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古代的財產糾紛

古代的財產糾紛

發布時間:2020-12-14 23:34:56

『壹』 古代與商和經濟糾紛有關的古詩詞

商業訴訟不同於一般的田產錢債糾紛與訴訟。田產等不動產糾紛,涉案雙方版大多有親鄰關權系,定案後難以落實,時世變易,物價升漲,敗訴的一方如果經濟和社會地位有了變化,極有可能不服原審而提出復審。商業訴訟多是錢債糾紛,涉案雙方往往只是純粹的商業關系,官方斷案就事論事,著眼於標的物,判決後容易落實,事過境遷,原有的經濟關系也大多不復存在,很難提出復訴。

『貳』 中國古代財產繼承一般實行什麼原則

通常若留下遺囑會按遺囑分。如果是橫死,家中、族中長輩,同鄉有威望版的長者,父輩的好友權的意見都會是很重要的參考條件,但具體分配並沒有健全的規定,只是女性應為要嫁人所以沒有分配權,所以經常有兄弟分家不均導致兄弟反目的故事傳到現在。而且通常死者頭七是不會分財產的。古人講究「死者為大」,無論與死者多麼不和,也無論家庭內部有多大矛盾,頭七都一定要平穩度過。
嫡長子繼承製主要用於父親的官位、爵位,皇帝傳位這樣的情況。

『叄』 中國古代離婚財產怎麼分配

婚姻糾紛誰先提抄離婚對後果是沒有襲影響的,一般來說,如果雙方都沒有過錯,夫妻婚前財產各人歸各人,夫妻婚後財產平均分,如果一方有過錯的,可以適當給無過錯方多分。整體來說,婚姻糾紛中的難點不是財產分割,第一位的是感情是否破裂,第二位的是孩子的撫養問題,第三位的是證據問題,過錯的證據,感情破裂的證據,財產的證據,夫妻之間的證據是最難搜集的,最後才是財產的分割問題。

『肆』 古代的長子去世,是長孫還是次子繼承家產

按照古代宗法“立嫡立長”的制度,同樣是嫡子的前提下,理論上如果嫡長子去世後,嫡長孫的繼位順序要高於嫡次子。但現實中,基本上要是嫡長子先去世,在即便有嫡長孫的前提下,大多數情況還是會由嫡次子繼位。這也是因為嫡次子的年齡優勢,以及個人勢力,更有助於家族興旺,所以現實情況就是,在古代嫡長子去世後,往往都是嫡次子繼承家業。

所以古代要是按照宗法來說,嫡長子去世後,嫡長孫肯定是家業的繼承人,但事實上,由於從家族長遠發展考慮,嫡長子去世後,基本上家業就是嫡次子的了。如果沒有嫡子,那就是庶長子。簡單點說就是,嫡長子去世後,子承父業的繼承製度就得變為兄終弟及,次子就會成為家業的繼承人。

『伍』 古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在唐代,女方嫁到抄男方之襲後,所帶的嫁妝也屬於男方家。《太平廣記》中有一則故事,說的就是夫妻財產的問題。一個叫費子玉的人,接連娶了三個妻子。後來,被三個妻子追著討要嫁妝的錢,費子玉理直氣壯地回答:「夫婦用錢,無還理。」三個妻子竟然無言以對,默默地各自離去。
如果婦女生活在宋元或者明清時期,無論是離婚,還是喪偶,當她想要再嫁的時候,當時結婚帶到夫家的嫁妝是不能帶走的,自己對那些財產也沒有處置權,就連娘家人也無權追究。財產問題由前夫家說了算,如果前夫家心地善良,有可能會適當地「贈送」她一部分。
李清照就可能遭遇過婚姻財產問題。《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是今天研究李清照改嫁時的一份重要資料。在信中,李清照說,真是難以想像,自己怎麼會嫁給張汝舟這個人品低劣的市儈之徒。她發現,張汝舟早就想著占據她的那些收藏品,甚至有可能為此殺了自己。
在古代的婚姻關系中,財產的敏感性並不亞於今天。無論是李清照還是其他一些普通的女子,有沒有財產,有沒有財產控制權,直接關乎生活質量。遺憾的是,在古代的法律規定中,女子似乎就不應該有財產及財產控制權。

『陸』 古代 無子財產如何處理

1、古代無子,兄終弟及,無兄弟者,近親接收,在無者,歸國家地方。
2、還專是歸兄弟所有,古代屬女兒嫁人,不視做本宗,如果無子,有女兒,有侄子,歸侄子。
3、妾子繼承,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制。妻子所出之子為嫡子,不管其年齡,有優先權,沒有嫡子,就以妾所出最年長者繼之。

『柒』 中國古代財產所有權觀念的主要特點

(一)法律以君主意志為轉移中國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終掌握國家最高立法權。一切法典、法規皆以君主名義頒行。皇帝的詔敕往往直接成為法律,皇帝可修改、廢止任何法律。 皇帝又擁有最高司法權,一切重案、要案、疑案,以及一切死刑案件(隋唐以後)皆須皇帝裁決、批准。皇帝可以法外用刑,也可法外施恩,赦免任何罪犯。 (二)法律以禮教為指導原則和理論基礎 中國古代法律不受宗教影響,而強調遵循禮教,強調維護綱紀倫常。經過漢儒改造,禮融進了諸子中的可取成分,又成為"禮教",成為指導立法、司法的原則和理論依據。其要旨即是"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以及由此衍生的"親親"、"尊尊"的政治和倫理原則。在這種原則下,禮的許多內容被直接定為法律,"七棄三不去"、"八議"以及喪服制度等相繼入律,並為後世法典所沿用。禮教力倡"無訟"、"息訟",也導致人們的權利意識非常淡漠。 (三)法律以刑法為主刑始終是中國古代法律的主題。古代沒有部門法的劃分,歷代法典--律遂通稱刑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統統規定於此,統稱犯罪,處以刑罰。一部律中,實體法與程序法也不區分,民事訴訟程序與刑事訴訟程序混一,作證與招供同等看待。另一方面,專制君主無視下民的主體權利,平民百姓也不具有這種意識,並以"對簿公堂"為恥、為累,一般民事糾紛也無關政權安危大局,商品經濟又長期不發達,如是等等,致使中國古代民事立法偏枯,與刑法畸重形成強烈反差。 (四)司法從屬於行政皇帝"口含天憲",握有國家最高司法權。歷代中央雖設司法機構,但輔佐皇帝的重臣,如冢宰、丞相、宰相、內閣大臣等,完全可以過問司法。中央某些行政機構長官也可干預或參與司法,而司法長官一般無權過問行政。在地方,一地行政長官即兼理同級司法審判。 獄訟是否得平,自漢以來便是考核地方官政績的主要項目之一。

『捌』 家族財產糾紛

你好,你爺爺有繼承權,可以要

『玖』 古代沒收貪官所得的財產,都會怎麼處理

古代沒收貪官所得的財產會上繳國庫以備天災人禍時的不時之需

閱讀全文

與古代的財產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