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責任法事故賠償

侵權責任法事故賠償

發布時間:2021-06-20 14:26:18

『壹』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相應的賠償責任是連帶責任還是按份責任

按份責任,按過錯程度擔責

第四十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內同一人時,發生交容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解讀:根據《道交法》第76條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引起的侵權責任,也應適用過錯原則。在租賃、借用等情況下,機動車所有人對侵權行為並無過錯時,應由機動車的實際使用人承擔侵權責任。但如果機動車所有人有故意隱瞞機動車存在事故隱患等過錯時,對侵權結果的產生,該機動車的所有人實際上存在一定過錯,因此此條規定其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貳』 侵權責任法 死亡賠償金如何計算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可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內1、喪葬補容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大致賠償項目有:醫療費+誤工費(有收入的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無收入的,可暫按同等級別的護工費用計)+交通費+伙食補助費(15元/天)+死亡賠償金(約373600元)+被撫養人生活費+精神損害賠償(3~5萬)= 賠償額-6萬 以(賠償額-6萬)*50% 其中被扶養人生活費應根據實際人數,年齡,是否還有其他義務人等確定

『叄』 關於《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

呵呵,藉助一些新聞您看看有沒有幫助吧
精神損害賠償得到法律彰顯

2007年11月日,「北京公交售票員掐死清華教授女兒案」民事賠償部分終審宣判,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撤銷了賠償10萬元精神損害金的一審判決,改判賠償30萬元,這是目前我國法院判決精神損害賠償的最高數額。

我國現行民事法律對於精神損害賠償沒有明確規定,正在審議中的國家賠償法修訂草案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但僅限於行政法領域,司法實踐中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來規范,司法實踐中精神損害賠償已經有了不少案例。

最新通過的侵權責任法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表示,這是《侵權責任法》的一個亮點,表明我國在現行法律中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

王勝明介紹說,草案審議過程中,關於精神損害賠償怎麼認定,什麼情況下構成精神損害賠償,以及精神損害賠償究竟賠多少,有過很大爭論。最終通過的法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嚴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權益。侵害人身權益是指侵害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但不包含侵害財產權,如果侵害了財產權益,就要根據財產的損失給予賠償。

『肆』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1條和侵權責任法35條的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第十一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所以,在雇員受害賠償的歸責原則上,《人身損害賠償解釋》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

而《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在雇員受害賠償的歸責原則上,《侵權責任法》適用的是的過錯責任。

(4)侵權責任法事故賠償擴展閱讀:

雇員受害應區分與自然人或用人單位建立不同的僱主雇員關系而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與其他自然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的雇員受害賠償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自然人仍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務關系的雇員受害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但因第三人原因受到損害的例外。

雇員受害賠償的救濟也應區分與自然人或用人單位建立不同的僱主雇員關系和是否有過錯、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而採取不同的途徑。

在遭遇第三人致害時,如僱主或用人單位無過錯,則只能向第三人主張權利;若僱主或用人單位有過錯,但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則雇員應當向僱主(用人單位)與第三人追究侵權責任;法律明確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則雇員具有選擇權,即雇員可以向僱主或第三人或用人單位或第三人和僱主(用人單位)追究侵權責任。

參考資料:北京法院網-《侵權責任法》第35條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伍』 侵權法頒布後,死亡賠償金標準是多少

1、侵權法頒布後,死亡賠償金標准沒有變化,因工死亡的,按《工傷保險條例》回
第三答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因人身傷害,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陸』 《侵權責任法》對交通事故損害有什麼新規定

規定如下:

第四十八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五十條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等方式轉讓並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一條以買賣等方式轉讓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二條盜竊、搶劫或者搶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盜竊人、搶劫人或者搶奪人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的,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第五十三條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後,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柒』 侵權責任法實施後,未被確定為醫療事故的糾紛可否進行賠償

未確定為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該怎樣處理 1996年2月28日,啤酒廠職工田x的女兒朱xx在廠籃球場玩耍時,不慎跌倒,右手掌正好壓在碎玻璃上,血流如注。在同事們的幫助下,朱xx被送到附近的第x人民醫院外科治療,值班醫生認為是一般外傷,便吩咐護士給做縫合手術。田x要求醫生如實寫上當天的診斷,醫生不高興地說:"沒有必要,我們每天都要接觸這類外傷縫合手術。如果都要寫,我們要寫多少?"堅持不寫進病歷。小女孩的傷口癒合後,右手中指不能彎曲,家長帶她到該醫院治療3次,提出"當時傷口很深,會不會是筋斷了?"的疑問。醫生說小女孩的情況是"正常的,觀察一段時間,3個月以後再來。"可是3個月以後,朱xx的右手中指仍不能彎曲,拿筷子、握筆均受到影響,由於這所醫院不管,家長只好帶小孩到醫學院附屬醫院、省人民醫院、中醫學院一附院、第四人民醫院等處就醫,診斷結果:"右手中指肌腱斷裂,住院手術治療。"醫生告誡說:"如果不及時帶小孩來治療,小孩的肌腱繼續萎縮,將影響右手發育,使右手指致殘。"小孩的家長以醫療事故致小孩右手中指殘廢為由將醫院申訴到有關部門,而醫院則說,按《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這不屬於醫療事故,應不予受理。雙方意見針鋒相對,這樣的問題到底該怎樣處理呢?
解析:按照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醫療事故是這樣規定的:醫療事故是指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護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或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者。醫療事故分責任事故和技術事故。責任事故是指醫護人員因違反規章制度、診療護理常規等失職行為所致的事故。《貴州省實施<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第6條規定有14種具體情況屬醫療責任事故。技術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因技術過失,即雖按技術操作規程進行診斷、治療和護理,但因專業技術水平所限和經驗不足為主要原因,導致診療護理失誤而發生的事故。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因此,醫療事故或事件必須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後確定才具有法定效力。
醫院以醫療是帶有危險性的行業,不能保證到醫院治療的人都百分之百地治好病,不能因為治不好病就說成是醫療事故,要求賠償為由,將醫療事故認定為非醫療事故,而不承擔責任。
田x的女兒朱xx經該醫院診療後,右手指強直而未恢復屈伸功能,在沒經醫療鑒定的情況下,確定為醫療事故。這是問題的焦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對田x的女兒朱xx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首先明確責任。如果是醫療事故,責任由醫療單位(該醫院)全部承擔;如果不屬醫療事故,醫院可不承擔賠償責任。就本案而言,醫院稱自己沒有責任,不予賠償顯然有些武斷,因為朱xx在該醫院診治縫合後,傷口愈前其家長提醒是否會造成筋斷的問題,醫護人員僅憑過去的經驗,按常規進行護理,至使3個月後右手指仍強直不能彎曲,貽誤了治療時間,直至到外醫院診療時才被發現。對於消費者來說,未經法定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就說成是醫療事故,缺乏法定依據,說服力不強。
目前,對於醫護人員醫德醫風不正,給消費者造成損失,因不能正確診斷(本應能診斷出而未診斷出疾病的部分)延誤治療時間,而造成死亡或更大傷害的糾紛越來越多。盡管按《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算不上醫療事故,然而客觀是惡果卻已造成。因此,我們認為,依據我國《民法》、《消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追究有責任的醫護人員的責任問題,要求其依法賠償相關的損失(或損害)。

『捌』 侵權責任法中,同一事故死亡數人的賠償標准都按城鎮

可以都按一個標准。不是應當按同一個標准。
侵權責任法第十七條
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玖』 醫療侵權責任法賠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醫療事故處理條來例》 第二條 本條源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侵權責任i法》第六十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拾』 侵權責任法 交通事故

《侵權責任法》實抄施後,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方和次要責任方是否對無責任方承擔連帶責任? 回答:《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前,對於交通事故中的責任各方是否承擔連帶責任,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侵害行為直接結合或者間接結合作為確定責任各方是否承擔連帶責任的標准,屬於直接結合就要承擔連帶責任,屬於間接結合則不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實施後,對於交通事故中的責任各方是否承擔連帶責任,要按照《侵權責任法》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的規定來確定。
第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對於交通事故中的責任各方是否承擔連帶責任,不應一概而論。

閱讀全文

與侵權責任法事故賠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