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判定侵犯監護權
可以通過訴訟主張。
Ⅱ 監護人在何種情況下對被監護人構成侵權
監護人的監護職抄責包括: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民法通則》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 , 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從法律上講如非法處分了監護人的財產、傷害被監護人等都算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承擔責任的方式有民事賠償,如果傷害被監護人達到犯罪的,依法也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Ⅲ 監護人將監護職責部分委託給他人的,被監護人發生侵權行為的,責任怎樣分攤
現實問題
施某是小施的爸爸,小施年僅9歲。一日,施某的舅舅蔣某到施某家做客,提出帶小施去公園玩,施某同意。但在公園中,小施和其他小朋友玩時,與另一名八歲小朋友小劉發生爭執,於是兩人扭打在一起,小施不小心將小劉打傷,小劉的爸爸看到後馬上上前拉住小施並找到坐在一邊打盹的蔣某,要求蔣某賠償損失,蔣某辯稱自己不是小施的監護人所以沒有賠償責任,雙方因此發生爭執。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託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蔣某作為被委託暫時負責對小施監管職責的被委託人,應當好好照看住小施,而因其不管不顧在一旁打盹的過錯,造成小施打傷小劉的後果,其應當與監護人一起負有連帶責任。
法條鏈接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22.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託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
Ⅳ 監護人和被監護人在法律上是什麼意思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並依法律規定產生。
被監護人是指中國法律規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在侵權訴訟中,被監護人侵權訴訟是其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其特殊之處在於不法加害行為的主體雖是被監護人,但其侵權行為的賠償責任卻一般由監護人承擔。
《民法通則》:
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二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Ⅳ 關於侵權責任法中被監護人侵權的問題
對此,還有回歸《民法通則》關於監護人確定的相關規定,如果單位被確定為監護人,則由於《侵權責任法》沒有對單位明確加以排除,應當承擔責任。
Ⅵ 監護侵害行為的概念
第四十一章 特殊侵權行為 一、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職務侵權行為,是指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行為。 職務侵權行為的特點:1、行為主體的特定性。職務侵權行為的主...
Ⅶ 監護人如何承擔侵權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一般分為,侵權,責任,違反合同責任,監護人付的侵權責任,應該是這個。哦,法律裡面規定的,侵權責任。沒有什麼特殊的。
Ⅷ 對子女的監護權受到侵犯時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據此,監護權非經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剝奪。對於任何非法剝奪公民監護權的行為,公民均可以依法追究其民事責任。監護權只能在出現法定事由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