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守誠信的事例有哪些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
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從前,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黃金」。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黃金。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
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貳』 中國現代不誠信的事例
案例一:2013年3月,內蒙古包頭公安機關查獲的一起利用鴨肉等制售羊肉乾、牛肉乾的案件中,就發現了「一滴香」「牛膏1號」等調味料。而近年來,山東、上海、江蘇、貴陽等地警方均破獲假冒牛、羊肉大案,搗毀了大批「毒雞爪」等制假黑窩點。
案例二:一位年過四十但外表年輕的明星做廣告,一家名為愛碧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稱其公司的膠原蛋白產品能打開「逆生長的秘密」。鍾南山曾因一天三次「被代言」痛批虛假廣告;不少文藝界的大師大家們頻頻出現在電視台和報紙的廣告中,為一些稱包治百病的「神葯」「神奇療法」代言。
案例三:家樂福深圳保利店推出的元寶大豆油、景田飲用純凈水等產品竟然比促銷前貴三分之一,甚至貴一半。沃爾瑪深圳福星店促銷「2瓶『法國萊雅干紅8號』僅需88元」,但賣的卻是另外一種紅酒,售貨員拒絕為海報上的兩瓶紅酒按88元結賬。
案例四:2012年,湖南破獲的一起特大制售地溝油案件中,吳昌松等人利用廢棄油脂等加工成地溝油,有250多噸流向餐桌,5000元的成本能賣到12500元;山東朱姓三兄弟從外省收購大量泔水油賣給一些糧油公司,銷售金額超過5000萬元。
案例五:2011年,河南雙匯集團旗下一家公司生產的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沖破十八道防線流入市場。不僅雙匯,山東、四川、北京等地都查出使用「瘦肉精」的現象,天津甚至在航空供給食品中檢出「瘦肉精」。
2003年9月10日,原告某廣告公司與被告某苗圃簽訂一份買賣合同,約定由苗圃在9月2022日向廣告公司供應十個品種的花木若干,價款共計10萬元。9月19日,苗圃通知廣告公司已經將花木備齊,要求其速來提貨。但廣告公司沒有在22日前提貨。24日,苗圃再次要求廣告公司提貨,並告知對方該批花木由於品種特性,極易凋謝,但廣告公司仍未予任何答復。26日,苗圃將該批花木全部搬出花房露天存放。28日,天氣驟變,花朵全部被雨水打落。29日,廣告公司前來提貨未果,苗圃要求廣告公司支付貨款遭拒,遂向法院起訴。法院認為,產生的損失雙方均有責任,判決廣告公司支付75000元花木款。
『叄』 關於侵權的案例
大家都知道復的:
某著名網制絡公司在網游「泡泡堂」紅極一時的時候推出了與之十分相象的「XX堂」游戲,
在網游「跑跑卡丁車」越來越火的時候也模仿製造了自己的「XX飛車」,
在「網路知道」為網路公司獲取了巨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也推出了自己類似的網路咨詢服務
『肆』 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例
1、案情介紹
案號:(2010)天法知民初字第545號,原告北京XX太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告廣州太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原告成立於2001年6月29日,從事MBA、MPA類考試培訓,在全國擁有40多家分校,在國內培訓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原告自2001年開始使用「太奇」商標,並於2002年7月提起商標注冊的申請,2006年取得商標專用權,核定使用的種類為第41類,注冊號為3236053。原告自成立以來為「太奇」商標的推廣投入了大量的廣告宣傳費用,「太奇」已在同行業內成為知名品牌。
被告成立於2010年6月1日,同樣是從事MBA、MPA類考試培訓,完全知曉「太奇」品牌在全國MBA、MPA培訓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依然注冊了含有原告企業字型大小及商標的「廣州太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稱上突出使用「廣州太奇」,招生簡章、公司榮譽、名師等均直接引用原告信息,引人誤認為是原告在廣州的分校,在原告一再電話要求被告停止侵權並且發送了律師函的情況下,被告依然我行我素。
被告的行為既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也因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並對消費者作出虛假宣傳而構成不正當競爭。故向貴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
訴訟請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第3236053號注冊商標專用權,停止在其對外宣傳上使用「太奇」文字;
2、判令被告變更企業名稱,不得含有「太奇」文字;
3、判令被告在其網站及《南方都市報》上刊登聲明,並向原告賠禮道歉,以消除影響;
4、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25萬元;
5、判令被告承擔原告公證費等合理的訴訟支出人民幣1萬元;
2、法律分析
根據《商標法》及最高法院《關於商標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被告適用的廣州太奇其關鍵詞集中在太奇字樣,而其使用的范圍又是與原告注冊商標相同的范圍,被告的使用非常容易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已經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被告的行為攀附原告商譽、虛假虛假等不誠信行為已經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3、判決結果
一、被告停止侵犯原告商標權,停止使用太奇字樣;
二、被告停止在其企業名稱中使用太奇字樣,並向工商行政機關申請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後的名稱不得含有太奇字樣;
三、被告在《南方都市報》向原告賠禮道歉
四、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000元
五、被告賠償原告合理支出8000元
4、律師建議
企業在宣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企圖攀附他人商譽和虛假宣傳,同時對於其他企業侵犯自己企業商標權和攀附商譽的行為要積極主動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伍』 作為侵權行為和不作為侵權行為的幾個簡單例子,麻煩了
動手打傷別人就是作為侵權了;修路有坑未設置警示標志,行人因此受傷是施工單位不作為侵權;你邀請他人喝酒,他人因喝酒發病,你置之不理也是不作為侵權。
『陸』 有關不講誠信而害人害己的事例
1、 狼來了
小牧童給東家放羊,寂寞無聊,便惡作劇的高喊:「狼來了!狼來了!」這一天,真來了一群狼,向羊群撲來,小牧童趕緊喊::「狼來了!狼來了!」,可是再也沒見鄉親們來救援。眼看著被狼叼走了好幾只羊。
2、 尼克松水門事件
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烽火戲諸候
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4、《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富翁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
5、季布失諾的故事
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6)侵權不誠信的案例擴展閱讀
關於不守誠信的相關名言
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2、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3、圖大者,當謹於微。——呂近溪
4、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松下幸之助
5、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柒』 生活中的侵權與維權案例
沒有侵犯名譽權。所謂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它為人們自尊、自愛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我們有權利用自己良好的聲譽獲得更多的利益,有權維護自己的名譽免遭不正當的貶低,有權在名譽權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名譽侵權的形式 名譽侵權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隱私等。 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誹謗:是指捏造並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並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誹謗是常見的名譽侵權行為,民法通則101條明令禁止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名譽。對法人名譽的侵害,主要表現在散布有損法人名譽的虛假消息,如虛構某種事實,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以圖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等等,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 西餐廳貼有「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內」並不是針對小軍個人的行為,同時衣冠不整是一個事實表述,並不存在針對他人名譽的攻擊,所以個人認為不構成侵權。
『捌』 有沒有一些侵權行為的案例
倪XX、王X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案
一、事實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屬的超級市場購物,被告工作人員懷疑二原告偷拿東西,於是在公眾場合訓問二人,並根據市場內所貼無效公告,對被告進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屬於市場所有的東西。原告起訴被告侵犯其名譽權。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權利」如果沒有法律的依據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規定,都不能自認為有權利行使這樣的行為。法律從未賦予市場工作人員有盤 問顧客和檢查顧客財物的權利,因而被告無權張貼要求被告將自己的提包打開供被告工作人員查看的公告。
盡管此公告張貼在市場門口,但由於它沒有法律依據,因而是無效的,顧客有權不執行公告的規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員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在公眾場合用帶有貶義的話語詢問原告是否偷拿東西,並根據市場內所貼 無效公告對原告的包裹、衣服等進行搜查。
上述行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已遭貶低,而且也實際影響了對二原告的品德、聲望、信用等方面的社會評價。
原告的名譽因此而受到損害。被告的工作人員是在工作崗位上履行被告為其規定的工作職責時對二原告實施侵權行為的,因此,其侵權民事責任應由被告承擔(依據 民法通則第43條)。
三、法院判決(處理)及適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實、分清是非後,雙方自行和解。被告願向原告表示歉意並向兩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原告撤訴。
(8)侵權不誠信的案例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構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後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採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後果發生之前自願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
(三)公平責任原則
『玖』 企業因不誠信造成傷害案例分析
品牌價值中的誠信—從南京「冠生園」破產說起 南京「冠生園」不久前又一次受到媒體的關注。據報道,受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委託,江蘇省拍賣總行和江蘇省天德拍賣行對因「陳餡事件」而走上破產之路的南京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資產拍賣。僅僅經過2 0分鍾,南京「冠生園」就以8 4 2萬元易主他人。隨著拍賣師的「一錘定音」,南京「冠生園」破產清算程序的最後一步:拍賣變現基本完成。 人們注意到,在此次拍賣中,雖然南京「冠生園」的品牌並沒有作為無形資產作價而一同被買走,但是看到有著優良傳統和良好品牌的南京冠生園食品公司,走到如今「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地步,不僅令人感慨,同時也引發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誠信在品牌價值創建中的作用。 曾經滄海難為水 冠生園是我國民族實業家冼冠生於1915年創立的品牌。冼冠生早年在上海一家飲食店幫伙。1915年與人合開冠生園,前店後廠生產風味食品。1918年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冼冠生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隨著經營規模擴大,冠生園先後在武漢、南京、天津等地開設分店。以後又陸續在重慶、昆明、貴陽、瀘州、成都等地開設分店,成為中國近代最大的食品工業企業之一。在多年經營 冠生園的實踐過程中,冼冠生篳路藍縷,精心打造這一品牌,提出 「三個立業之本, 即」本心、本領、本錢「。所謂本心,是指事業心和責任心;本領,是指企業經營管理和業務技術的能力;本錢是指資金及其營運。三者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必須具有事業心和責任心,才能提高經營能力,並贏得越來越多的資金。而「三個至上」是指「信譽至上、顧客至上、質量至上」。冼冠生 當初就指出,售出商品必須負責到底,使顧客滿意,這樣才能吸引顧客不斷惠顧。而在質量管理方面 ,他更是強調選料、配方、檢驗三個環節,例如用「看、聞、嘗」的方法來挑選用料,對重要產品的配方都要經過反復研究,一經確定就不輕易改動,具體實現他所提出的「產品不論大小,利潤不論厚薄,一定要保證質量,力求色香味俱佳」的經營理念。 然而,就是這么一傢具有良好聲譽和品牌形象的「老字型大小」企業,卻由於一次「失信」行為而遭遇危機。2001年9月3日,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記者,將南京冠生園使用陳餡製作的事情曝光。當天中午新聞播發後,下午,南京「冠生園」生產的月餅全部被封存起來,該廠當時就陷入停產狀態,且很快資不抵債。2002年2月27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該公司的破產申 請,南京冠生園成為南京第一個申請破產的合資企業。當時,南京「冠生園」的「陳餡事件」,不僅使該公司的月餅和其他食品無人問津,而且「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連帶全國其他省市凡使用冠生園品牌的食品廠,當年的月餅和其他食品的銷售全部陷入困境。這個教訓是十分慘痛的,而南京「冠生園」的最終破產,更是讓人產生「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慨。 誠信無價苦作舟 所謂品牌,按照美國市場營銷學會的定義,「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和設計,或者它們的組合運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和服務,並使它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區別開來」。而在世界營銷學權威、美國西北大學的菲利浦·考特勒教授看來,品牌具有屬性、利益、價值、文化、個性和使用者六種涵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品牌所帶給消費者 的利益和品牌自身所蘊含的價值。 品牌的魅力主要來自於它所帶給消費者的利益和品牌所蘊含的價值。就品牌所帶給消費者的利益而言,最關鍵的是以誠信和高質量來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什麼願意花十倍甚至更多的錢,去購買一件使用功能相同而品牌不同的商品, 除了由於名牌能夠給人帶來心理滿足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相信,伴隨名牌而來的是高質量。探究中國品牌的起 源,北宋時代山東某地賣針的劉家老鋪的「兔兒為記」就是用這種符號來告訴消費者,購買該品牌的產品可以帶給消費者質量和使用上實實在在的利益,使消費者買得放心、用得滿意。而且只要認明這一標記,這種質量和使用上的利益是一以貫之的,是非常可靠的。這就是品牌所蘊含的誠信。美國營銷學家弗里德里克·里切海爾德認為, 「按照我們的體會,無論作為衡量價值創造的 一項指標,還是作為增長和利潤的源泉,忠誠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品牌理論中,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企業經營者日益重視品牌關系,而品牌關系是以消費者的忠誠作為基礎和保障的。品牌關系就是顧客與品牌之間在情感、行為方面的聯系。它反映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親密程度。品牌關系的最高境界是品牌忠誠。而要擁有一批忠於本品牌的消費者, 首先品牌的所有者也就是所在企業,要以自己的行為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以誠實和信譽來保證產品所能夠帶給消費者的利益,否則的話,在產品供大於求的今天,消費者是完全會作出另外的選擇的。 同樣,就品牌自身的資產價值而言,也要靠誠信來加以塑造。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連串的企業並購案,使品牌資產成為一項熱門話題。例如, 1 9 8 年,瑞士雀巢食品公司以總額1 0億多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英國羅特里公司,收獲的是該公司財務報表上從未出現的東西:保羅(Polo)、奇巧(KitKat)、和八點以後(After Eight)等產品品牌,雀巢願意支付給羅特里公司的收購金額,使後者的股票在證券市場中不斷升值,從475便士上漲到1075便士。雀巢支付的1 0億多美元是羅特里公司財務賬面總值的6倍。這意味著雀巢公司樂於為獲得無形的品牌支付一大筆溢價。而對於品牌資產價值的評估,著名品牌專家大衛艾格提出了「品牌資產評估十要」的指標體系。1 0個指標被分為5個組別,每組2個指標,前四組代表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它們分別是: 忠誠度、 品質認知、聯想度、知名度;而第五組是該品牌的市場狀況評估。在這些要素中,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對品牌所代表產品的品質認知、對該品牌所能引起的聯想以及品牌的知名度,無不和廠商傾注在品牌中的誠信程度有關。而這一品牌的市場狀況評估,則更要看擁有這一品牌的企業,它的市場行 為是否能夠長久地講究誠信,始終給消費者帶來穩定的持之以恆的利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城市, 甚至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人甚至認為,品牌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就像我們一提到日本,就會想到松下、索尼、三菱;一講起美國經濟,就會提起摩托羅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微軟。而一個企業建立自己的品牌,創建自己的名牌,有時往往需要幾代人持之以恆的努力,其中凝聚著企業多少人的血、智慧和汗水。無論是創建一個品牌,還是維持和提升品牌的價值,在任何情況下和任何市場環境中,誠信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如果不講誠信,就像南京「冠生園」的「陳餡事件」那樣,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品牌可能很快就倒掉,企業就會最終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