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飯店餐具問題糾紛

飯店餐具問題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10 12:59:22

1. 餐館中食品不衛生,可以提出什麼賠償

作為一個消費者,在飯店消費,就應該享受到應有的服務,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可口、衛生的飯菜。
如果在飯菜中吃出頭發,飯店方通常的做法是:
1、重做那道菜;
2、重做那道菜,並免費;
3、另外賠償,給你所有的餐飲消費總額打折扣。具體折扣,一般由消費者和店方協商。
4、有精神損失的,可另外要求賠償。
如果協商沒有結果,或者發生爭執,消費者可以撥打12315、96315投訴到消協。

2. 酒店餐具破損運用什麼賠償制度

可以採取一定的防盜措施,比如編號處理,並且熟知該包間的餐具套數,擺桌過程中做到按照客人實到人數擺桌,其餘收納,在客人離開時要練就一眼看清餐桌餐具的本領,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以減少自己的損失。在做到這些後,如果飯店還要求只由員工賠償便很不合理了

3. 用餐過程中,客人損壞餐具,怎麼處理

第一:先禮貌的詢問客人是否受傷或者有沒有受到驚嚇
第二:確定客人沒事後再跟客人說明打破杯子要彌補費
第三:跟你商量這個費用可以算在客人的用餐單上,如果客人不同意,則另外結事

4. 我開了已個小飯店!餐具不合格 衛生局要罰我4000,

不按規定進行餐具消毒和保潔的餐飲單位,以及重復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的集中式餐具消毒單位,依法查處或取締,按照《食品安全法》第87條和《實施條例》第57條第6款規定,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有這個嚴重嗎? 其實啊,還是人的問題。制度永遠都是制度,都是認定的,找找熟人,意思意思罰點就行了。現在罰款要的都好多,如果認識人的話,講講能降不少的!

5. 飯店收餐具費怎麼投訴

可以電話撥打當地315熱線投訴,也可以向當地消協投訴。祝你暑期快樂!

6. 美食廣場餐具丟失糾紛

你們合同對現在出現的這個問題規定得很明確啊!「而我們的自行保管自有物品,如發生遺失概由我們自己負責。」這不就是說你們自己保管自己東西,遺失自負嗎?你說這官司能打贏嗎?
當然了,如果有證據證明廣場管理混亂,或者說廣場方根本就怠於管理的話,也就是說在因為廣場管理的原因,使得出現你們的妥善管理也不能有效制止東西遺失的情況下,廣場應承擔相應責任。
為2000塊的事情打個官司,就算贏了也最多能少損失1000(很難),也就是說為最多1000元的預期收益而投入訴訟費和訴訟時間同時冒敗訴風險,這種事情也太沒意義了吧
下次要注意啊,算長點經驗值吧

7. 在飯店吃飯遇到餐具不幹凈可以索賠嗎

在飯店吃飯,如果遇到餐具不幹凈,當然可以索賠的,而且也可以投訴,可以向衛生部門和工商管理部門進行投訴

8. 在餐飲服務單位抽檢食品和餐具不合格應怎樣套用法律條文進行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七條 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並符合下列要求:

(四)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後應當洗凈,保持清潔。

第八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8)飯店餐具問題糾紛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監測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十四條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監測。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制定、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

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食品安全風險信息後,應當立即核實並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對有關部門通報的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以及醫療機構報告的食源性疾病等有關疾病信息,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分析研究,認為必要的,及時調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同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調整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並實施。

第十五條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技術機構應當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和監測方案開展監測工作,保證監測數據真實、准確,並按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和監測方案的要求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人員有權進入相關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經營場所採集樣品、收集相關數據。採集樣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費用。

第十六條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相關信息通報同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並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進一步調查。

第十七條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運用科學方法,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科學數據以及有關信息,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進行風險評估。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成立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生物、環境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公布。

對農葯、肥料、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的安全性評估,應當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參加。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不得向生產經營者收取費用,採集樣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費用。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一)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

(二)為制定或者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提供科學依據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

(三)為確定監督管理的重點領域、重點品種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

(四)發現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五)需要判斷某一因素是否構成食品安全隱患的;

(六)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為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農業行政等部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建議,並提供風險來源、相關檢驗數據和結論等信息、資料。

屬於本法第十八條規定情形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並向國務院有關部門通報評估結果。

第二十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及時相互通報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

國務院衛生行政、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及時相互通報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等信息。

第二十一條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是制定、修訂食品安全標准和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科學依據。

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不安全結論的,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立即向社會公告,告知消費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並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該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停止生產經營。

需要制定、修訂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立即制定、修訂。

第二十二條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對經綜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較高程度安全風險的食品,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提出食品安全風險警示,並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及其技術機構,應當按照科學、客觀、及時、公開的原則,組織食品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協會以及新聞媒體等,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信息進行交流溝通。

9. 餐飲用餐具不讓收費是嗎有明確規定嗎

是的,不應該收費。具體如下:

根據《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二)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

(三)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後應當洗凈,保持清潔;

(六)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飲具和容器;

(八)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售貨工具和設備;

(九)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十)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應當符合前款第六項的規定。

《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第十條經營者與消費者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經營者不得在格式條款中加重消費者下列責任:

(一)違約金或者損害賠償金超過法定數額或者合理數額;

(二)承擔應當由格式條款提供方承擔的經營風險責任;

(三)其他依照法律法規不應由消費者承擔的責任。

第十一條經營者與消費者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經營者不得在格式條款中排除消費者下列權利:

(一)依法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權利;

(二)請求支付違約金的權利;

(三)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

(四)解釋格式條款的權利;

(五)就格式條款爭議提起訴訟的權利;

(六)消費者依法應當享有的其他權利。

(9)飯店餐具問題糾紛擴展閱讀

另外有的地方政府已經有明文規定禁止收費,例如青島:

《青島市價格條例》

第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在標價外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商品和服務實行先消費後結算的,經營者應當在銷售商品、提供服務前,如實告知對方價格,並在結算時出具列有具體收款項目和價格的單據。

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在餐飲價格外收取房間費、空調費、餐位費、餐具使用(消毒)費等各類設施、設備的使用費用。

10. 餐廳哪些問題可以投訴

菜品問題、服務問題、衛生問題、消費糾紛。

解決

通常上述問題可以和店內家協商解決,若是無法通過溝通容解決,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電話為:12315。

可撥打電話情形

1、當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2、當消費過程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3、當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黑窩點」時。

(10)飯店餐具問題糾紛擴展閱讀

撥打方法

撥通12315電話後,如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另外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撥打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訴方; (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二)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四)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閱讀全文

與飯店餐具問題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