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勞動爭議中,本人工資包含哪些工資
工資一般是津貼、補貼等所有貨幣收入都計算在內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B. 勞動糾紛時賠償的工資標准,包含績效工資么
包括績效工資、獎金、補貼、加班費、提成、單位代扣代繳的社保個人繳回費部分、單答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C. 請問勞動爭議工資標准
請問:1,從現有證據看對誰有利,仲裁會支持誰的觀點?
2,如果公司拿出我7月剛進入公司的工資簽收單能證明我10月11月的工資標准嗎?仲裁一般會按照什麼標准裁決?(仲裁員調解時說如果雙方都沒有充分證據,那麼按照公司說法只要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支付我10月11月工資也沒辦法,是這樣嗎?)
D. 在勞動糾紛過程中的工資怎麼計算
單位應該補發2000年-2010年工資。
社保也同理。
若單位不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E. 勞動糾紛,工人工資問題
1、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並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5、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你加付賠償金。
F. 勞動爭議期間員工工資如何計算
一,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支付二倍工資,最多不超過十一個月,其計算
標准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標准。二,社保費主要包括五項: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
。三,繳納基數與一般企業是一樣的,個人與單位共同繳納,單位佔大多數,個人只承擔很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