交強險只賠對方不賠自己,並且交強險是有賠付上限的,並不是全部都會賠。
② 車輛停運損失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停運損失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包括財產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兩部分。直接損失是指保險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時,直接造成事故現場他人現有財產的實際損毀。間接損失是指保險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三者營業停止、車輛停駛、生產或通訊中斷和不能正常供電、供水、供氣造成的損失以及由這些原因引起的其他人員、財產或利益的損失。
《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7條規定,保險車輛發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停業、停駛、停電、停水、停氣、停產、通訊中斷的損失以及其他各種間接損失,保險公司不賠償。對於直接損失可以根據保險合同向保險公司索賠,但對於間接損失,不論在責任認定上是否應由被保險人負責,保險人都不負責賠償。
③ 交通事故中停運損失可有賠償
交通事故中車輛的停運損失,按照通常的運營收入情況來確定賠償數額。對於通常的運營收入情況,由車輛運營人承擔舉證責任。即車輛運營人要提供證據證明車輛停運的時間內可以獲得的合理收入部分。
《最高法院關於交通事故糾紛的司法解釋》
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④ 交通事故中對方要求賠付《停運損失》合理嗎停運損失應當怎麼計算
交通事故中,當事人(被損害方)主張侵權人賠償合理停運損失,是受法律支持的。至少賠償多少以實際損失為限,當事人協商、或調解不成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判決。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⑤ 營運車輛事故 營運損失怎麼索賠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於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
所以,營運性損失屬於交通事故財產損失的一部分,交通事故的責任者或侵權賠償責任人是車輛營運損失的直接責任者,如果責任者投保交強險或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應當在其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營運車輛因行車事故和貨物運輸事故發生的游償費和其他損失費用。由於企業或駕駛員責任而發生行車事故的救濟費、修理費和賠償費,按凈損失計入成本。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短缺、被盜、破損等貨損貨差事故損失,包括修補和賠償費用,屬於定額損耗率以內的部分,按凈損失計入成本;
索賠(Lodge a Claim)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發生保險事故、遭受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以後,要求保險人履行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義務的行為。保險索賠是被保險人獲得實際的保險保障和實現其保險權益的具體體現。
大多數保險單對有關索賠手續以及需要具備那些單證等作了明文的規定。需要注意的是,索賠作為被保險人一項權利是有時效限制的,保險種類不同,其時效也有所不同。根據《保險法》規定,人壽保險的索賠時效為5年,除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索賠時效為2年。
⑥ 最高法院關於車輛停運期間實際發生的損失是怎樣認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規定: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於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
根據上述規定,交通事故受害人所遭受的間接損失,即車輛停運損失,也有權利要求事故責任人予以賠償。根據直接財產損失賠償的規定,這一賠償也應當以車輛停運期間實際發生的損失為限。其計算方法與直接財產損失的計算方法相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
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於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
(6)車輛停運損失侵權人賠償擴展閱讀
評估方法
《山東省價格鑒證操作規范》第六章6.4條第14項指出:生產經營損失,一般根據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平均實際收入和停產、停業期間的實際收入進行計算。實際收入應為正常業務收入扣減可變成本後的余額。成本是由可變成本和不變成本組成。
不變成本包括稅費、保險、運輸管理費、客貨運輸附加費、工商管理費等;可變成本包括司機工資、燃油費、過路過橋費等。這就是說:每日純收入=每日營業額-每日不變成本-每日可變成本。
停運損失費應不應該由保險公司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因此,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於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保險公司是不賠付車輛停運損失費用的。
⑦ 車輛損失可以主張對方賠償嗎
車輛損失,受害人可以要求對方賠償。法院也會支持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⑧ 交通事故車輛停運損失費如何賠償
在發生交通事故後,除交通事故導致的實際財產損失可要求責任人賠償之外,因車輛停運而導致的營運損失還可以要求事故責任人賠償。
法律依據:
關於車輛停運損失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中指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因此,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於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
後最高人民法院於2012年公布了《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第十五條也明確了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交通事故保護現場注意事項: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後,當事人應當立即停車搶救傷者,並採取措施,對現場的范圍,車輛行駛軌跡、制動痕跡、其他物品形成的痕跡、散落物等進行保護。當事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保護交通事故現場。
1、不準移動現場上的任何車輛、物品,並要勸阻圍觀群眾進入現場。對於易消失的路面痕跡、散落物,應該用塑料布、苫布、葦席等可能得到的東西加以遮蓋。
2、搶救傷者移動車輛時,應做好標記。
3、將傷者送到醫院後,應告知醫務人員對傷者衣物上的各種痕跡,如輪胎花紋印痕、撕脫口,要進行保護。
4、嚴防再次事故的發生。發生事故後,要持續開戶危險報警閃光燈,並在來車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警告標志,以免其他車輛再次碰撞。對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現場,要嚴禁煙火,以免造成火災,擴大事故後果。
⑨ 營運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能不能要求賠償營運損失
營運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營運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