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標侵權案件在開庭時被告追加第二被告可以嗎
商標侵權案件開庭時,被告有權申請追加第二被告。
但是,申請追加被告,必須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就是說,追加的第二被告必須與侵權有關系,可能會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只要符合立案條件,法院會同意的。
② 採取商標侵權定案依據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採取商標侵權定案依據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商標使用許可問題
不得以商標注冊人未將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報商標局備案為由而否定其許可合同的效力(許可合同中明確約定備案為合同生效條件的除外);商標被許可人違反許可合同約定,超出被許可使用商品或服務的范圍、期限或數量的行為且構成商標侵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應許可人的請求依法查處,也可以依職權主動查處;商標獨占使用許可的被許可人在許可合同有效期內可以作為商標權利人以自己的名義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但以其自己的名義出具的商標侵權證明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舉證責任問題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國家工商總局《關於商標侵權案件調查取證有關問題的批復》(商標案字[2005]第223號)所稱「涉嫌侵權人無正當理由無法提供經商標注冊人許可證據或取得該證據的線索,即可以認定其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的事實無需商標注冊人提供未予許可的證明」僅指查處違反《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一)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侵權行為,不得擅自將該調查取證方式擴大到查處其它商標侵權行為。
三、證據來源問題
採用涉外商標侵權定案證據應當遵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2]21號)第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供的在我國領域外形成的證據,應當說明來源,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我國與證據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當事人提供的在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內形成的證據,應當具有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的證明手續。
四、取證方向問題
反映在定牌加工或其它合作經營方式中的商標使用許可行為難免會產生因合作關系破裂,商標注冊人單方面撕毀合同而挾怨報復出具未予許可的偽證問題。對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查處商標侵權行為時,應本著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一方面應根據舉證責任規定,依法取得商標注冊人未予許可的證明(如前所述,當事人涉嫌侵犯《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一)規定所指商標侵權行為,無正當理由無法提供經商標注冊人許可證據或取得該證據的線索,無需商標注冊人提供未予許可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應當主動收集對當事人有利的反證,即足以推翻商標注冊人未予許可的證據。當然,商標注冊人與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取得的單一侵權定案證據表示認可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對該定案依據直接予以認定,不必另外求證。
③ 請問被告侵犯商標權要提供什麼才能證明是合法來源
商品購銷合同、供貨方的送貨單或發貨單、貨款轉帳憑證(匯款單或支票存根)、供貨方收款憑據或銷售發票等。其中最好是銷售發票。
④ 商標侵權糾紛有合法來源的需要承擔賠償嗎
根據商標法的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如果您有合法來源就不屬於侵犯商標專用權,沒有侵犯商標權不需要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