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主要來自醫方和患方兩個方面。
(一)醫方因素
1﹒醫務人員對醫患溝通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很多醫務人員仍然習慣於在那種信息不對稱的方式下開展醫療服務工作,將醫患關系視為主動‐被動型的關系,覺得患者是來求醫的,缺乏服務意識,有「居高臨下」的思想。醫務人員認為患者只能被動地聽從指令,而忽視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不重視傾聽患者的訴說和提問。他們沒有認識到醫患溝通可以通過影響患者的心理因素,從而影響疾病的康復,影響醫患關系。這樣會導致醫療實踐中醫患之間缺乏信息交流,醫患溝通不順暢。
2﹒醫務人員人文素養、溝通技巧的缺乏
醫學的服務對象是人,醫學本身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醫學與人文融為一體才能更有效地為人類服務。醫學人文精神強調尊重患者的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願。由於一些醫務人員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知識貧乏,對患者沒有同情心,缺乏關懷、關愛,在醫患溝通中不能敏銳地覺察和尊重患者的心理感受,不會根據患方的情緒、表情、心理反應,運用不同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使患者獲得精神、心理的慰藉和改善,從而影響了醫患溝通的效果。
3﹒醫務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不高
醫患溝通中醫務人員需要豐富的醫學知識和經驗,而醫療實踐中有的醫務人員業務知識水平卻不高。由於醫學業務知識和經驗的限制,溝通中難以全面詳盡地介紹診療情況、告知患病風險和預後,難以說清要說明的問題,也不能較好地解答患方提出的疑問。這樣醫方就難以取得患方的信任,導致醫患溝通不良,進而影響醫患關系,醫療過程中一旦出現不滿意後果,極易引發醫療糾紛。
4﹒不良醫德醫風、醫療機構形象的影響
由於少數醫務人員的不良醫德,如索要紅包、吃回扣以及部分醫療機構的不合理用葯、濫施檢查、不合理收費等,使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形象嚴重受損,在群眾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部分患者及家屬由此對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抱有成見,影響了醫患溝通效果。
5﹒醫學的特殊性
醫學具有高科技、高風險性,且其發展也有階段局限性,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通過臨床實踐不斷探索、總結。因此醫務人員很難全面認識每個患者與疾病相關的所有狀況,也不可能預知患者可能會出現的還未被認識的病症。醫學的特殊性影響了醫患溝通中的信息交流,醫患溝通中存在的這些不可能全面告知患方的情況,一旦出現,患者及其家屬就難以理解,就可能導致醫患關系惡化,引發醫療糾紛。
6﹒醫療機構管理層缺乏職業化
對醫患關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是醫療機構管理層職業化管理相對薄弱的表現之一。目前,衛生事業管理人才相對較少,特別是高層次醫療機構管理人才的培養缺乏專業化。醫療機構管理者精通醫學專業知識,在某種意義上對提高整體醫療水平有利,但若把主要精力放在醫療工作上,勢必影響到醫療機構經營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醫療機構管理不同於臨床醫學,要求管理者需不斷充實和更新管理理念,及時將先進的管理手段應用到實際的醫療機構經營發展過程中,並善於不斷總結經驗。醫療機構管理層應堅持依法治理、科學管理的工作原則,將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與和諧醫療機構當作大事來抓。
(二)患方因素
1﹒患方的健康意識與維權意識不斷增強
患方作為弱勢群體,對醫療過程缺乏專業性了解和認識,且在病態下對事物的承受能力相對不足。隨著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很容易將醫療過程中出現的不滿意轉化為對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質疑而引發醫療爭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患方處處注意維護自己的權益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患方以消費者的角色對醫院提出較高層次的服務要求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2﹒患方對醫療工作的特殊性缺乏應有的認同
絕大多數患者及家屬對醫學專業的了解帶有一定片面性,這種認識上的固有缺陷先期成為醫療糾紛的導火索,後期則成為醫療糾紛處理相持不下的困擾。故患方不遵循醫學科學規律,對醫療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與寬容,甚至個別人試圖將醫療糾紛作為獲取不正當經濟利益的工具,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加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與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醫療保健制度不完善與風險分擔機制不健全,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某些地方較為突出,患方在期望值過高的情況下一旦出現治療效果不滿意,便會造成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爭議事件增加。
⑵ 我國目前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有哪些
1.醫患之間缺乏信任,是造成醫患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部分醫務人員不能設身處地替患者著想,而是較多地考慮醫療機構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對醫務人員也缺乏理解,不了解醫學的復雜性。
2.醫患溝通不夠、醫療糾紛增加,是醫患關系不和諧的重要因素有統計表明:在已經發生的醫療糾紛中,由於醫患溝通不夠,醫患關系不和諧導致的糾紛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二。
3.在醫療過程中缺少人文關懷,加劇了醫患關系不和諧的情況治病、救人原是一體的,但有些醫生卻只重視「病"不重視人;在有些醫療機構,醫療活動只強調依靠儀器設備,忽視醫生與患者的交流。
4.患者申訴和維護權益渠道不暢通是影響醫患關系的直接原因我國雖已於幾年前就施行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發生醫療事故之後,光是事故鑒定費用就高達幾千元,患者維護權益成本太高,要想通過正常渠道維護權益,實際上仍是件很難的事情。
5.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障體系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及時跟上市場經濟的步伐,全民醫療保險體制不健全,是醫患矛盾尖銳最根本的原因資料顯示,許多國家由於有健全的全民醫療保險體制,全民參加醫療保險,絕大部分的醫療費用都由保險公司來承擔,不會由個人支付高額的醫療費,很少有醫患間的沖突。
⑶ 醫患糾紛的常見原因
常見原因包括術前准備沒有和患者溝通,手術中出現了嚴重的失誤造成患者威脅等
⑷ 造成醫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患者方面的原因
患者法律意識逐步增強 患者及其家屬等正確和不正確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法律規定了患者的知情權,於是,不少患者經常行使這種權利,有的行使得正確,由於我們醫務人員的原因導致矛盾的產生,也有的患者不正確地行使知情權,對於醫療人員的合理拒絕非常不滿,並且往往導致矛盾的產生。還有一些患者或其家屬等人,對醫療的期望值過高,認為我在醫院花了錢,醫院就得給我治好病,於是,當出現的醫療結果不是他們所期望的結果時,就將抱怨、憤怒發泄到醫務人員身上,認為是醫務人員侵害了他們的利益,出於感情因素或者經濟考慮,將矛盾激化,形成糾紛,有的還要法律訴訟。
患者經濟意識逐步增強 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及失常經濟的影響,醫療費用快速增長超出群眾心裡承受能力,導致患者不滿。多數老百姓不太清楚現行醫療改革的服務體制,或受大眾媒體的誤導總把看病難、看病貴矛盾的對准醫療機構。殊不知葯價高是多部門,多機構的原因。首先,葯價的高低與生產廠家有關。目前大多數葯廠經營艱難,為了生存,只好選擇生產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的葯品。其次,葯品的流通要經過多個環節層層批發,層層加價,必然導致葯價高。更重要的是目前醫院仍屬於福利性質,葯價仍是國家物價部門制定的,醫院無權定價。另者因近年科技的發展,診療技術隨之發展,檢查及治療手段增多,費用也隨之增高[2]。
(二)醫護人員方面的原因
醫德醫風不正 「治病救人」本是醫生應盡的職責,但少數醫務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醫療文書書寫不規范,對患者檢查不全面。工作責任心不強,技術水平不高,有部分醫務人員受經濟利益驅動,為患者治療時,開大處方,拿葯品回扣,甚至讓患者作不必要的檢查,這些不正常的行為敗壞了醫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使患者對醫生產生不信任感。
醫患溝通欠缺,醫護人員服務意識不強 因為醫患關系在醫療活動中體現在多方面的角色不對稱性,特別是對醫學的理解和相關知識的擁有上優劣勢明顯存在差異。正是這些差異的存在影響了醫患之間的溝通。因此,個別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端正,服務意識淡漠,缺乏對患者的同情心,在工作中解答患者問題,不耐煩,簡單生硬,缺乏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嚴重製約著醫患關系的發展,進而導致醫療糾紛發生。
醫院管理落後,制度不健全 由於醫院制度不健全,職責不明確,科室各自為政,不顧患者利益和整體利益;管理手段落後,對來訪者接待處理不利,使本可以平息的矛盾升級為醫療糾紛。如:檢查不認真,不能履行好告知義務,病案管理、醫療質量管理等措施不到位,對醫學資料不能很好保管,不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醫用材料質量有瑕疵、收費記帳登記錯誤等存在諸多薄弱環節,留下易引起醫療缺陷的易發科室、易發因素、易發時間,這些都是糾紛增加的主要原因。
輿論導向失之偏頗,推波助瀾 醫療界與其他行業一樣,均存在技術和服務等方面的不足。少數人員有收受紅包、回扣等違紀現象,但那絕不是主流。新聞記者未必熟悉醫學專業知識,使得部分媒體對醫療糾紛的報道帶有一定片面性,誤導了群眾,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醫患矛盾。中國醫協收回1950份調查表結果表明:媒體對醫療糾紛的報道客觀全面僅為1.64%,比較客觀17.7%,不客觀為80.66%,這些嚴重影響醫院的形象和聲譽。新聞媒體不適宜的報道及一些社會因素的干擾、參與也對醫療糾紛的發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⑸ 醫患糾紛產生原因
醫患抄糾紛產生的原因無非就是醫院的醫生高高在上,態度不好。這跟他的職業病有關。畢竟你去醫院看病是有求於他,也只能求助於他。而患者心想,我是歡喜花錢來看病的,憑什麼看你的臉色,或者你給我並沒看的好,我錢也花了不少,所以跟他發生矛盾。前兩天我還因為買葯不方便,因為是鄉鎮上的,買了一些葯都要到他指定的醫院去買,所以到市長信箱去投訴了一下,今天他還打電話給我問什麼原因?你要是平時都像今天打電話這樣的態度,那麼哪裡還有什麼矛盾呢?
⑹ 造成目前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頻發的原因有那些
本人根據工作經驗總結:
1、最大的因素是患者的期望過高,因為我們要專知道醫生不是屬神仙,不是所有病都能治癒。
2、社會上各地的不負責任的小媒體及記者誤導社會輿論導致的,因為醫患關系還是相對融洽的,發生糾紛的患者占患者總數的比例實在是很低。
3、大家都知道,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都會產生糾紛或矛盾,現在部分患者往往很喜歡利用社會媒體將時間擴大化,扭曲化,在這里我要說的還是媒體,因為有些不負責任的記者為了利益將黑白顛倒,曲解醫院給予患者的解釋,進一步激化醫患的矛盾
4、有很多不可預知的風險,導致患者死亡或未能康復等
5、醫院極小部分醫療技術缺陷
6、醫院存在極小部分醫護人員不負責任
7、醫療糾紛發生後,患者往往不願意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導致一起起惡性的醫鬧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