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買房受騙怎麼維權
我的親戚在今年春節前與大埔中華廣場簽訂《優先選房協議》預交1萬元選定了某棟某樓05房,銷售面積142.74平方,在建至10樓時又交了10萬元,總共預交房款11萬元。但在近期去簽訂購房合同時,發現建築面積只有132.86平方,其中分攤面積為21.12平方,套內面積是111.74平方,少了9.88平方,大家說,我的親戚如何維權,能拒交少了9.88平方約4萬元房款嗎?
② 買房被騙到哪投訴
如果簽訂的合同與事實不符,可以向12315投訴,要求消費者權益保護處來幫忙協調處理這件事。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來說定金是不支持退的,但這是在對方沒有違約的情況下才成立,所以你這個還是有商量餘地的。
③ 買房子,被銷售人騙了找哪個部門投訴
買房子,被銷售人騙了,那麼就找公安部門報案。只要數額達到詐騙立案標准(大部分省市是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公安部門就會予以偵查,查處。
④ 買房被欺詐消費者去什麼部門可以投訴
向各級消費者協會投訴
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作為消費者的買房人,如果在購房過程中發現開發商確實有侵犯消費者正當權益的行為,首先可以採取民事協商的辦法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便可以向各級消費者協會投訴。
目前,通過此途徑維權的受侵害消費者越來越多,而且一般速度較快。在向各級消費者協會投訴前,消費者應該向消協提供一份有自己親筆簽名的書面投訴材料,並盡量詳細地提供能夠支持消費者投訴理由的相關證據,如發票、購房合同,或者當時與開發商之間的一些書面約定等。
在開發商不接受調解的情況下,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協還有權對其進行披露或申請其他行政部門的援助。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消協只是行使調解權,並沒有強制權。消費者投訴,消協進行調解後,如果雙方還達不成一致的話,按照法律法規可以予以中止。
向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根
據不同的投訴內容和具體情況,消費者也可以選擇向有關行政部門、房屋主管部門提出申訴。例如如果是物業方面的問題,消費者可以向物業管理機構進行投訴。需要注意的是,有關的國家行政管理機關按照消法規定的也只是調解權,而沒有強制權。所以,消費者對此應做好心理准備,如果調解不成就再繼續採取其他途徑進行投訴。
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消費者手中掌握著開發商侵權事實的充足證據,並且通過一般的調解途徑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建議消費者可以請專業律師就開發商侵權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這種方法過程較復雜,消費者需要付出時間、精力和財力。而且如果因證據不足等原因敗訴,損失可能比較大。因此在使用這種方法維權時需仔細權衡各方面得失。
向新聞媒體投訴
向新聞媒體投訴是目前消費者較普遍採取的辦法,這個途徑相對來說簡單易行,而且通過媒體進行呼籲,可以在社會上造成較大的影響。現在各媒體都有專門的投訴熱線,對於接到的投訴都會派記者去現場采訪。但是媒體行使的也只是輿論監督的作用,並沒有強制權。
⑤ 買房被騙怎麼投訴相關的部門的呢
買房被騙,向城建主管部門或者工商部門投訴。
如果涉及質量不合格等,可以退房。
協商不成,向法院起訴。
⑥ 遇到買房問題請問找誰投訴
我個人建議您採取法律的途徑解決:
1、首先必須能夠證明你買房這內一法律行為真實有效,最好是容有你們的房屋買賣合同;
2、能夠有證據確定你們的法律關系後,你現在在法律上有權利要求c將房產過戶到你的名下
3、你可以訴諸法院,要求過戶給你,勝訴的前提是第一條。如果他不同意則違約,要賠違約金給你。
4、如果你們無法證明你們的房屋買賣行為,則房屋最終會判給a的,所以關鍵在於你們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