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師如何對待家長找校長告狀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家長與老師配合密切,溝通融洽,形成教育合力,孩子會成長得更快、更好,反之亦然。可眼下,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針對孩子教育,在家長和老師之間時有溝通不暢、互相埋怨等情況發生。一些家長遇上問題會直接向校長或上級主管部門告狀。於是,有人感嘆教師職業已成一種高危職業。
不少老師有過被告狀的經歷,特別是一些年輕老師教學經驗不足,不懂怎麼和學生溝通,幾乎都當過被告。而當班主任成被告的機會又遠遠大於科任老師。因為管理班級,免不了經常批評學生。
1、為什麼家長狀告老師的事件時有發生?
理念不合拍。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家長的教育觀念不一致,家長接受不了。孩子的成長之路怎麼走,家長、學校沒有達成共識。
信息不對稱。家長不了解學校的教育工作,學校不了解家長怎麼教育孩子,彼此產生了誤解。
個別老師教育行為出現偏差,比如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
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對老師產生不信任。
2、家長狀告老師有什麼後果?
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孩子在學校一發生什麼事情,家長一聽就火冒三丈,急於找人理論。直接找校長或上級主管部門,容易把事情變復雜。
小樹苗不修理就會長歪,不能自己的孩子犯錯被處理就心痛。我相信,老師如果訓斥孩子,出發點是希望孩子好。倘若家長不服氣,直接狀告到校長或上級主管部門,校長要去找老師了解情況,可能影響老師的心情,打擊老師的熱情,更麻煩的是影響了孩子對於老師的態度。
當孩子看到父母動不動就可以去告老師,會導致孩子對老師的不尊敬、不信任,不利於孩子接受老師教育;而老師也不敢管,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告狀的家長得不到好處,並且對孩子成長不利。
3、家長該不該狀告老師?
畢竟,家長不夠冷靜的時候,有些話就會說得過火。有時為了引起媒體或是上級領導或是行政主管部門的注意,也容易把事情誇大,但最終解決問題還是老師和學校,所以還是要三思而行。
當孩子向家長訴說委屈時,家長沒必要立即為孩子抱屈或是直接當孩子的面指責老師,在孩子面前維護老師的尊嚴和威信還是必要的。倘若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孩子解決不了的摩擦,家長最好心平氣和與老師溝通,達成教育共識。相信大部分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實在不奏效再考慮通過其他方式。當然,如果事件對孩子傷害過大,應堅持主張換老師,以免孩子在陰影中成長。
4、學校老師怎麼應對?
如果出現學生家長告老師的狀,學校首先要正確對待,老師要理解家長。不管家長正確與否,都要認真傾聽家長的意見,給家長適當做解釋。如果的確是老師方面的問題,老師就要勇於承擔責任,讓家長和學生感受到透明、陽光、公正、公平的教育。特別是對於弱勢群體家庭的孩子,要給予更多關注。
❷ 幼兒園老師如何解決家長的投訴
你反思一下,如果前期做好了家長工作,那麼家長遇到問題肯定就不會這么輕易的投訴了。 現在你該怎麼辦呢? 1、找園長領導承認錯誤,共同商討解決方法。 2、班級三位老師買點東西家訪賠禮。 3、態度需要忠懇,說明事情發生的原因,你們是如何處理的,在處理中疏忽了哪些問題。主要說問題,重要說以後如何改正,千萬不要解釋什麼。 4、至少三個月內關注這個孩子的發展狀況,適度的和家長交流。(過多了,顯得你殷勤,過少了顯得你沒有意識到你的錯誤,把握好度) 5、必要時,請求園長領導去賠禮道歉!(這個效果是最好的) 現在,主要的是平復家長。家長平復了,處罰肯定會有的,但是起碼不至於很嚴重。但是如果家長不能平復,那麼就很難說了。 我身為幼兒園一線教師,深知家長工作的艱辛。但是,我一直以來都艱辛家長工作如果可以成功,我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平時一定要養成習慣,關注每一個幼兒,均勻的和每一個家長定期的交流和溝通。了解班上那些家長屬於比較難以溝通、容易發生糾紛的,尤其要注意和他們溝通了。 切勿用埋怨的心態去面對這類事情,只會讓你自己更心亂。 幼兒園教師的艱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理解你!
❸ 家長如何面對老師對孩子的投訴
有家長說,現在學校老師動不動就把家長叫到學校去,而且家長隔三差五就能收到學校老師的反饋,自己真的快被逼瘋了。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老師總向家長告狀怎麼辦?如何跟老師溝通? 01 為什麼會出現「老師總向家長告狀」的現象呢?因為現在有些家長太過於關注自己的孩子,經常為了自家孩子干涉老師的工作,導致學校老師做任何事情都要向家長反饋,有些事情甚至會把家長卷進來,這樣家長就變得更加焦慮了。 有老師曾經跟我說過,孩子在學校中午一餐飯吃得不是很好,家長就大發雷霆,導致老師每天都得把孩子在學校吃多少飯的情況發簡訊給父母,於是父母上班也沒了心思,要操心孩子吃飯。 我還知道一個學校,他們的做法更誇張,他們在課堂里給家長設置了家長專座,安排全班四五十位孩子的家長輪流到堂上值班,讓家長時時刻刻監管自己的孩子! 所以,家長的焦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師總向家長反饋的頻率和次數。
我們回歸到剛才的話題,當孩子在學校發生一些狀況,比如打架、擾亂課堂秩序、做操不聽指令、損壞學校的東西、拿同學物品等等時,老師就會向家長「告狀」。 那麼老師向家長告狀有用嗎?實際上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孩子在學校里的所作所為,家長不在現場看不見,而且家長也不是當事人,不能直接解決孩子在學校里產生的問題。 因此,當老師向家長告孩子的狀時,很多家長很無奈和無助,只能回家對孩子發脾氣,指責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但是這樣對孩子行為上的改善起不到任何的積極作用,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歸根結底還是需要老師在學校里解決。 既然這樣,那學校老師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呢?其實老師想要的是家長的態度。下面我們就來講講如何面對老師的「告狀」。
02 如果家長碰到老師向你告孩子狀的情況,智慧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第一,理解老師,接住問題 老師向家長告狀的時候其實是有情緒的,老師也是人,當碰到有學生在學校搗亂時,心裡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並接納老師的情緒。 理解是和老師溝通的基礎。所以當我們接到老師的電話時,必須要跟老師說:「老師,你辛苦了!」我們要去理解老師每天面對三四十個孩子,以及處理各種各樣問題時內心的焦慮和無助。 當我們站在老師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時候,才能和老師更加順暢地溝通和交流,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 第二,學會為孩子「擋槍」 老師願意跟家長反饋孩子的情況,是因為老師對家長有期望,這時家長千萬不要推卸責任,不要找借口說「我家孩子不會的」等等,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老師說:「老師,我的孩子確實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我先向你道歉。」 其實,孩子在學校不聽話、搗亂,這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家長也有責任,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我們需要為孩子「擋槍」,為孩子承擔起一部分責任。這樣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孩子也才會慢慢學會去承擔責任。
第三,做好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梁 家長是老師和孩子之間轉換的角色,我們要去協調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我們要做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梁。 當家長處理老師的告狀時,一定要秉承一個大原則:理直氣柔。 比如說當老師和作為家長的你講完你孩子的問題,你當時可能非常生氣,如果父母回家直接向孩子發泄,孩子接下來在學校的表現也不會有所改善。 如果聽完老師的陳述,父母認為孩子真的錯了,我們還是建議父母回家之後用柔和的方式去處理孩子的問題,先肯理解和肯定孩子,再把問題拋出來,用平等的方式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了,並且鼓勵孩子去改正,這樣孩子才會進步!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不僅尊重了老師,同時又很好地保護了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在情緒上不會抵觸,更願意自我改變和提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每周微課)
❹ 老師都是怎麼面對家長舉報的
老師面對於家長的舉報,應該學會正確的面對這個問題。
家長舉報說明對這個問題不滿,並且老實的解決方法欠妥,所以家長才會舉報。如果能夠從這兩方面改變問題的話,那就是解決你的方法。
❺ 幼兒園老師如何看待家長投訴
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家長第一步就去質問老師,這個方式沒有問題,但我認為搞錯了對 象,我們家長面對的主要對象是孩子,孩子受傷害,這不見得是壞事,關鍵我們如何處理。 如何將傷害降到最低,這才是我們家長要做的。 如一個家長說其孩子因尿褲子而被老師公開批評,孩子不願意去上學。這說明孩子碰到問題 了,孩子受了委屈,在我看來這是好事,這給孩子的成長提供了一個機遇,此時作為家長首 先是理解孩子的感受,讓他把心裡的痛通過哭釋放出來,然後鼓勵他去面對這件事,告訴他 這件事沒什麼,誰都可能尿床的,而且媽媽不管怎樣都是愛寶寶,寶寶永遠是個好孩子。 其實生活中的傷害一直會連續不斷地伴隨著我們,如何面對傷害和挫折是人生最需要學習的 一種能力。過去我一直為避免家裡人不正確的教育傷害我的孩子,而與家裡人吵,現在我的 思路變了,就是當我的孩子受傷害的時候,我鼓勵她自己去面對,去解決,這樣她就慢慢學 會了如何去應對各種人對她的傷害,包括幼兒園老師。其實一個人學會不讓別人傷害的時 候,他才是最強大的。 但實話說,沒有人能傷害到你的,只有你自己,我們成人長大了還會受到傷害,就是因為我 們從小沒有學會避免受到傷害的辦法,而要學會避免傷害,就是傷害來的時候我們選擇的不 是逃避,而是去面對,去解決。
❻ 教師被投訴應該怎麼樣跟家長溝通
你作為一個小學老師,的工作不負責任,對學生漠不關心,嚴重的失職。我如果是家長不會原諒你的,那可能太年輕了吧?誠懇的跟家長道歉,說明你這樣做的初衷,請家長原諒。
❼ 如何處理家長投訴
在法制越來越健全的今天,家長的法制意識日益增強, 幼兒園中家長的投訴也漸漸多了起來。從法律角度看,家長是有權投訴幼兒園的。 幼兒園屬於教育服務機構,家長花了錢,可以說是購買了幼兒園的教育服務,對服務不滿意時,或幼兒園工作出現失誤造成對家長權益的損害時,家長就可以提出投訴。由於教育服務具有特殊性,不同與一般的服務能夠立刻見到效果,所以,有時,家長常常就一些情況提出置疑或異議, 幼兒園可以把家長提出的這些問題也看成是投訴。對於家長的投訴,一方面, 幼兒園應該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來減少家長的投訴;另一方面, 幼兒園應該做好充分的准備,隨時以正確的態度來接待及處理家長的投訴。必要時,還須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 一.建立家長投訴制度 以流程的形式將處理家長投訴這個問題制度化。全園幹部、職工嚴格履行制度,認真處理每一起家長投訴。 (一)接待家長投訴流程: 對家長致謙及致謝――詳細記錄家長問題――向家長闡明幼兒園相應的制度――向家長講解處理結果及原因 3. 向家長闡明幼兒園相應的制度:向家長詳細說明, 幼兒園與家長反映的問題有關的制度,同時跟家長表明態度:我們幼兒園的制度雖然是這樣的規定,但您反映的問題有特殊性,我們會具體考慮,盡快給您滿意的答復(最好給出具體時間,比如一天內或兩天內)。 4. 向家長講解處理結果及原因:最好由當事人(比如孩子班上的教師)親自 (二)解決家長投訴流程: 主管幹部分析家長投訴――將家長的問題轉化成合理化建議――幹部進班調查當時具體情況――幹部與當事人協商解決辦法――幼兒園做制度方面的相應調整 幼兒園有沒有在這方面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制度。 2. 將家長的問題轉化成合理化建議:凡事都有兩面性,換一個角度看,其實問題本身就是機會,事業的發展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將家長的問題看成是建議,有可能自然產生解決的辦法,同時有助於幼兒園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幹部進班調查當時具體情況:主管幹部進班,與當事人交流、溝通,深入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 與家長的投訴對照來分析,盡可能全面、客觀地掌握具體情況。 5.幼兒園做制度方面的相應調整:幼兒園針對家長的問題,調整有關的制度細則,進一步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以正確心態面對家長投訴 幼兒園都要認真對待,給予高度重視。這表明幼兒園對工作和家長的負責任的態度。 3.緊迫心態:問題拖的時間越長,家長的不滿意度就會越高。要在最短的時間,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取得家長的認可。問題解決的越快,家長的滿意度越高,這種高滿意度,經常會讓投訴家長轉變為幼兒園的積極擁護和支持者。 三.分類對待家長投訴 1.有道理的投訴:應該盡快了解情況後,予以妥善解決。 2.因誤解而投訴:應該盡快解釋,消除誤解。 3.沒有道理的投訴:及時與家長溝通,講解幼兒園的具體情況,取得家長理解。家長向幼兒園投訴的問題,大到孩子受到的人身傷害、小到孩子褲子尿濕了沒有換等,其實都是針對幼兒園管理的工作提出的。出現了問題,除了一些不可抗因素外,很多時候都是由於幼兒園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而家長投訴,正是針對性地對管理工作的某個環節敲響了警鍾, 幼兒園對投訴的及時、妥善處理的過程,正是幼兒園提高、完善管理工作的過程。也是提高幹部、職工的認識及工作能力的過程。
❽ 老師怎麼處理家長投訴
對家長致謙及來致謝源:家長投訴或提出問題,表明對學校現有工作的不滿意,無論是幹部還是教師
接到家長的反映,都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道歉:對不起,我們工作不到位,請您原諒。
緊接著,就要致謝:真的很感謝您能給我們提出來,這樣我們才能盡快發現不足,盡快改進。
❾ 老師遭到家長投訴老師面對家長的孩子應該怎麼做
一視同仁,就當沒發生過。家長是家長,孩子是孩子。為人師表,更應該大度寬容。若是你做錯了,就以實際行動彌補過錯;若是家長有錯,那就讓時間說話吧,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