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網上轉載了一片文章,有人說我侵權了文章裡面的一張圖片,該如何去辯解
你轉載的文章是2015年的,他的是2017年的,與他有什麼關系?時間差兩年。難道這兩篇文章都是他寫的?你具體再說一下,我幫你分析一下。
2. 把別人微信上的文章分享到今日頭條算是侵權嗎
如果你是以營利為目的,那麼使用別人的作品是需要版權所有人同意或者支付報酬的,否則便屬於違法侵權。
《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侵權行為: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2)文章截圖分享侵權擴展閱讀:
案例:
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破獲了安徽省首例特大網上侵犯著作權案,許某等人搭建13個盜版網站,隨意復制他人文字作品500餘萬份,點擊量達18億次,非法獲利1000餘萬元。目前,該案已由高新區人民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著作權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而產生,權利人根據著作權法等法律的規定,享有不可剝奪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主要是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等五個方面權益。
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還包括了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等擁有的著作鄰接權。就許某等人的「經營活動」看,未經他人允許,以營利為目的,隨意復制文字作品500餘萬份,已經違反了法律對著作權的保護規定。
就此案來說,許某等人首先應當承擔的是民事責任。他們利用專業技術,架設盜版網站,租用伺服器,未經授權隨意復制他人文字作品牟利,侵犯了掌閱、起點、閱文等30多家正版網站的著作權。與多家廣告聯盟合作,非法獲利1000餘萬元,著作權利人因此蒙受巨大損失。
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侵權人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至於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主要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3. 我在別的微信群裡面說的話,自媒體截圖了,插到自己文章裡面,算侵權么
一、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內性並能以容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二、著作權受保護對象主要有:(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等
三、作品特徵
1、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不是思想、情感本身
2、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
3、該表現形式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范疇
基於以上,你在「微信群裡面說的話」如果具備獨創性,且充分表達你個人的思想和情感,則受到著作權的保護!
4. 未經本人允許把本人在百度文章或視頻下的評論截圖發出來算侵權嗎,侵犯了什麼權
這個其實不算侵權的,別人的評論你截圖發出來,不論你發到哪裡,別人都能看得見評論人的網路名稱以及所說的內容,而我們常說的侵權其實應該是這樣:我看見有人在別的文章下面有一段評論的話說得很好,於是我把它抄過來發到其他平台並且說這句話是我說的。這樣的場景下才算侵權。
5. 如果只是在文章配圖上用到一些網路上的照片,而且有些照片版權上還註明共享,有侵權之憂嗎
這個應該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你可以在文章底部說明情況,如果對方發現你使用圖片可以讓他聯系你,或者是刪除圖片這種信息。防止他告你侵權,但是一般很少有人去做這個事情了。
6. 截圖影視分享空間算侵權么
不算,但是影視圖上如果有 某某電視台台標 或XX藝 X酷 之類的標識 嚴格上就是侵權 PS掉就不算。
7. 截屏別人發布的內容,發到盆友圈,算轉載侵權嗎,截屏上已顯示作者。
這個也算的,另外就看作者是不是很在意,是否追究你的法律責任,還有你發布的是不是用於商業用途,是否產生了很大的利潤,現在很多圖片侵權都是五花八門的,無非是否得利了,你要是考這些內容獲取了利益,那很可能會受到侵權的告知,還是需要注意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8. 將瀏覽器上的文章和圖片分享到朋友圈算侵權嗎
安裝小樂圖客擴展,chrome通用
點擊小樂圖客泡泡框的二維碼,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9. 這樣截屏文章的某段文字發在微博或朋友圈裡算違法嗎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網上的截屏發到朋友圈兒或者是其他平台一般不算違法
只要不涉及到對人生的攻擊和不用做商用都是屬於可以的。
10. 公眾號轉載別人的文章,然後裡面的圖被告侵權怎麼辦
屬於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動畫人物形象屬於知識產權中的著作權,未經權利回人同意使用答的,要承擔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對於其中的賠償經濟損失,要視具體情況來確定,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被侵權一方要提交相關損失計算的依據,雙方協商不一致的,被侵權方可以提交到法院訴訟解決,由法院確定損失依法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