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糾紛協商

醫療糾紛協商

發布時間:2021-07-27 16:49:14

1. 醫療糾紛協商處理方法有哪些

1、和解所謂和解是沒有第三方介入,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談判,對各自訴專訟權利和實屬體權利的處分。可分是訴訟前或訴訟中和解。如果是訴訟中和解的,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撤訴後結束訴訟,雙方當事人再達成和解協議。2、調解調解是指在衛生行政機關、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著在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3、訴訟民事訴訟是在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經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查明事實、適用法律,對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

2. 醫療糾紛如何協商解決,協商解決醫療糾紛有哪些好處

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後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

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並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目前,調解委員會對調解醫療糾紛爭議肯定缺乏經驗,需大膽實踐。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它不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調解,也可以主動介入調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協議具有合同的性質,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協議符合合同的訂立原則,協議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將予以確認。

二、律師參與或見證的醫療糾紛協議。

這種辦法是指在一方或者雙方的律師參與的情況下,雙方協商達成協議。其好處是能夠製作較為規范的協議書,欠缺的是律師見證行為,不能使協議書具有很強的效力。

不管採取哪一種協商解決的辦法,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是必不可少的。

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好處

1、緩解醫患矛盾:一起醫療糾紛如果久拖不決,往往會激化醫患雙方的矛盾,只有在發生糾紛以後,盡快解決糾紛,才能避免矛盾的進一步加深,有些患者在久拖不決後甚至採取威脅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手段。當然,這種協商也不是無條件的,醫療機構在發生醫患糾紛後,應當組織相關科室的醫生、專家進行研討,對醫療行為中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過失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確定是否同意與患方進行協商。

2、減少訟累:對醫療機構來講,一旦進入訴訟,聘請律師,申請鑒定等等,准備答辯等等會使醫療機構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

3、減少負面影響:有些案件因沒有及時解決,患方往往會求助於媒體,媒體的渲染報道,必然會給醫院帶來負面影響。

3. 醫療糾紛協商不成!衛生局會怎麼處理

醫療事故的解決途徑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有三條解決途徑:雙方自行協內商,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容處理申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中當事人既向衛生行政申請處理,又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終止受理。 發生醫療事故後的處理程序: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患者或其家屬有權提起技術鑒定。根據鑒定提起時間、原因以及受理機構的不同,可以將鑒定分為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首次鑒定由各區縣醫學會負責組織,所有轄區內的各級醫療機構中的事件均在本區縣內進行鑒定。當事人對首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鑒定結論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再次鑒定由市醫學會負責組織。%D%A

4. 怎樣協商處理醫療糾紛

1、和解所謂和解是沒有第三方介入,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談判,對各自訴訟權利和實版體權利的處分。可分是訴訟前或權訴訟中和解。如果是訴訟中和解的,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撤訴後結束訴訟,雙方當事人再達成和解協議。2、調解調解是指在衛生行政機關、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著在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3、訴訟民事訴訟是在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經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查明事實、適用法律,對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

閱讀全文

與醫療糾紛協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市與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757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計劃 瀏覽:564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