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產糾紛,你仲裁了嗎
您好, 房地產糾紛仲裁程序: (一)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①有仲裁協議; ②有具體的仲裁請示和事實、理由; ③屬於仲裁委員會受理范圍。 (二)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和相關的證據材料。仲裁委員會受理後,根據當事人選定(或委託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組成仲裁庭(各方當事人可各自選定一名仲裁員)。 (三)開庭和裁決。 (四)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房產仲裁是屬於哪種仲裁房產糾紛的仲裁時限是多久仲裁時限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
要仲裁房產合抄同糾紛屬於經濟仲裁機構,合同中約定爭議解決方式中有約定仲裁解決的,到約定的(經濟)仲裁委員會(機構)。如果爭議沒有約定仲裁,一般可以到直接向房產所在地的法院立案訴訟。
有約定仲裁時間,以約訂為准,沒有約訂時間的,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後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詳細請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⑶ 房產糾紛案件需要仲裁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拿到
要仲裁房產合同糾紛屬於經濟仲裁機構,合同中約定爭議解決方式中有約定仲專裁解決的,到約定的屬(經濟)仲裁委員會(機構)。如果爭議沒有約定仲裁,一般可以到直接向房產所在地的法院立案訴訟。
有約定仲裁時間,以約訂為准,沒有約訂時間的,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後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⑷ 房產糾紛可申請仲裁 仲裁的程序又是啥
如果遇到房產糾紛,雙方又爭執不下,這個時候可以申請仲裁。那麼,什麼是房產仲裁?哪些房地產糾紛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仲裁的程序是怎樣的?一起看看下面這篇文章。
房地產仲裁是指仲裁機構在公民、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因房地產的所有權、使用權、買賣、交換、抵押、拆遷等方面發生爭執,以第三者身份,對當事人爭執的事實和權力義務關系依法作出仲裁的活動。
一、哪些房產糾紛可以申請仲裁?
根據我國《仲裁法》以及一些相關法律的規定,以下幾個方面的房地產糾紛可以採用仲裁的方式解決:
房屋買賣爭議,包括房產買賣合同、價格、優先購買權等方面的爭議;
房屋所有權的爭議,包括所有權歸屬、價格、變更、析產、交換等方面的爭議;
房屋使用權爭議,包括租賃、租金、強占、返還、佔有、交換、轉讓等方面的爭議;
他項權利與相鄰關系,包括通行、典當及與相鄰房屋發生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等方面的爭議;
房屋修繕的爭議,包括房屋修繕的工程項目及安全檢查的鑒定、各項工程費用的承擔等方面的爭議。
二、哪些房地產糾紛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根據我國《仲裁法》,下列房地產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涉及婚姻、收養、監護、繼承、析產、贈與的房地產案件。
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房地產行政糾紛。
法律法規規定不能申請仲裁的其他案件。
其他:①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或已經審結的房地產案件。②涉及落實政策的房地產糾紛。③因公證機關公證而發生爭議的房地產糾紛。④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分房的糾紛。⑤軍隊內部的房屋糾紛。
三、房地產糾紛仲裁程序
(一)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①有仲裁協議;
②有具體的仲裁請示和事實、理由;
③屬於仲裁委員會受理范圍。
(二)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和相關的證據材料。
仲裁委員會受理後,根據當事人選定(或委託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組成仲裁庭(各方當事人可各自選定一名仲裁員)。
(三)開庭和裁決。
(四)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⑸ 房產糾紛如何找仲裁
雙方可以共同到仲裁機構仲裁,可以去法院起訴
縱橫法律網 李梅勝律師
⑹ 房產糾紛要找的仲裁機構在哪裡是法院嗎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是一樣的,找法院就不能找仲裁,找仲裁就不能找法院了,二者擇一
開始弄錯了,法院對不動產有專屬管轄,排他性。
所以還是參照 北京楊文戰律師
⑺ 房產糾紛仲裁程序,哪些房產糾紛可以申請仲裁
仲裁,需要有仲裁協議或仲裁條款,例如「雙方如有爭議爭議,可提交XX仲裁委員會仲裁....」之類的表述,如無,則不能仲裁。
⑻ 怎樣申請房產糾紛仲裁,哪些房地產糾紛可以仲裁
房地產仲裁機構可受理的房地產爭議案件:
1.房屋買賣的爭議,包括房產買賣合同內、價格、優容先購買權等。
2.房屋所有權爭議,包括所有權歸屬、份額、變更、析產、交換等。
3.房屋使用權爭議,包括租賃、租金、強占、返還、佔有、交換、轉租、轉讓等方面的爭議。
4.他項權利與相鄰關系爭議,包括通行、典當及與相鄰房屋發生的權利和義務。如:影響房屋的安全完好、通風、採光、滴漏水和上下水的正常使用等。
5.房屋修繕的爭議,包括房屋修繕的工程項目及安全檢查的鑒定,各項工程費用的承擔等。
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有仲裁協議。仲裁協議是指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自願將彼此之間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爭議提請仲裁機構裁決的協議。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2)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3)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
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