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房產證糾紛找什麼部門維權最好
第一,凡以房屋為標的物的房屋確權、使用、買賣、租賃、典當、抵押等民事行為發生的糾紛,以及與房屋相關聯的房屋裝修、裝潢、設計、附屬設施的歸屬糾紛,當事人有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二,拆遷人與被拆人因拆遷補償、安置等發生糾紛,雙方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批准拆遷的主管部門或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同級人民政府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起訴。
第三,單位內部建房、分配公房使用權,是單位內部行政管理行為,職工對分房有意見,或者單位分房不合理引起的糾紛不屬於法院受理范圍,而應由本單位或者有關行政部門解決。
第四,單位分給職工住房使用權並訂有分房合同的,職工由於本人原因離職、辭職,或被單位開除時,單位根據合同要求收回公房使用權,由此引起的糾紛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五,因為有關部門審批建築不當,影響他人通風、採光或者由於污染引起的糾紛,當事人可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六,因違章建築引起的房產糾紛,以及因違章建築的認定、拆除引起的糾紛,行政機關不依法處理或處理不當,當事人不服的,可以作為行政案件提起訴訟。但是,當事人以違章建築物為標的發生的買賣、租賃、抵押等民事糾紛以及因違章建築妨礙他人通風、採光等引起的相鄰糾紛,可以作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訴。
打房產官司還應注意以下事項:首先,根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提起房產訴訟時,應提出明確的請求事項。圍繞這些訴訟請求,向人民法院提出有效證據。例如:因房屋質量問題向開發商索賠時,就需要提交購房合同、開發商提供的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質量與合同及開發商承諾事項不符,給住戶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客觀證據材料等。
其次,如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對二審判決仍然不服,可在終審(二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請再審;或者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提請檢察機關依法提起抗訴。
其三,為確保判決的順利執行,當事人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對被申請人的相應財產採取保全措施。另外,按照《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當事人在提起房產訴訟時,須在法律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內提出,以免喪失訴訟權利。
房地產糾紛除通過訴訟或由相應的行政機關處理外,對因房地產的所有權、使用權、買賣、租賃和拆遷等方面引發的糾紛,還可以由雙方在簽訂合同或發生糾紛時訂立仲裁條款或協議解決。根據仲裁條款或協議約定,提交給仲裁機構裁決。但是,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1.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或者審理辦結的房地產糾紛;2.涉及離婚、收養、監護、繼承、析產、贈與的房地產糾紛;3.涉及落實政策問題的房地產糾紛;4.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房地產行政爭議;5.經過公證機關公證後發生爭議的房地產糾紛;6.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分房的房屋糾紛;7.駐軍內部的房屋糾紛。
B. 房管所和房管局是一個概念嗎
是一個系統,房管局管轄房管所。
工作職責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全面管理水富縣城市規劃轄區內的房屋權屬登記工作、房屋易管理工作、房屋拆遷管理工作、房地產中介管理工作、房地產開發管理工作、物業管理工作。
2、對轄區內申請登記的房屋進行外業測繪、制圖、拍照、面積計算以及權屬登記所需文字資料的採集。
3、負責轄區內房屋總登記、初始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注銷登記以及證書換證、驗收工作。
4、負責轄區內房地產抵押貸款登記和房地產抵押注銷登記工作。
5、負責搞好房地產測繪成果資料、權屬轉移登記卷宗、變更登記卷宗、抵押登記卷宗、注銷登記卷宗以及在房地產管理過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等資料的收集、整理、登記、歸檔。
6、負責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監督工作。
7、管理好商品房預售、合同簽訂、面積審核及售後物業管理工作。
8、宣傳執行好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對辦理房改手續的審核、發證、換證、交易、繼承變更、住房補貼審核等工作。
9、建立健全規范的房改房產權產籍檔案、查閱、使用檔案做到快、准、全,確保檔案安全,杜絕檔案遺失、受潮霉變、蟲蛀等事故,做好各項統計資料工作。
10、健全財務制度,嚴格執行政策和紀律,做好房改資金管理核算,及時催收住房貸款,防範資金安全風險,按時對銀行、單位、個人結算支付利息,辦理資金管理各項手續。
C. 房管局能查出來房產有債務糾紛嗎
他項權證在房管局辦理,這就是證明債務糾紛的直接證據,只要合法登記,一查就知。
D. 房產有爭議,可以直接到房管局申請禁止房產過戶嗎
不動產是以登記為生效要件,房產證是誰的名字呢?
你起訴,可以讓法院來進行遺產分割,他即使過戶了,但是如果法院認定是遺產,也是無效的
E. 如果房屋有權屬爭議,房管局能不能給備案
房管局進行形式審查,只要具備備案條件,就給備案
F. 房產糾紛怎麼維權 五步驟
第一步:
爭議雙方協商解決房地產爭議雙方直接協商是目前解決房地產爭議的最常見途徑。針對房產交易過程中自身權利受到侵害的情況,購房者可以以口頭、書面等多種形式與房屋銷售方直接溝通,指出問題並商議解決辦法。
第二步:
求助於消費者協會商品房購銷產生爭議,解決過程中單個購房者與開發商相比處於弱勢,購房者可將商品房購銷糾紛投訴於當地消費者協會,求助消費者協會對相關商品房購銷糾紛的買賣雙方進行調解、處理問題。
第三步:
向政府主管部門申請調解處理針對所購商品房存在的與購房合同不符、施工質量、延期交付、物業管理、虛假廣告、收費等問題,購房者可向包括地方建設委員會、規劃委員會、房管局、工商管理等相關政府主管部門投訴並申請調解、處理。
第四步:
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房地產交易過程中出現的法律規定應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之外的糾紛,如購房合同的履行等問題,購房者可依據購房合同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另行簽訂的仲裁協議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結果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五步:
通過法院司法途徑購房者通過協商、調解無法解決的房地產爭議問題,可通過司法途徑,向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解決相關問題。小貼士:購房者在選擇解決房地產爭議的途徑時,應立足於解決問題,分清不同的法律、利害關系,而不要引起訟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