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侵權責任法中名譽損害的訴訟時效是多久這個訴訟時效可以中斷嗎
名譽權受侵犯時復向法院起訴主制張權利的,是有訴訟時效限制的,依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主張民事權利的時效為三年,從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
《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的規定,訴訟時效中斷了三種法定事由:
1、提起訴訟;
2、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3、一方同意履行義務。當事人通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向義務人主張權利可以產生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的法律後果。
⑵ 因產品缺陷受到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有多長
因產品缺陷受到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是2年。
因產品缺陷造成版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權期間為2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 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訴訟時效是指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法定有效期限。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請求權予以保護;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請求權不予保護。按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受到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受害人應當自知道自己受到損害之日起二年內,向責任者要求賠償。
超過二年期間的,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將不能受到法院的保護。
⑶ 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是哪些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導讀:產品責任雖然相對比較嚴格,但是並非所有的問題產品或者產品造成的損害都需要承擔產品責任的。產品質量法規定了免責的事由。同時,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也是有限的,如果消費者希望維護自己的權益就應該在最短的時間進行維權活動。那麼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到底是多久呢? 1、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一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2、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各不相同,相較而言,《產品質量法》第45條規定較為全面。按照《侵權責任法》第5條關於「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的規定,應當適用《產品質量法》,即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10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如果您還想知道更多關於產品責任的知識,小編為您推薦:產品責任的概念和構成要件是什麼?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有哪些?產品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和條文釋義
⑷ 侵權責任法何時生效
這個問題很抄難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重大法律法規必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現在侵權責任法正在二審過程中,還有進行三審,最後還有個終審,雖然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但是還是必須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簽署主席令才可以生效,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有關人士表示有望在年底出台。
⑸ 某甲被人撞傷,其行使侵權行為之債的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是自其知道侵害事實發生之日起 1年還是3年
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為一年,自侵權之日發生起計算。可以查看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和侵權責任法,有明確一年的訴訟時效規定。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⑹ 【好律師網】有關姓名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來個權威的
你在1995年的時候開始了侵權行為,並且一直持續到現在,可以說你的侵權行為一直在進行中,沒有結束,既然沒有結束,談什麼訴訟時效呢?
你要知道訴訟時效是什麼意思,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義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只適用於財產權中的債權性請求權,而姓名權屬於人身權,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其中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榮譽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等。
綜上所述,你要求姓名侵權的訴訟時效本身就存在含義瑕疵,這樣各個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理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你的案件應當適用的法律是民法和侵權責任法
看一下侵權責任法的15條、20條有規定的
⑺ 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
不同案件涉及的訴訟時效都是不一樣的,訴訟時效范圍為1~年不等。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身體收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訴訟時效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⑻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24條的問題
《侵權責任抄法》第二十九條襲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木材自燃不是你的故意行為造成也不是過失行為造成,應當屬於不可抗力。你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二十四條所說的公平原則是指當事人雙方絕無過錯的情況適用,而你是受雇於老闆,不應是公平原則適用的當事人,當事人只能是老闆和木材廠。
拖欠工資屬僱主不履行勞務合同的義務,理應支付你報酬。
所以,我認為你應當勝訴,同時建議你反訴,反訴老闆不支付報酬。
⑼ 因產品缺陷受到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有多長
訴訟時抄效是指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法定有效期限。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請求權予以保護;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請求權不予保護。按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受到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受害人應當自知道自己受到損害之日起二年內,向責任者要求賠償。超過二年期間的,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將不能受到法院的保護。
⑽ 2010年7月1日之前的醫療事故2011年被發現適用侵權責任法嗎
1、適用《侵權責任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 二、侵權行為發生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前,但損害後果出現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後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2、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司法實踐的判定標准通常是以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上述案件,訴訟時效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