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政府處理的林權糾紛,對方沒有申請行政復議,該處理決定生法律效力嗎
因為對方沒有申請復議,所以人民政府處理的判決是生效的。有法律效力。
2. 發生林權爭議,街道辦事處有權處理嗎
發生了林權爭議,街道辦事處有權幫助調解處理。街道辦事處和各縣下轄的鄉鎮一樣,都是我國行政區劃中最基層的一級政府,代表黨委政府行使轄區管轄權,縣區擁有的行政職能,在街道和鄉鎮都能找到對應機構。《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第四條: 林權爭議由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決定,街道辦事處屬於基層政府組織,有權處理本區域內的林權爭議。
3. 眼下正是我縣林權改革,鄉政府在調解林權糾紛時,調解前要收200元調解費,不知合不合法.請教各位!
調處山林糾紛依據、程序和范圍
一、處理依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授權林業部依法頒發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書,是處理林權爭議的依據。
二、處理程序
(一)當事人協商調處程序。所謂當事人協商解決是指,山林糾紛產生後,當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主動使用自己的權利,向糾紛的對方提出解決爭議的建議,以求得糾紛的協商解決。
(二)行政解決程序。山林糾紛當事人反復協商未能得到解決,當事人依法報請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處理,縣政府依法作出處理的,稱行政解決程序。
1、申請
申請人向縣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提交《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申請書包括以下內容:①當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②爭議的現狀,包括爭議面積、林木蓄積、爭議地所在的行政區域位置、四至和附圖;③爭議的事由,包括發生爭議的時間、原因;④當事人的協商意見。
縣調處山糾辦公室在接到《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後,應當及時組織辦理。
2、受理
縣調處山糾辦公室接到當事人請求調處山林糾紛的申訴或者申請後,應首先審查是否屬於山林糾紛和是否符合行政解決的條件,決定是否接受申訴或者申請,並通知當事人。如果不符合條件的,則通知當事人按有關規定辦理;如果符合的,由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作出受理決定,即接受當事人請求,組織處理,並通知雙方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提出山林權屬的有關證明材料等。
3、調查核實,收取憑證。
4、組織協商調解。
5、裁決。山林糾紛當事人在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的調解下未達成協議並無繼續調解必要的,由主持調解的縣政府調處山糾辦公室依據林業政策、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理決定,製作決定書,分送有關當事人,並註明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三、處理范圍
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政府依法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鎮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按分級負責制,一般由鎮級人民政府處理)。
四、收費
處理林權爭議工作中所需的測量、鑒定、制圖、立界樁等費用,由爭議各方當事人共同承擔。
如果調解費是用於處理林權爭議工作中所需的測量、鑒定、制圖、立界樁等,就不算是亂收費,否則,就屬於違規收費。
4. 糾紛是:現在鎮林業局重新劃分山林,有另一個村子要爭搶那片山林,說是他們的,兩村屬爭搶,政府沒有判下
此案件要看哪一個村子取得了相應的合法證件,林業部的相關規定: 第七條 尚未取得林權證的,下列證據作為處理林權爭議的依據:
(一)土地改革時期,人民政府依法頒發的土地證;
(二)土地改革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不發證的林木、林地的土地清冊;
(三)當事人之間依法達成的林權爭議處理協議、贈送憑證及附圖;
(四)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權爭議處理決定;
(五)對同一起林權爭議有數次處理協議或者決定的,以上一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最終決定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作出的最後一次決定為依據;
(六)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決。
第八條 土地改革後至林權爭議發生時,下列證據可以作為處理林權爭議的參考依據:
(一)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設立時,該單位的總體設計書所確定的經營管理范圍及附圖;
(二)土地改革、合作化時期有關林木、林地權屬的其他憑證;
(三)能夠准確反映林木、林地經營管理狀況的有關憑證;
(四)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能夠確定林木、林地權屬的其他憑證。
綜上,此案件由一方提出申請,由縣級林業部門會同當地政府,進行調解。如雙方都能出具相應依據,就雙方分半來調解。如調解不成,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向縣政府提出行政意見書,由縣政府下行政處理決定書。對決定書不服的,可於60天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 鎮政府有權決定哪些山林可以出包嗎
按照現行的政策,山林的規屬權只有兩家,一是國有林地,即國家林場,二是集體林地,即村屬集體所有製法人的林地,鄉鎮政府只能協調不會承包或發包的。
6. 單位之間發生的土地,林木,林地權屬糾紛,由哪一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根據《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
(1996年10月14日林業部令第10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條 林權爭議由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林業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人民政府設立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以下統稱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分別負責辦理林權爭議處理的具體工作。
鄉鎮一級政府就可以進行處理了。單位之間的林權糾紛,應該由具有共同管轄權的同級人民政府或上級人民政府進行處理。
7. 人民政府下的林權爭議判決書是雙方各持一份嘛
人民政府下的林權爭議判決書應該是三份,雙份各持一份,存檔一份
8. 林權糾紛處理決定書怎麼寫
處理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姓名、專性別、年齡、屬民族、職業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及職務);
(二)雙方爭議的事實、理由和要求;
(三)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規章;
(四)處理結果和調處費的承擔;
(五)不服處理決定申請復議或起訴的期限;
(六)處理機關、處理日期;
(七)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處理決定書應當附林木林地界至位置圖。
9. 鎮政府可以以縣級人民政府頒發的林權證為依據坐出處理決定嗎
第一 完全可以
第二 因為這個是鎮政府的決定 你沒辦法來解決
第三 如果在比較富裕的省份 可以得到相關的解決
第四 如果在不富裕的省份 沒法給到相關的解決
第五 具體可以問下當地相關的部門了解下相關的政策
第六 祝福你工作順利 事業發達 生活那康 家庭幸福
附帶說明 建議你多買商業保險作為補充和提高
10. 解決村民與村民林權糾紛適用林木林地處理辦法、森林法還是農業承包合同法
有林權證的應當適用農業承包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