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醫療糾紛官司律師費多少
這個根據訴訟標底去算!律師不同收費不同。
『貳』 護理糾紛在醫療糾紛中所佔比例
可能在5%-15%之間。
每家醫院的護理相關投訴數量會有些差距,一般跟醫院護理管理、醫院性質、門急診量有相關性。
『叄』 醫療糾紛賠款占醫總收入多少比例大概是多少
你好,眾所周知,我們現代人的壽命整體比過去人的壽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方面的原因,除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提高除外,醫療技術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與此同時,醫療糾紛在我國確不間斷的發生,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一般來說賠償便是處理醫療糾紛的結果之一。那麼,醫療糾紛賠償比例是什麼?一起看一下吧。
一、醫療糾紛賠償項目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醫療糾紛賠償計算公式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 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准(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
11、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三、醫療糾紛賠償比例是什麼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36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種責任程度劃分僅僅是定性,而沒有完全解決定量的問題,即具體應承擔多少比例的責任。我們認為,主要責任應承擔60%~90%,次要責任承擔20%~40%,輕微責任承擔比例不超過10%。
在具體的醫療糾紛案件中,關於醫療糾紛賠償比例問題的確定,首先依據的便是在醫療糾紛中責任的認定,當然認定的責任不同,相應的賠償比例也是不同的。在賠償比例上,我國也確定了一定的范圍幅度,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具體可由生活中的具體案件進行詳細的判別。
網頁鏈接
『肆』 醫療糾紛用法律解決所佔的百分比
每年法院受理醫療糾紛的案件數是可以統計出來的,但是每年各個醫院發生的醫療糾紛數未必能統計出來,因為醫院不會自暴家醜的。所以,這個比例恐怕沒法獲知。
『伍』 醫療糾紛如何確定醫生賠償多少
醫療糾紛
首先,第一需要確定,醫院的行為是否存在過錯,過錯與損失之間是版否存在因果關系權。
第二,如果確實存在過錯,需要看損失的大小,是否構成傷殘。
其標准基本有,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交通費,伙食補助費等,如果已構成傷殘,根據傷殘等級的不同,還需賠償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等。
希望能幫到您。
『陸』 醫療糾紛中的精神費還剩責任比例嗎
原則上也是按照比例確定的,但法官在出具判決書時,不直接將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比例計算。但在實際確定額度時,肯定是按照比例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