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公司章程糾紛

公司章程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20 15:18:02

1. 在案件裁判中,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誰更管用

您好,司法實踐中,主流意見認定現行《公司法》中的諸多規定,更多為任意性規范,並非是強制性規范,即允許公司享有自治權。為此,建議股東在制定公司章程時,應確保章程內容不違反《公司法》強制性規定;公司不能剝奪或限制少數人的權利,否則,即使有約定,也涉嫌無效;在指定公司章程時,可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與指導。
對於公司決議效力糾紛案件,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通常以《公司法》規定和公司章程內容為裁判依據,當二者發生沖突時,在涉及股東固有或天然權利,或者涉及到程序或公共利益等方面,若《公司法》中有明確規定的,應首先適用《公司法》;《公司法》無規定或規定不明確的,則應適用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在適用公司章程前,應對公司章程內容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等進行審查,唯有不違反《公司法》強制性與禁止性等規定的公司章程,才能作為法院採用之依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2. 部份股東對公司章程的條款有爭議時,公司內

公司法規定:更改公司章程需要代表公司表決權2/3以上的股東同意才可以。
那麼,當部分股東對公司章程的條款有爭議的時候,看看這部分股東代表的表決權是多少,如果超過了2/3,就可以開股東會更改章程了。
如果沒有達到該表決比例,那麼章程就沒法改變了。

3. 設立協議與公司章程發生沖突該以哪個為准

一般都是以後一個文件為准。來辦公司,一般都是首先擬定發起人協議,然後再協議落實公司章程。如果是這樣,而且兩份文件都沒有具體約定的,就是以公司章程為准。但如果發起人協議是公司章程的補充,就應以發起人協議為准。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4. 公司章程內容與公司法發生沖突,其能否改變其律效力 即公司章程的內容與公司法的關系

公司章程的內容與公司法的強制性規范沖突的,應為無效條款。股東可以通過章程規定的程序修改章程。如果表決權數不能滿足章程要求的,股東可以起訴,訴請確認相關條款無效。
公司章程不可以違反公司法強制性規范,但相關內容有授權性規范的,可以在授權性規范之下進行自由約定。

5. 為什麼一般公司都不會公布公司章程,會對公司造成什麼危害

1、公司章程的頒布不見得非得要大喇叭宣布,或者開什麼學習會的。
2、一般都會發員工手冊,那裡面就有公司章程的,現在的企業要求員工自學。
3、假如公司章程確實不明文發放的話,那麼一旦發生糾紛對公司的危害很大,比如發生勞動合同糾紛和開除或者罰款決議的話,不經過工會批准就隨意做的話,一旦員工告到仲裁公司會損失慘重。

6. 公司制度中如果有的制度和章程有沖突,應以那個為准

章程

7. 關於公司章程與公司法是否有沖突

對於一般的決議即普通決議,對公司的生死存亡影響不大,是可以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出席會議代表50%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即可。

《公司法》還規定,股東會的決議方式和表決程序,除《公司法》有特別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公司合並分立解散和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這幾個決議又稱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決議。

此外,根據《公司法》對股東權利有這樣的規定:股東具有「異議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和「申請法院解散公司的權利」。
「異議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在出現以下情形之一時,對股東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價格收購其股權:一是公司連續5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連續5年盈利,並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二是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三是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申請法院解散公司的權利」。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綜上所述,公司的股東只要擁有10%以上表決權的都是有說話權的,而且相對而言,佔50%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也不會哪自己的利益開玩笑,畢竟要虧損的話,也是他的損失遠遠大於其他的。

8. 公司章程是不是法律文件,以後要是有什麼糾紛,法院是不是按這上面的協議執行

首先公司章程不是法律文件!
法律文件是由國家相關行政機關頒發的法律,任何公司章程不可能超越法律文件。
如果章程與法律不違背,可按章程來執行。如果公司章程與法律相違背,則按法律來執行。
如果你問的是指個人與公司所簽的合同,如果有糾紛,則按合同法相關規定來執行,無效合同除外。

9. 為什麼公司實際控制人不受公司章程約束

1、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2、代持股份的,目前的公司法規並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當初產生代持股份的現象主要是在改制時突破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不得超過50人的限制規定,幫助職工擁有單位股份,故而採取了「職工持股會」類型的代持方式,但法律對此並沒有明確的處理規定。

3、有的公司有一個內部的《公司章程》,將代持情況進行了確認,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受公司章程的約束。

如果公司章程裡面沒有對股份代持進行說明,那麼實際控制人就相當於外部人員,不受公司章程約束。

但是只要實際控制人在公司擔任高管職務,那麼他就會受公司章程約束,如果是普通員工身份,則不受約束。

如果沒類似《公司章程》的,.那麼光有「股份代協議」是不夠的,應該還要有股份轉讓協議,並經其他股東認可,那麼按隱名股東的司法解釋,應該也是有效的。

(9)公司章程糾紛擴展閱讀:

公司實際控制人認定原則:

實際控制人的規定散見於《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兩個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行為指引》等文件。歸結而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被認定為「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並被認定為實際控制人:

(1)單獨或者聯合控制一個公司的股份、表決權超過該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股東行使的表決權;

(2)單獨或者聯合控制一個公司的股份、表決權達到或者超過百分之三十;

(3)通過單獨或者聯合控制的表決權能夠決定一個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當選的;

(4)能夠決定一個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公司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

(5)有關部門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判斷某一主體事實上能對公司的行為實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由於改制過程中實際控制人的變更將導致業績連續計算的中斷,嚴重影響公開發行股票進程,因此,請公司在改制時及時徵求保薦機構意見後再採取相應舉動。

閱讀全文

與公司章程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