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拆遷安置房糾紛
不是已經付完了嗎??名字已經寫完了??當然就是你姑姑的!如果是新房就找開發商改底單更換名字!但首先得開發商這邊同意改!一般情況下是改不了的!協議一旦遞上去了就等房地局下本了!
『貳』 鄭州市農民安置房如何買賣
不行,這是國家政策中明令禁止的,農民的安置房不得上市交易
而且政策設定的他們沒有辦法辦理每家每戶的產權,所以也無法上市交易
『叄』 關於安置房買賣糾紛問題求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你的情況說明:1、當時你們雙方是自願簽訂的買賣協議,尾款沒付是因為當時房屋產權證未領取,買房人是以此作為要求你交產權證的保證金,你已將房子轉交給他了,他擁有了實際居住管理權掌控權,之前,你一直未提出異議,雙方合同早已發生法律效力,因你的原因導致他沒付清餘款的。
綜上,至今買房人已經實際掌控房子7年了,房子誰居住你無權干涉,如果雙方簽訂買賣合同時約定房子只能買受居住使用,你發現他違約給人家居住了,應當立即找他協商或要求他退房,《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
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條件不正當地促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你故意延遲不把房產證交給買房人,人家才沒支付餘款的,是本條規定的你阻止條件成熟行為)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雙方不屬於上述無效合同情況簽訂的協議)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
撤銷權;(早已超過一年的撤銷申請權利 )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
權。(這么久沒向法院起訴,買房人一直掌控房屋使用管理權,視為你已放棄撤銷權)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
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你說買賣不符合法律規定,只要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是可以補辦相關手續使其合法化的,合同成立且履行了,這就不影響買賣成立的效力,)
認真看,仔細想,打官司你敗的概率較高,房子肯定是收不回來了的。請正確對待我的回答,我是依法律規定說的,採納與否,就看君的心態是否端正了。
『肆』 關於安置房糾紛的問題
屬於遺產,你妹妹戶口遷出並不妨礙她做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你母親的遺產,如果你父親還健在,你與你妹妹做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只繼承你母親那部分遺產。
『伍』 關於拆遷安置房的糾紛和財產糾紛:
首先復得說安置房和拆遷制款的政策是怎麼算的,按人頭還是按面積?
當時我的戶口未遷入所以沒有我的。
那你們當時的拆遷補償款應該是按戶口人頭分的吧?
不管是怎麼分的,那100萬肯定是有你父親的份兒,而且是大部分,現在的關鍵是你找到相關證據,證明他拿走了那100萬,要求他履行贍養義務,並且把他霸佔的錢還給應該擁有補償款的人(無論是按父親的宅基地分的,還是按戶口說每個人都有的),這個錢的性質其實是他非法佔有不當得利吧?和你們全家簽的那個字沒有關系——就算他以此為借口說拆遷款都是他的,當初那個字據可還是附加條件的,現在他不履行義務,自然也就作廢了。
『陸』 安置房糾紛
有的,拆遷安置房買賣合同一律有效,低收入家庭的經濟適用房合同買賣無效
『柒』 預購安置房糾紛
向法院起訴對方,要求履行合同。
根據我國的關於房屋買賣的法律規定,如果對方現在已經取得產權證的話,可以認定為房屋買賣關系有效,如果對方不履行的話,可以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補充一點,如果此合同未辦理轉讓手續的話,恐怕無法認定有效
你好:如果是國家的拆遷安置房,是不允許出賣的,就是你買了,也無法辦理過戶手續,你只能要求解除合同,並讓他賠償你的損失。建代理。
謝謝,這份合同可能有很大的爭議,不過按合同條款執行雙方還是完全可以履行完合同的。
這里還有幾個方面補充:
1.房東是土地被征後所安置的房屋,可以取得三證,最終是符合上市交易的條件,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目前這些證件還在辦理之中
2.簽約時還不能確定哪套房子,即便確定,當時房屋也還沒交付,如果能辦理房屋轉讓手續就不會有現在的糾紛,因此我不知道所指的轉讓手續是什麼,
『捌』 我想在朋友那裡買一套安置房,但是聽說安置房的產權現在拿不到,對以後過戶容易產生糾紛。
安置房就是小產權房,因為只能辦理房產證,沒有國土使用證,一般都是私下交易,目前法律還沒有正式承認小產權房的交易,已經交易的房子也產生了很多糾紛,建議在購買時對合同內容詳細推敲,盡量避免詞句模糊等原因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