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保險糾紛自殺

保險糾紛自殺

發布時間:2021-06-10 00:07:26

1. 意外險兩年後如果因家庭糾紛導致自殺可以賠償嗎

意外險兩年後如果因家庭糾紛導致自殺不可以賠償的

2. 被保險人自殺怎麼賠付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首先需要看購買的是哪種保險。如果是短期意外保險,自殺並不屬於外力造成的人員傷亡,因此意外險不能理賠。
而長期壽險則需要看具體條款約定。有些條款明確規定,自殺在免責范圍內,不能獲得理賠。而有些壽險則規定,購買保險之後1-3年內自殺身亡也不能理賠,但超出時限則可以獲得賠償。總而言之,自殺情況通常不屬於保險的賠償范圍,在賠付上的要求非常多,也是為了避免惡意騙保的風險。
死亡的理賠材料需要如下:
1法律效力正常的保單
2被保險人死亡證明,火花單,銷戶證明,身份證復印件
3受益人的身份證沒有註明,按繼承順序分攤
4指定開戶銀行的賬號

3. 買了保險後自殺最多能賠多少錢

按照保險公司有關規定,長期保險合同保障兩年以上的,自殺可以理賠。但如果是惡意購買保險後自殺的,屬於騙保行為,這種情況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目前保險產品繁多,容易買錯,花冤枉錢,十幾年經驗的薄荷保顧問整理了這篇內容,教你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合適的保險!點擊→《保險怎麼買最劃算?這樣買,保障全,還省錢!》
根據《保險法》四十四條規定,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二年內,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保險人依照前款規定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兩年指的是合同成立之後的兩年或者合同中止之後效力恢復的兩年內。
保險涉及的法律問題還是比較復雜的,不明白的話可以來薄荷保咨詢專業人士,薄荷保平台並不以銷售為導向,而是立足於提供全面、專業、客觀、中立的咨詢推薦服務,以用戶利益為先,有時甚至會根據客戶情況推薦到支付寶或微信渠道購買。

4. 保險問題:請問買保險人自殺了,可賠嗎能賠多少

呵呵,可以賠,從保險合同生效那天起滿兩年,自殺一樣賠,但是估計到那個時候你會覺得世界很美好,就不想自殺了。

5. 買了保險自殺身亡可以理賠嗎

無論買什麼保險,在合同生效兩年內自殺,保險公司都不會承擔賠償的責任。但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10歲以下、精神病人等)除外。

《保險法》的規定,「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二年內,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保險人依照前款規定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我們的人生可能會面臨意外、疾病和身故的風險,我們需要用保險來給自己的人生做好保障。普通人一般都需要購買哪些保險呢?來看這篇:怎麼買保險合適?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秘籍在此,拿走不謝

不同險種對自殺的理賠情況

1、意外險

意外險對意外事故的標準是: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很顯然自殺不符合「非本意的」這個條件,所以無論是2年內自殺,還是2年後自殺,意外險都不會賠償的。如果被保險人在理賠時能夠證明自己是精神障礙,比如抑鬱症,保險公司核實後還是會賠的。

2、壽險

壽險對自殺身故會負賠償的責任。只要合同成立超過兩年,被保險人自殺,壽險就會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3、含身故責任的重疾險

重疾險,顧名思義是保障重大疾病的保險,如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等。只有被保險人發生保障的事故才會賠付保險金。自殺不是重大疾病,所以自然不賠。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重疾險會將植物人列入保障范圍內,而且重疾險的常規免責條款中沒有限制自殺不賠。所以如果買了這種重疾險,自殺失敗變成植物人、或是殘疾了,達到了傷殘標准,保險就會賠。

4、醫療險

自殺和自傷都屬於醫療險的免責項目,所以買了醫療險後自殺身亡,是拿不到賠償的。


薄荷保是一家專注於保險測評和分析的保險咨詢平台,薄荷保特別運用了人工智慧技術,針對用戶的一些基本問題,薄荷保建立了知識庫,為用戶做常見的問題問答,及時回復,效率高。

6. 保險公司會給自殺的人賠償么

一年期的意外保險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公司不會賠。

但是,繳費期較長時間的壽險業務,在保險生效兩年以上後,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公司要賠。

7. 如何理解《保險法》中「自殺」的規定

<保險法>
第四十四條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二年內,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四十一條 保險人以被保險人自殺為由拒絕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應對被保險人自殺承擔舉證責任。受益人或被保險人的繼承人以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抗辯的,應對以上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8. 自殺保險公司怎麼處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所謂自殺是與他殺相對而言的,是指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廣義的自殺包括故意自殺和過失自殺,誤食有毒物品、失足墜落、失足落水等引起的死亡屬於過失自殺。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把過失自殺看作自殺,而當作意外事故來處理。只有故意自殺,才是保險合同中所說的自殺。
構成故意自殺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主觀上,行為人必須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意願;客觀上,行為人必須實施了足以使自己死亡的行為。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再回來分析上面的兩個案例,在第一個案例中姚某雖然在客觀上實施了足以使自己死亡的行為,但他是在神志錯亂,不能自控的情況下實施的這種行為,因此,不能認定他有結束自己生命的願望,因此,保險公司給予了賠付。而在第二個案例中,小章不僅在行為上實施了足以使自己死亡的行為,而且她當時神志正常,有強烈的求死願望,因此,保險公司不給予賠償。但保險公司應退還小章父母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1、人身保險合同的自殺條款只在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壽保險合同中出現,同樣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意外傷害保險合同,因只承保被保險人因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所以對被保險人故意自殺的行為是列為責任免除的,

9. 保險條款中關於自殺,兩年後自殺怎麼賠付

不會賠償,因為自殺是一種故意行為,不屬於意外險的賠償范疇,而意外關於意外的定義是是指非本意的、外來的、不可預料的原因造成的被保險人身體傷害的情況比如說溺水死亡算是意外事故,但是自殺身亡就不算意外了,其是本意的因素造成的事故。
如果是選擇終身壽險,自殺是可以獲得賠償的,在通常的長期險種、如終身壽險內,在保險責任里都規定了對於自殺承擔理賠。根據《保險法》四十四條規定,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二年內,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就是說壽險產品2年內不承擔賠付,超過2年承擔,意外險不承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保險糾紛自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