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盜版侵權屢禁不止

盜版侵權屢禁不止

發布時間:2021-06-07 21:40:26

A. 為什麼國內盜版侵權這么嚴重

知識產權主要是指人們對其從事智力活動而產生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在我國雖然實行知識產權制度比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這20年裡,我們形成了一個適合我國國情並且與國際規則接軌的完整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還建立起一個包括知識產權的行政審批、宣傳培訓、中介服務、學術研究等等在內的一個工作體系;也建立起一個行政與司法兩條途徑、並行運作的知識產權執法體系。這也就是說一個包括法律體系、工作體系、執法體系的知識產權制度,我國在短短的20年裡都把它建立起來了。 在實際發展中,我國也保持了一個高速度。近些年來,我國的商標注冊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都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國的商標申請量是58.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分別是11萬件。這都是居世界第一位的,而且與第二名拉開了很大距離。在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中,我國也在各個領域,包括農業、製造業、高科技領域也擁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但是綜合看來我國在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方面依然存在嚴峻的挑戰,我國知識產權制度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一、我國知識產權自主創新之路將艱難而漫長 以專利為例,專利有三種: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其中技術門檻比較高的,或者說含金量比較高的專利是發明專利,它要經過嚴格的審查檢索,最後合乎法律規定才給予授權。首先從數量上看,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是13萬件,這個數字在世界范圍內雖然排前幾位,但是被13億人一除,我國的人均專利擁有量就很少了,我們的排位就到第八九十位了。另外,在這13萬件專利中,其中一半來自外國的公司,主要是跨國公司,他們要在中國投資、進入中國市場,首先要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並且國外公司在申請專利方面是非常活躍的;那麼剩下一半專利來自國內,這一半中,大概有40%左右是個人申請,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特別是我國的企業申請的專利只有60%多一點。也就是說剩下的4萬多件專利中,又有一半左右的專利申請來自三資企業;剩下兩萬多件是國營企業、民營企業申請的。這兩萬多件與我們幾百萬家企業這個總數相比就很少了。 其次看一下質量的分析。據統計,這么多年來,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發明專利,本國人、本國企業申請的最集中的領域有:第一位是中葯,國內申請佔98%;第二位是軟飲料,佔96%;第三位是食品,佔90%;第四位是漢字輸入法,佔79%。這是我們占優勢的比較集中的領域。而來自國外的專利申請所集中的領域主要是高科技領域:第一位是無線電傳輸,佔93%;第二位是移動通訊,佔91%;其後為電視系統,佔90%;半導體佔85%;西葯佔69%;計算機應用佔60%。從這里不難看出,國外申請的重點是放在了高技術領域,放在高端。國人申請100件專利,其中發明只有18件,82件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就是產品的造型,實用新型就是關於產品結構上的一些改進、一些創新。而來自國外的申請,100件有86件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發明專利。這也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 在我國現在也有一些很好的企業非常重視知識產權,重視自主創新,重視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像深圳華為公司,它是專門製造通訊產品的一家民營企業,它的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6%,是國內所有企業中申請發明專利最多的,累計申請國內專利3500件,同時向國外申請了400多件,注冊商標也有600多件。另外像海爾、海信、青啤等,他們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面做得也比較好,申請了很多專利,像海爾平均每天申請3件專利,每年1000多件,青島啤酒也是一個很有名的馳名商標。但是這樣的企業數量太少了。還有大量的企業沒有自主創新,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 據統計,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佔大約萬分之三,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有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之所以在國際上造成了這樣的影響,就是中國只是一個製造大國,在知識產權方面我們還處在一種比較落後的狀態,很多人說我國的企業是有製造沒有創造,有產權沒知識。像我們國家民航客機,百分之百從國外進口,當然最近嘗試製造商用民航客機。我國高端的醫療設備、半導體以及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和光纖製造設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很多重要的裝備,製造產品的機器,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例如,石化裝備的80%、數控機床和先進紡織設備的70%依賴進口,彩電、手機的關鍵技術50%以上掌握在跨國公司手裡,包括電腦,小小的一個滑鼠我們也要交專利費,DVD播放機要交專利費。類似這些技術的知識產權,掌握在他人手裡。我國的外貿總額已經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自主創新的高技術產品僅僅占外貿總額的2%。 十六屆五中全會以來提出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企業,這個知名品牌也是很重要的,它也是知識產權的重要方面。我國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就必須強調要自主創新、要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這對於我國的企業來說是將是一條既漫長又必要的道路。 二、在知識產權創新的過程中科研經費的投入量不足 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即R&D活動,與科技的創新活動之間有著正相關的關系。 一方面我國的R&D支出呈現出增長的趨勢。我國的R&D總經費2001年為1042.5億元,2002年達1287.6億元,2003年增至153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三年累計為「八五(1991年至1995年)」R&D總經費累計的2.3倍,為「九五(1996年至2000年)」R&D總經費累計的1.3倍。 可以獲取的新近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美國的R&D總經費為2771億美元;按當年匯率計算,日本為1240億美元,德國為502億美元,法國為325億美元,英國為293億美元,加拿大為138億美元,我國為155.6億美元。我國R&D經費的規模繼2001年超過義大利之後,2002年又超過了加拿大而位居世界第6。 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的R&D總經費合計已佔到世界R&D總經費的80%以上,高於其經濟產出佔世界經濟總產出的份額。發達國家依然保持著對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的絕對壟斷,並以此作為維持其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籌碼。我國R&D總經費雖已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但在R&D投入世界格局中的弱勢地位,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根據錢納里的經濟發展階段劃分理論,並綜合多項指標(包括按1970年美元以匯率法計算的人均GDP指標)分 析,我國的經濟發展確實已經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應當指出的是:我國R&D總經費已居世界第6,但R&D投入強度僅為1.31%,低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國家1.5%的平均水平;我國製造業的產值佔GDP的比重已達55%,但產業結構由「重工化」向「高加工度化」方向的調整進展緩慢;我國有百多種工業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國在國際技術貿易即與知識產權交易密切相關的無形技術交易中,卻存在巨大的貿易赤字。比照處於這一發展階段國家的R&D投入強度與技術能力,我國R&D投入強度與技術能力明顯滯後於經濟的發展。 三、在我國存在較為嚴重的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 知識產權侵權是全世界普遍面臨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存在著知識產權侵權的現象,就連自我標榜為知識產權保護模範國家的美國也存在侵權問題。 對於我國來說,知識產權糾紛的高發期已經到來。說到知識產權糾紛,當然大家首先會想到我們國家的企業和國外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其實,我們自己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也呈上升趨勢。 以我國的軟體企業為例,我國市場的知識產權侵權,嚴重打擊了軟體企業的發展,因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國內市場,而不是海外或國際市場。盜版使軟體廠商無法獲得正當的投資回報,因而使他們無法擴大對軟體研發的投入,這嚴重削弱了中國軟體企業的競爭力,使其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位置。SAP中國首席代表栗樹和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度的保護政策,雖然保護了弱者,也會使強者變成弱者。從軟體發展的角度看,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保護知識產權和創新,其次應最大限度地吸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而不是單純用某種方式發展軟體企業。這才是政府推動軟體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的真諦。」實際上,我國對於軟體業發展的鼓勵是不遺餘力的。2000年6月出台的《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中對軟體產業大致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文件發布到2004年12月31日,根據18號文精神,累計退稅達130億元人民幣。 但這種簡單的扶持作用並不明顯。據信息產業部統計,2004年我國軟體產值220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僅28億美元。員工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的大企業只佔全行業的0.8%,而50人以下的小企業佔到全行業的65.9%。相比之下,在印度,員工人數千人以上的軟體企業有上百家,排名前五位的軟體企業的人數都在5000人以上,印度軟體企業的員工人數平均300人。2004年,印度僅軟體出口就達120億美元。而我國目前做通用軟體的企業基本上已經全軍覆沒、所剩無幾了,除了幾家做Linux系統的還在苦苦支撐。因此正版率的提高,對保護軟體企業十分有利。只有正版率提高了,市場規范了,企業的資金積累才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有助於企業更好地自主創新。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把雙刃劍,一旦保護不力,受傷害的不僅是外資企業,國內企業同樣無法獲得發展和壯大。我國要實現改變依靠資源消耗和簡單加工獲得發展,轉而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增長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B. 侵權盜版現象存在的原因

1,法制意識差2:有人想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利益

C. 盜版侵權問題

首先,我們老百姓在網上下載資料來使用,這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法律上的知識產權規定版,只要權你是用於個人學習、娛樂,是不會侵犯他人的版權的,請放心。
其次,但,如果你下載以後用於販賣等的話,沒有得到產權人同意的話,就有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產權的問題。
最後,希望對你有幫助。

D. 盜版橫行時代,這家公司想用「3分鍾」終結亂局

正是於看到了盜版橫行的市場亂象,以及潛在的巨大市場空白,版全家作為專業的數字版權服務平台,其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僅僅只需要3分鍾,就可以實現版權登記的顛覆性產品。

版全家率先採用了人工智慧登記輔助技術,創作者只需要打開版全家的網站,按照對應提示完成作品上傳,以及簡單輸入一些信息即可完成版權登記流程,大約僅要3分鍾左右,而每次機器都會自動生成模板,第二次登記連3分鍾都不用。

而版全家並非一家沒有經驗的菜鳥公司,其成立於2010年,此前直接參與並推進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運行的 DCI 即數字版權索引系統。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戰略合作夥伴,有著深厚的實力背景;作品經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審核通過,所頒發的DCI數字版權登記證書擁有國家法律效力。

此外版全家還獨家採用了區塊鏈防篡改技術,使得作者的數字作品能夠獲得唯一電子證據碼,讓作品獲得有效保護。

版全家用「3分鍾」,解決創作者版權登記的三大痛點

1)材料填寫痛點

對於創作者來說,第一次作品版權登記時,往往會遇到資料准備不齊全,填寫錯誤,專業術語不理解等事件,而版全家則為作者提供了充足的考慮,打開界面即可清楚明白。

此外,創作者每登記一次作品,在傳統登記處需要把流程再走一次,而版全家則為創作者准備了此前的模板,實現0秒資料填寫,只需要上傳作品即可,極大的降低了創作者的成本。

2)時間痛點

傳統版權登記大廳,有著自己的經營時間,是國營單位,創作者還需要專門騰出大量的時間,去登記。而版全家則擁有PC端、手機端的雙入口,用戶可以隨時打開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實現登記錄入,這是時間上的超越。

3)空間痛點

傳統版權登記還有一個最大痛苦在於地點問題,例如北京的創作者想要登記版權,不得不面對復雜擁擠的交通,浪費大量的時間在路上,每登記一次就需要浪費一次時間。而更有其他創作者,本身甚至不在國內,長期在外旅行,對於他們來說登記版權更是難上加難。

而版全家則全面打破了空間上的限制,讓用戶無論處於何地,只需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實現版權登記,這也是版權登記流程,第一次能夠實現在空間上的超越。

結語:

互聯網的繁榮,加劇了盜版橫行的亂象,盜版侵權現象屢禁不止,但同時技術是把雙刃劍,很多內容平台也意識到了版權保護的重要性,並藉助互聯網的技術實現對平台內容的保護,但這些依然遠遠不夠。

版全家,「3分鍾版權登記」,則是整個行業真正的革新者,其從空間以及時間的物理尺度上,第一次將創作者的版權登記成本降至為「3分鍾」,伴隨數字內容的全面爆發,各種自媒體品牌的升級,版全家也將成為這股風口中,為其保駕護航的重要力量。

E. 全台最大盜版影視劇平台被起訴,為什麼盜版影視劇屢禁不止

楓林網是全台最大的影視盜版平台,他在境外租用主機,給大家提供免費的影視劇藉此牟利。而當地警署表示這個楓林網使用安插廣告進行牟利,5年來賺了將近7,600萬元台幣,而今年正式查封這個平台。近些年關於盜版影視劇,可以說是備受關注。

很多人對這件事都是非常不恥的,但是平台卻遏制不住這種現象。而之前在《慶余年》播出的時候,就傳出了盜版資源的現象。這一方面是大家追劇時不喜歡一天天的等待,再加上劇的劇情過多,如果一天兩集兩集的播放,無疑是要將戰線拉得非常長。

除此之外,國內版權意識薄弱也是原因。維權也是比較困難的,想要打贏版權並不是那麼容易。而且國內的版權意識過於薄弱,很多人都願意去看盜版的。他們認為盜版和正版差異並不是很大,也就屢次出現這種現象。這不僅需要加強對版權的意識,而且還需要平台方自己管理。本來就有VIP了還要額外收費,這種現象不禁止的話,以後會出現更多類似的現象。

F. 拼多多上盜版侵權的商家現在有非常多,如何才能有效的打擊掉

可通過投訴或訴訟方式打擊。具體可詳聯。

G. 什麼是「侵權盜版」行為

針對印刷、復制企業來說,侵權盜版行為是指未經得著作權人的許可,擅自印刷、復制他人作品的行為。

H. 你怎麼看待社會上泛濫成災的盜版侵權的問題

您好!
所謂盜版,是指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對其復制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由新製造商製造跟源代碼完全一致的復製品、再分發的行為。在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此行為被定義為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甚至構成犯罪,會受到所在國家的處罰。
當前我國出版業侵權已進入傳統盜版與網路數字化盜版並重的階段,而網路數字化盜版暴露出來的治理難題更為棘手。
要治理網路盜版問題,首先應該加大對經營性網站登記和非經營性網站備案工作的力度,對未經登記或者備案的網站、提供虛假信息騙取登記或者備案的網站、不具備相應資質的網站和經版權部門認定專門從事侵權盜版活動的網站,一律依法關閉和取締。
其次,依法嚴肅查處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的違規行為。對違反規定未經登記或備案的網路提供接入服務者,不按照有關規定記錄或者保存有關信息、拒絕管理部門查詢有關登記或備案信息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以及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要按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著作權行政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及時作出嚴肅處理。
此外,還應加大技術、經營方面的查處力度。依法查處對生產、銷售專門用於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技術措施的工具、設備的行為,以及未經批準的以互聯網技術支持的非法出版活動和文化經營活動,利用網路發布經營信息,並通過郵寄、現場交易等方式經營侵權盜版製品的單位和個人。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I. 2020中國網文盜版損失超60億,為何打擊侵權這么難

2020中國網文盜版損失超60億,為何打擊侵權這么難?

據中新網報道在2020年中中國網文盜版損失超過六十億,這個數字讓看到的人紛紛咂舌,相信不論在誰看來這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很多網文作家對此紛紛感慨,自己辛辛苦苦的結晶,沒想到被他們所盜用,詞語中心酸盡顯。這也讓盜版侵權問題浮出了水面,很多時刻我們缺乏了對於這種事件的關注,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時常能夠接觸到一些盜版書籍,但多數時刻我們都沒有這種自覺思想。

還有就是盜版現象在當下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幾乎在各種平台上我們都能夠看到那些盜版的商品存在,在其背後實則有一套專業的結構生產鏈在運行,以至於造成了當下這種屢禁不止,禁不住的局面發生。

知識產權對於一個創造者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侵權行為在嚴重地打擊著創造者的積極性,這對未來的發展十分不利,要根治這種局面,需要各方共同發力。

J. 怎樣從根本上遏制盜版等侵權行為,應該從哪幾方面加以抵制急急急

1、注意搜集對方侵權證據。
2、聘請律師,向對方發出律師函,進行權利告知,警告其不得侵權。
3、進行海關備案。

4、對屢禁不止者,考慮通過訴訟或行政查處獲得賠償並制止侵權。

閱讀全文

與盜版侵權屢禁不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