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補交養老保險的若干問題
不為求賞,願意幫忙!
針對題主的問題一,解答如下:
補交保險金(准確的說法應為「補繳社會保險繳費」),有一定的意義,但意義不大,甚至於可說,經濟上不劃算。
1.按照題主所說「從2006年畢業到2014年需要補交8年的保險,算下來需要補交兩萬六千多元」,實際上,是要補繳8年的社會保險繳費,五大項: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所補繳的保險繳費,又分為個人應當承擔繳納的部分,和單位應當承擔繳納的部分(這可能還有滯納金的,可以詢問辦理保險的負責人。)。
2.個人承擔繳納的部分,將進入個人賬戶——養老保險賬戶,和醫療保險賬戶(通常所說的醫保卡或者社保卡賬戶),單位應當承擔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社會保險統籌賬戶(換句話說,與你沒有關系了)。毫無疑問,推測題主現在的單位,肯定不願意給題主承擔「補繳的繳費」吧!需要題主個人承擔全部的補繳繳費(含可能的滯納金)的。
3.大致估算,進入題主的個人賬戶的款項數額,最多不會超過4000——6000元(具體准確數額,需要根據各地的、各年度的繳費基數或者題主的工資數額核算,不贅述。與解答題主的問題關聯不大)。大致有2萬余元進入了社保統籌賬戶,而與題主沒有關系了。顯然,經濟上,並不劃算。
4.補繳了前8年社會保險繳費的話,所說」有一定的意義「,有二:一是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有了8年的繳費年限,也有了一定數額(大約4、5千元)的繳費累計數額(應當是不計息的),也就是職工個人應當承擔繳納的部分,進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二是個人醫療保險賬戶也有了8年的繳費記錄(即繳費年限),和有了一定數額(1千元左右,不會太多的)個人可以支配的資金額,現在就可以用於社保定點醫院(醫療機構)門診結算醫療費或者社保定點葯店購買葯品,如果支付住院醫療費用的話,還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暫不贅述)。
5.繳費年限(無論是養老保險,還是醫療保險),主要是對於將來自己的養老保險待遇和醫療保險待遇,有一定的影響(對於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的待遇,影響不大,也不贅述)。對將來退休時的養老保險待遇的影響,一是按照現行規定,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退休金的待遇(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一次性結算退休金),二是會影響到退休金額的計算值(因為少繳了8年的繳費嗎!應當可以想像得到的,計算方法過繁瑣,不贅述)。對於醫療保險待遇的影響,按照現行規定,退休時需要累積繳納醫療保險期限滿20年或者25年以上(各地的規定不同,男女職工規定也不同)的,才能在退休後不再繳納醫療保險繳費,否則,累計繳費不滿規定年限的,需要繼續繳納直至累計繳費年限滿足規定要求。
綜上,題主年紀尚小(2006年才畢業),可以不必補繳前8年的社會保險繳費(補繳意義不大,經濟上很不劃算)。可以在以後的工作中,不要欠繳或者停繳。哪怕是單位(尤其是民營單位)不願意給繳納(抑或失業了、沒有單位了),也可以按照各地自主擇業者的社會保險規定自己繳費即可,逐年累積繳費年限和個人保險賬戶積存數額。甚至於,(有些地方)實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可以互轉的政策制度(這恐怕是大勢所趨,國務院早已提出了」全民保「的目標,已經開始做頂層設計和地方試點),堅持未來工作年限的繳費,到退休時,應當可以符合規定的」累計繳費年限「的,不會對於退休待遇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的。
針對題主的問題二,解答如下:
如果不補繳前8年的社會保險繳費,不會對現在和以後單位有任何影響的。現在的單位、以後的單位,並不是題主以前8年未繳納社會保險繳費的責任單位,不會承擔任何責任的。現在的單位,也是在題主自願補繳的基礎上,為題主辦理補繳的手續(推測單位應當不會願意承擔費用的吧),費用恐怕還是得題主自己承擔。
以上意見供參考!
B. 補交養老保險的規定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補交有一定的條件區別,您可以按自身情況補交養老保險。
1.參保時,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5周歲的人員
補繳6月30日前工作期間的繳費年限後繼續繳費至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按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不足15年的,可延長繳費至滿15年,延長繳費至男年滿65周歲、女年滿60周歲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按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
2.參保時,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人員
補繳6月30日前工作期間的繳費年限後,一次性補繳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按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補繳繳費年限累計不足15年的,可延長繳費至滿15年,延長繳費至男年滿65周歲、女年滿60周歲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按規定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
C. 補交養老保險 簽訂合同 勞動仲裁
你好,08年新的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未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自試用期開始後至離職前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補交社會保險。您可以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自08年開始到離職時的雙倍工資。不過您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公司或者遞交辭職書。
D. 勞動糾紛——要求公司補交養老保險
蘋果,補充維生素,香蕉,幫助消化,葡萄呀
E. 申訴補交養老保險的訴訟時效到底是一年還是兩
申訴補交養老保險的訴訟時效到底是一年。因為「申訴補交養老保險的訴訟」屬於勞動糾紛的民事案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F. 最高法院關於企業為職工補繳養老保險費引發糾紛問題的答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實踐中用人單位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系非常普遍的行為,特別是未足額繳費現象非常突出。勞動者如果通過仲裁或者訴訟途徑主張權利,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裁判機關做何處理?我收集了最高法院對此問題的相關意見,供參考!
一、最高法院關於企業為職工補繳養老保險費引發糾紛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於2010年12月21日在其官網()的答復:201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頒發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定了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而對用人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費年限、繳費數額等發生爭議的,未規定由法院受理。因社保機構對用人單位欠繳費用負有徵繳的義務,如果勞動者、用人單位與社保機構就欠費等發生爭議,是徵收與繳納之間的糾紛,屬於行政管理的范疇,帶有社會管理性質,不是單一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社保爭議。因此,此類爭議不宜納入民事審判的范圍,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費年限、繳費數額等發生爭議的,應向相關部門申請解決。以上答復僅供參考。
二、最高法院關於對「社會保險的勞動爭議」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於2011年11月23日在其官網()的答復:「關於網民反映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的問題,實際上主要涉及到如何正確認識人民法院受理社會保險爭議的范圍。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在《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這個問題主要關繫到如何正確界定人民法院司法職責許可權與人力資源的社會保障部門行政權能的合理分工。我們認為,在確定這兩者界限范圍時,應當以《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作為依據。根據這兩部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社會保險從辦理登記、繳費、發放社保費用到監督檢查等均明確規定了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和管理,這一規定是與我國當前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如果人為地由司法權強行介入和干預,不僅不利於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險功能的正常運行,而且不利於合理劃分司法權與行政權的職責,導致二者許可權交叉重疊混亂,最終不利於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切實保護。因此,只有那些未被《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和《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由社會保險管理部門負責處理的事項,因而發生爭議的,才納入到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
三、最高法院關於用人單位不繳或少繳社會保險費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於2011年12月20日在其官網()的答復:我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明確規定了征繳社會保險費用是社會管理部門的職責,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依法辦理社會保險。如果用人單位已經為勞動者辦理了社保手續,但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金,無論欠繳社保費或者拒繳社保費,社會管理部門均可依法強制征繳。這種爭議並非單純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社保爭議,屬於行政管理的范疇。
四、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王某與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申請再審一案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法研[2011]31號)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10)甘民申字第416號《關於王某與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申請再審一案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原則同意你院審委會的第一種意見,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征繳社會保險費屬於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另,建議你院可結合本案向有關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建議其針對當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因社會保險引發爭議所涉及的保險費征繳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妥善處理類似問題,依法保護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此復。
附判例,請鏈接:
G. 關於養老保險補交的問題
一,中間沒有交的幾個月可以續交,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除了補交費用外,還要繳納滯納金。但是你只有幾個月沒交,滯納金很少。
二,區的養老保險和市的養老保險都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以合並的。
三,補交當然是自己辦理手續。至於賬戶合並,待你辦理補繳手續時可以問那裡的工作人員,一清二楚。
H. 補交養老保險的費用該由誰承擔
看情況啊,如果你是正式員工,在檔案有記錄參加工作時間的,那段時間是視為繳費的,也就說你不需要補;如果你不是,按新政策執行,你到了退休年齡還未夠十五年的保險,你該自己補足
I. 怎麼處理員工離職後要求補繳養老保險的糾紛
沒有倡導補償,能補繳便想方法補繳,處事閉系轉歸仍舊很大略的,讓職工和何處公司計劃先阻礙幾天或者一個月,處置結束再增員,即使來沒有及增員少繳一個月,再補繳一個月便行
J. 因補繳養老保險產生糾紛屬勞動爭議嗎
我的鄰居老王退休後才知道自己原來所在公司沒有為自己辦理社會養老保險,於是要求該公司為其補辦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及補繳社會養老保險費,但該公司卻以老王已經退休為由拒絕。老王打算起訴單位,但卻不知道這樣的糾紛是否屬於勞動爭議。對於養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險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收益率最高的8款養老和教育金榜單
請問,這類案件屬於勞動爭議嗎?讀者:錢樺
錢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於《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三)勞動者退休後,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根據上述規定,老王與原來所在單位之間因辦理養老保險產生的糾紛屬於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