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電商投訴法

電商投訴法

發布時間:2021-06-30 00:42:39

㈠ 《電子商務法》正式施行後對規范行業秩序、幫助維權有什麼影響

《電子商務法》頒布後對電商行為作出約束,促進電商交易環境規范化、秩序化,行為有法可依、糾紛解決可規避。例如:

基於電子簽章在線化、集成化的特點,電商平台運營者可在平台開辟商家入駐窗口,實現商家自助式入駐:

1、身份查驗:商家只需通過入駐窗口注冊並做企業認證,即可在線關聯並查驗商家資質,經後台審核確認符合入駐資質即可進入協議簽署環節。

2、入駐協議等商務合同簽署:根據商家身份信息,平台通過調用電子合同介面生成電子協議。操作人可通過微信、釘釘、H5頁面等移動端入口在線簽署協議。

此外,基於電子簽名技術實現的電子營業執照也充分肯定了電子簽名在電商行業維權中的作用。下圖為電商平台簽署電子商務合同示意:

㈡ 如何處理未按約定時間發貨投訴

請您核實買家付款後是否有未按約定時間發貨的違規(買賣雙方無約定的,買家付款後賣家需在七十二小時內發貨;

1、自行約定發貨時間的,賣家須在買家付款後按照約定在承諾的時間內發貨,發貨時間以物流記錄顯示時間為准)。

2、如有違規,投訴處理中您可以和買家協商撤銷,或者主動賠付(賠付金額:該商品實際成交金額的5%作為違約金,且最高不超過三十元,最低不少於五元,特定類目商品最低不少於一元,除特殊情形外,詳細規則請點此查看;

3、扣分說明:買家發起投訴後賣家在淘寶網人工介入且判定投訴成立前主動支付違約金的,主動支付違約金達第三次及三次的倍數時扣3分(三天內累計扣分不超過12分);

4、買家發起投訴後賣家未在淘寶網人工介入且判定投訴成立前主動支付該違約金的,除須賠償違約金外,每次扣3分。(投訴根據實際違規處理,並非只看投訴類型)

(2)電商投訴法擴展閱讀:

買家不發貨的4種情況以及應對辦法:

1、若訂單為【待付款】,您可以在付款後聯系賣家發貨呢;

2、若訂單為【待發貨】,此時交易是不會自動確認收貨打款給賣家的,請放心;

3、若訂單為【待收貨】,建議您點擊【查看物流】

4、若交易已成功,但實際未收到商品,您可聯系賣家或在交易成功15天內點擊【申請售後】

日常的訂單在您付款後的72小時內,一般是賣家配貨聯系物流的時間(大促、雙方約定等情況除外哦);若您有更改收貨地址、提前發貨、商品不想要了等其他需求,請及時聯系賣家協商。

㈢ 老闆做的電商部賣三無產品,怎麼舉報

你收集好證據。然後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他!

㈣ 電商違反廣告法怎麼投訴

親,如果你發現了,建議你和電商平台的人反映一下,讓商家自己改進,因為現在對於電商經營者來說,各種限制其實是很大的,做生意本身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你只發現一處、那可能是商家疏忽了;如果發現很多,那這個商家的經營有問題、這種是可以投訴到工商的。

㈤ 電商平台如何防止惡意投訴的現象

據報道,近日參與電子商務法立法的專家表示,一個月前,有經營者向我咨詢,有知識產權權利人向平台投訴,說該經營者的產品存在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平台在收到投訴後就讓該經營者下架了產品。盡管該經營者提供了沒有侵權的證明,但平台仍然拖著不給上架。

此外電子商務法還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修改平台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應當在其主頁顯著位置公開徵求意見,採取合理措施確保有關各方能夠及時充分表達意見,而且修改內容應當至少在實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知識產權需要有關各方都參與其中,平台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聽取各方的意見,只有這樣才形成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商家不會因此被頻繁地移除商品而遭受損失,知識產權權利人也能很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㈥ 電子商務法如何保障各方的權益

據報道,自2013年啟動立法以來,電子商務法草案就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日前電子商務法提交了二審,相較於一審稿,草案二審稿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將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獨立章節分散在了不同條款中。

分析人士表示,不論是權利人的通知還是電商經營者的聲明,以及最後的結果都要有透明度,這個明顯是社會監督和社會共治的一個體現。

㈦ 電子商務詐騙怎麼舉報

查找並保留證據,然後報警。
以下是i放網路詐騙的方法:
第一是在電腦上安裝上殺毒軟體或管家之類的軟體,以消除木馬鏈接。
第二是提高自己的防詐騙意思,不要輕信天上掉落餡餅。
第三不要點擊不明的給自己的鏈接,以防上當利誘;
第四學會處理被詐騙的解決手段。被騙後馬上相應的處理。
第五方式涉及到銀行賬號與密碼的都閑心謹慎。

㈧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根據《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

第三條 網路商品銷售者應當依法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義務。

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應當引導和督促平台上的網路商品銷售者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義務,進行監督檢查,並提供技術保障。

第四條 消費者行使七日無理由退貨權利和網路商品銷售者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義務都應當遵循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商業道德。

(8)電商投訴法擴展閱讀:

根據《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

第六條 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一)消費者定作的商品;

(二)鮮活易腐的商品;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第七條 下列性質的商品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一)拆封後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後易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的商品;

(二)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後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

(三)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

第八條 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

商品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齊全的,視為商品完好。

消費者基於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

第九條 對超出查驗和確認商品品質、功能需要而使用商品,導致商品價值貶損較大的,視為商品不完好。具體判定標准如下:

(一)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計生用品:必要的一次性密封包裝被損壞;

(二)電子電器類:進行未經授權的維修、改動,破壞、塗改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指示標貼、機器序列號等,有難以恢復原狀的外觀類使用痕跡,或者產生激活、授權信息、不合理的個人使用數據留存等數據類使用痕跡;

(三)服裝、鞋帽、箱包、玩具、家紡、家居類:商標標識被摘、標識被剪,商品受污、受損。

閱讀全文

與電商投訴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
戎林馬鞍山 瀏覽:121
東莞世紀創造模具 瀏覽:639
最新出售土地使用權賬務處理 瀏覽:360
深圳御品巒山花園糾紛 瀏覽:264
馬鞍山市委副章銀發 瀏覽:334
機械轉讓範本 瀏覽:247
科技成果推廣制度 瀏覽:13
王德超江蘇工商局 瀏覽:977
治理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