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共享經濟的發展需要立法保障嗎
據報道,共享經濟本質是共同擁有,通過整合閑散物品或服務資源,讓用戶以較低的價格獲得產品或服務,共享經濟走到今天,很多行業都已經到了瓶頸期,當下共享經濟的發展需要立法來進行保障。
專家表示,如果共享單車公司破產了,那這些廢棄的共享單車成為「無主物」,政府部門倒是可以將其充公,但問題是,目前很多共享單車公司其實處於「死而不僵」的狀態,APP停止更新,根本無法判斷到底是否破產。
為確保共享經濟有序進行,目前法律界有必要加速立法研究。實際上在部分運營成熟的共享經濟領域,隨著政府管理和立法加強,共享經濟將被逐步引入正軌。
Ⅱ 共享經濟還能共享什麼
在當下的社會,除非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不可以共享,其他的東西都是可以共享的,從幾年前的共享單車、
共享經濟才剛剛開始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並且新的共享產品投入資金逐步合理,對加盟商的門檻更低,例如汗蒸箱單台成本幾千元,收入回報持久,按摩枕投放場景多,充電寶需求大。
而共享經濟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滿足大眾的需求,而不是為了討好資本特意打造出來的噱頭。
Ⅲ 共享經濟存在的弊端
共享經濟是指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雖然為廣大群從提供了便捷,但弊端也隨之而來。共享經濟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現在資源配置效率低,浪費問題較嚴重;信用體系不健全,安全隱患較明顯;平台建設不規范,用戶信息常泄露等方面,針對這些弊端帶來的問題,企業應該加強技術壁壘,提高安全意識,適時適地的進行共享產品的投放;同時,共享經濟也折射出了一個社會的公民素質,為此我們在享受共享經濟帶來的便利時也要提高文明素質。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如何看待共享經濟與個人隱私的矛盾
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有矛盾,社會才會進步,矛盾是社會進步的力量,正因為有矛盾,才會迫使人們對現有的制度和體制進行革和革新,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
Ⅳ 共享經濟的弊端有哪些
試題答案:小題1:A小題2:A 試題解析:小題1:包容性增長主要指經濟的增長。④是我國政治建設的要求。故不選。小題2:包容性增長主要指在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讓每個公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③選項中同等富裕的說法是錯誤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Ⅵ 共享經濟是否違背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在關系
共享經濟是在生產力高度發展以後新的嘗試,現在還談不上是不是違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在關系,因為它在邏輯上是行得通的也可以自圓其說,如果現在共享經濟不成功,那也只是現在社會生產力不夠發達。共享經濟是創新發展的結果,也是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正在改變全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Ⅶ 共享經濟如何影響勞動關系
首先,共享經濟並未改變物品的生產模式,用於共享的剩餘物品仍是在「傳統的勞動關系」中生產出來的;
第二,以網約車、網路家政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實質上是零工經濟或靈活就業,這種經濟形態早已有之,不過在技術發展的背景下被互聯網化了,但其市場關系的本質不變,更不可與「傳統的勞動關系」(註:在組織內部建立起來的一套勞動關系調整體制)混為一談;
第三,共享經濟「推動或促進」了勞動力「脫實就虛」,將使整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從製造業流向服務業),從而對傳統的勞動關系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消滅」了勞動關系。
Ⅷ 現有法律法規適用於新興的共享經濟嗎
據報道,日前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共享經濟的服務提供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涉及交通、餐飲、住宿、物流、知識技能、金融、生活服務共享7大領域。
專家表示,共享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努力促進,也應打破傳統經濟的立法思維和監管模式,根據共享經濟自身特點來「立規矩」,營造出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確保共享經濟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