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鄰里糾紛怎麼解決
1、通過採取友好協商加以解決。拿出追求「和諧」的勇氣,多換位思考,推已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和行動。
拋棄「小氣」,力求「大氣」,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
實在無法解決時,可請求政府和組織的幫助,千萬不要激化為械鬥。
2、通過各種調解加以解決。
3、通過派出所加以解決。
很多人在遇到鄰里糾紛後通常會去派出所解決問題,公安部門會依據糾紛的實際情況和性質,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決定。
4、進行民事訴訟加以解決。
調解員和派出所不能解決問題後,可以採取進行民事訴訟的維權行為,但是該種途徑耗時較長,費用較高。
所以,只有在糾紛始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選擇此項方法加以解決
(1)調節鄰里糾紛論文擴展閱讀:
《糾紛解決:理論、制度與技能》是一套糾紛解決原理與實務系列教材。
它適用於法律院校學生和實務工作者(調解員、仲裁員、法官)等。
《糾紛解決:理論、制度與技能》由三編組成。
第一編:糾紛解決原理,闡述了糾紛解決的基本原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ADR)的類型及其起源與發展;
第二編:糾紛解決制度與程序,介紹分析了我國民間性、行政性、司法性以及專門性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制度和程序;
第三編:糾紛解決實務技能,重點介紹了現代協商、調解和仲裁的基本理念、方法、技能以及有關參與者的行為規范。
旨在訓練糾紛解決專業人員、律師提高糾紛解決的實際操作能力。
❷ 怎樣調解鄰里糾紛
該出手時就出手,
有些時候不通過你死我活的戰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❸ 用智力解決家庭矛盾或鄰里糾紛 作文
現實中的家庭矛盾,或者是鄰里糾紛,是經常見到,並且是比較棘手的問題,處理起來比較麻煩,還成效不大。在處理的過程中,既要動之以情,還要曉之以理,還要有耐心,自己還必須懂法,懂規。以下內容,僅供參考。祝順!
遇家庭矛盾鄰里爭吵 找社區法律服務室調解
遇到家庭矛盾、鄰里爭吵等問題,通過設在居委會或村委會的法律服務室,居民便可將矛盾化解。記者了解到,自2006年8月起,北京市各區、縣均建立起基層法律服務室,為居民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近日,記者前往北京市門頭溝區進行了采訪。
法律服務室調解鄰里糾紛
「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的糾紛很有可能鬧到法院去。」4月16日,在門頭溝區城子街道橋東社區居委會的法律服務室內,居民林女士不停地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此前,工作人員剛剛幫她調解完一起因自來水管道漏水引起的鄰里糾紛。
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居住的小區屬老舊小區,供水管道老化,因沒有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每次遇到供水管道漏水,鄰里間都會產生一些摩擦。「昨晚樓上鄰居用水時造成管道破裂,水全部流到我家廚房裡,一些傢具被水泡壞了。樓上住著兩位老人,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最初不同意賠償我的損失。」林女士到法律服務室尋求幫助,工作人員立刻趕到現場了解情況。
「我們到林女士家調查發現,造成傢具損壞的原因確實是樓上鄰居家漏水所致。依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給相鄰不動產權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考慮到當事人的經濟條件,我們先後6次對雙方進行調解,目的是使雙方能和解。」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工作人員馬德彥告訴記者,最終林女士獲賠2500元。通過他們的工作,這起糾紛不僅得到了解決,林女士與鄰居間還加深了理解,鄰里關系更為親密和諧了。
記者在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內看到,服務室面積約為15平方米,擺放著兩張桌子和5把椅子。正對門口的牆上,懸掛著「人民調解」的標志,周圍的牆壁上懸掛著法律服務室的性質、基本制度、工作職責和運行方式及法律援助案件受理范圍等。「現在,我們工作人員的手機、住址都被居民們熟知。只要有需求,我們可在30分鍾內開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隨著我們工作的不斷深入,社區內的鄰里關系越來越和諧。」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主任李淑芳告訴記者,該法律服務室於2007年6月建成,除了有兩名多年擔當人民調解員一職的固定工作人員,每月還有律師來這里為居民進行公益性質的法律講座。法律服務室為社區3000餘名居民提供服務,工作人員雖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但只要居民有需要,可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前期普法排查預防矛盾
已經退休的橋東社區居民孫女士,是社區法律服務室的一名糾紛信息員。每天,她都會與樓里鄰居聊聊家常,詢問誰家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糾紛。「我已經擔任糾紛信息員一年多了,了解到哪家存在矛盾,我就立刻上報給法律服務室。」孫女士說。
李淑芳告訴記者,社區居民間的法律糾紛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家庭內部矛盾,另一種是因缺少物業公司管理導致居民使用基礎設施建設不當造成的鄰里糾紛。對此,「我們在社區每棟樓都設有糾紛信息員,這些信息員都是樓里人緣較好的居民。信息員每天都會通過聊天的形式與樓內居民進行溝通,一旦發現矛盾隱患,他們會在法律服務室每周一次的例會上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再主動找當事人化解糾紛。」李淑芳說,這種主動排查矛盾的方法將一些潛在的糾紛及時化解了。
預防法律糾紛,普法宣傳至關重要。李淑芳介紹說,利用門頭溝區政府每年給每個工作室下發3000元經費,他們為居民購買了法律圖書、光碟,定期組織居民觀閱。在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內,記者看到一個法律宣傳資料自由索取欄,上面擺放著《人民調解案例》、《合同法》、《部分常用法律條款》等法律資料。
此外,針對一些熱點民生問題,法律服務室還在社區內進行大型普法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的維權意識。李淑芳遞給記者一本《2008年法律服務室工作記錄》,記者在其中看到,該服務室去年共舉辦了6次法律宣傳活動,其中包括「3·15普法系列講座」、「家庭及鄰里矛盾如何避免」、「食品安全注意事項」等,每次宣傳活動都有200名以上居民參加。
服務室成基層法律平台
記者了解到,2006年8月北京市司法局制定了《關於在農村建立法律服務室的意見》,要求各區縣建立法律服務室為基層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共建立了1500個法律服務室。
「法律服務室是基層司法所依託街道社區居委會及農村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的,集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制宣傳等司法行政職能為一體的法律服務機構,在群眾家門口將糾紛進行化解。」4月16日,門頭溝區司法局局長馬星告訴記者,目前,門頭溝區已經建立155個法律服務室,共有1505名工作人員進行調解工作。在2008年的工作中,全區法律服務室共調解民間糾紛952件,共涉及20726人次。
法律服務室的工作人員由村鎮、社區人民調解員、律師、離退休法官、法律志願者及其他行業專家學者擔當,保證了工作人員自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同時,對政府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及當前熱點民生問題,司法局會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便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到今年年底,我們建立的法律服務室的總數將達到232個,並逐步建立律師值班制度和服務預約制度,使群眾的法律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
這種鄰里糾紛怎樣解決?
7月25日,居住在朝陽路65號樓的朱女士來到報社投訴:住在她家樓上的某足浴中心員工經常半夜發出很大的聲響,鬧得鄰里無法安睡。她到很多部門投訴,但效果都不理想。
朱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樓上的住房從去年年底開始租給了某足浴中心。該足浴中心將住房作為員工宿舍,住進了40多個人。由於足浴中心經營時間長,每天晚上到了11點多,員工們下班,在樓道上發出很大的聲響,影響了周圍居民的正常休息。同時,40多個人進進出出,樓下的電子門經常開著,給整個樓道造成了安全隱患。為此,她曾經向社區、房東、足浴中心經理等投訴過,甚至打了110。雖然每次投訴後,半夜吵鬧的情況會有所改善,但過了幾天又恢復原狀。有一次,樓上實在鬧得厲害,她沒辦法,就打了110請求援助,可過了一會兒,樓上又不鬧了,只得又打電話給110,告訴他們不用來了。這令她全家很煩惱。
記者隨即聯系了管轄該棟樓的司徒街社區,社區幹部告訴記者,社區為此曾多次會同民警、輔警上門協調,並到足浴中心協調。現在經他們與房東協調,房東表示等租房合同到期後就把房子租給別人。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記者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租住房成了員工宿舍,眾多年輕人住在一起,難免比較喧鬧,尤其是上夜班的,下班時或下班後的聲響會影響周圍居民休息,從而造成鄰里糾紛。就像朱女士遇到的情況,即使這些員工搬出去,但他們總還要租地方住,還可能影響其他鄰居。對於這種糾紛,只有提高市民素質、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徹底解決。
❹ 鄰里糾紛調解
你可以選擇修理換一下外殼,就可以。
❺ 鄰里糾紛調解名言警句
安全格言警句大全
1.千忙萬忙,安全不忘。
2.制度不全,事故難免。
3.技術天天練,事故日日防。
4.福自安全來,禍從違章生。
5.上班一走神,事故敲你門。
6.在崗一分鍾,安全六十秒。
7.漫漫人生路,安全第一步。
8.班前一杯酒,事故在招手。
9.違章一閃念,事故一瞬間。
10.作業防護好,安全跟著跑。
11.寧繞百步遠,不搶一步險。
12.繩子斷在細處,事故出在松處。
13.麻痹大意一時,痛苦後悔一生。
14.不怕千日無患,就怕一日不防。
15.上班不要想其他,事故專找馬大哈。
16.兩紀一化護身符,平平安安才是福。
17.家庭幸福心裡裝,不踩紅線不違章。
18.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19.人身安全千萬天,事故就在一瞬間。
20.安全生產勿僥幸,違章蠻干要人命。
21.多一份安全預想,少一份事故威脅。
22.快刀不磨要生綉,安全不抓出紕漏。
23.鐵路連著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24.簡化作業省一時,貪小失大苦一世。
25.安全紅線不能碰,違章違紀不留情。
26.絆人的樁不在高,違章的事不在校
27.寒霜專打無根草,事故愛找偷懶人。
28.你對違章講人情,事故對你不留情。
29.生命沒有回頭路,事故沒有後悔葯。
30.事故隱患猛似虎,安全生產大如天。
31.一站二看三通過,人身安全牢記祝
32.自控互控加他控,勞動安全不失控。
33.人身安全要謹防,車輛下面莫乘涼。
34.勞保用品穿戴好,遇險可把生命保。
35.消防通道似血管,堵了通道全癱瘓。
36.小小煙頭隱患大,疏忽大意釀成災。
37.危險因素一件件,件件排除莫小看。
38.嚴格執標保安全,親人盼你平安歸。
39.千條路、萬條路,走好安全這條路。
40.一日安全一日新,天天安全值萬金。
41.紅線管理高壓線,切莫靠近防「觸電」。
42.責任心是安全之魂,標准化是安全之本。
43.與其事後痛哭流涕,不如事前遵章守紀。
44.人的生命一生一次,重視安全一生一世。
45.分分秒秒遵章守紀,列列輛輛安全暢通。
46.一處隱患釀成事故,一次違章葬送幸福。
47.他「亡羊」我「補牢」,不吃塹也長智。
48.小洞不補大洞難堵,小患不防大患難當。
49.寧做安全「平凡人」,莫當違章「英雄漢」。
50.遵章守紀一絲不苟,落實標准一點不差。
51.遠離事故「高壓線」,珍愛安全「生命線」。
52.安全需要「白加黑」,管理必須「五加二」。
53.車在軌上行是幸福路,人在軌上走是危險路。
http://www.oh100.com/a/201205/86302.html
54.安全「警鍾」要長鳴,安全「紅線」要遠離。
55.愚者以流血換取教訓,智者以教訓制止流血。
56.執標不走樣,安全有保障;上班不違章,下班吃飯香。
57.心中記安全,腦中裝安全,口中講安全,行動保安全。
58.遵章不含糊,作業無事故;工作雖辛苦,家庭仍幸福。
59.跟著感覺走,事故牽你手;跟著規章走,安全永長久。
60.上班多一份責任,下班少一份擔心;作業多一點認真,安全少一點隱患
❻ 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該怎樣處理及方式
鄰里之間的矛來盾解決途徑有以自下幾種:
1)雙方冷靜協商,化干戈為玉帛,畢竟是鄰里之間,經常見面嘛;
2)雙方無法協商的話,可以找當地居委會或村委會主持調解,這個調解沒法律效力;
3)如果鄰里之間因矛盾而造成雙方或單方的財產損失,可以訴諸於法律解決,提起民事訴訟,根據實際損失要求賠償;
4)造成人員受傷的,派出所有義務協商解決,並給予治安處罰;也可以去法院起訴,拿上病例,根據實際損失要求民事賠償。
5)受傷很嚴重,觸犯刑法的,去當地公安局,要求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❼ 我們寫的論文題目是(調解鄰里糾紛應具備的素質和技能)怎麼寫才好
1、網上搜索一下
2、之後組織一下資料就可以了
3、實在不行就問你的指導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