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乘客航空糾紛案例

乘客航空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6-07 13:41:19

⑴ 乘客飛機上打架事件,是什麼讓某些中國乘客行為如此任性

有環境方面的原因(擁擠的機艙和入口處的排隊等候);也有旅客自身的原因(壓力、疲憊)。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很容易讓人發怒。上個月,至少有三個
航班因為有乘客向後調節椅背導致打架而改變航線(更不必說其他難以約束的的乘客事件也經常發生)。雖然每年航班改道的比率很低——據美國運輸統計局稱,至
少從2004年起,遠低於0.40%)——但就算只有幾起改道航班事件是由不友好的乘客引起的,也還是顯得太多了。我們也許真的是動物,但我們需要在飛往
西棕櫚灘的航班上證明這一點嗎?


當然,一個最明顯的催化劑是擁擠的機艙。很多飛機的座位比過去更窄,比如,波音777的某些飛機過去一排有九個座位,現在卻擠了十個。


「如果你讓人們擠在一起,到了一定程度,他們就不再能做出適當的行為,」夏威夷大學研究路上和機上憤怒的心理學教授利昂·詹姆斯(Leon
James)說。擁擠會滋生異化、利己和匿名的感覺。就像詹姆斯博士說的,它會導致「普通社交控制力的崩潰」——諸如控制情緒爆發等能力。


他總結說,如今的飛機是反社交的。難怪人們調節座椅時不會友好地提醒後座的人。「他們就這么做了,」詹姆斯說。他補充說,這是「乘客間冷漠敵
意」的一個表現,這種氣氛是「航空公司對待乘客的方式造成的」。大部分航空公司不去營造彼此交流的機艙氛圍(我後面再具體談談如何改善這一點)。他說,相
反,航空公司服務的改變強化了這種敵意氣氛。由於托運行李費用增加,節省的乘客們不得不爭奪艙頂行李箱。由於取消機上熱餐,乘客們就自帶食物,有時食物的
味道不太好聞,鄰座的鼻子就會遭罪。


我想起了20世紀60年代約翰·B·卡爾霍恩(John B. Calhoun)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發表的一項關於人口過剩的重要研究。他發現,老鼠所在的空間越擁擠,它們就越好鬥,表現出「瘋狂的過度活躍」或「病態退縮」等「行為
障礙」。


不過,在擁擠的飛機上,我們不只是對其他乘客感到疏遠。


「你對自己的自我意識感到疏遠,」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同情與利他研究教育中心的副所長艾瑪·斯帕拉(Emma
Seppala)說。她繼續說道,「你失去自我意識」——這是對「去個體化」(deindiviation)心理學理論的一種解釋——「有證據表明,
這會降低理性」。


機艙可能是最明顯的導致機上憤怒的環境因素,但是去機場、辦理登機手續也讓人煩躁:交通狀況不好,路邊的行李箱帶來障礙,航站樓中回盪的噪音,
安檢隊伍像蝸牛爬行一樣緩慢,智能手機的提示音不停作響——因為工作郵件還是會不斷到來,就算你脫掉鞋子,把它們塞進安檢機後,手機還是響個不停。


「從進化角度看,我們現在感受到的刺激超過之前任何時候,」斯帕拉博士說。很多人感到負擔過重,筋疲力盡,特別在旅行時,她說,「那真的會影響我們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不過,自控不是個簡單、單一的概念。不是說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


「很多因素會讓我們失控,每個因素由大腦的不同迴路控制,」哈佛大學心理系和腦科學中心副教授約書亞·W·巴克霍茨(Joshua W. Buckholtz)說,「結果發現,自控是個包含很多因素的復雜機制,我們現在剛開始分析它,想弄清它由哪些不同的機能組成。」


我們確切知道的是,某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自控力,特別是壓力和睡眠不足——它們和行李一樣,是旅行的一部分。


紐約大學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們去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甚至連輕微的壓力都會讓人很難控制情緒」。斯帕拉博士說,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壓力會讓你更專注自我,視野狹隘,只關注自己想要的東西,厭煩任何妨礙你的人。



2009年11月9日,英國易捷航空公司的
飛機6日晚上因兩位英國乘客大打出手,駕駛員擔心兩位乘客的矛盾會激化,無法控制,於是通過無線電向地面控制中心申請在法蘭克福機場降落。
發生打鬥的是兩位英國球迷。有12個人組團到德國觀看德甲拜仁慕尼黑隊和沙爾克04隊的比賽,他們是其中的兩位球迷,一名24歲,另一名36歲。據現場乘
客稱,他們可能「喝醉了」,剛開始他們討論球隊的比賽水平,由於觀點不一致,於是吵了起來,吵得氣憤難忍就向對方揮拳打去,機上工作人員都無法勸阻。法蘭克福警察說,「駕駛員為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危害到其他乘客,飛機只好在法蘭克福機場降落了。」

⑵ 什麼樣的案件屬於航空案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涉及航空運輸的合同糾紛侵權糾紛、損害賠償及基於航空飛行工作和生活區域所屬財產、人員的民事、刑事糾紛都應當成為航空法院的專屬管轄范圍。

例如在空中發生的一些盜竊、尋釁滋事、傷害以及威脅航空安全的刑事案件也都應該由航空法院來審理。需要強調的是,近些年,不斷有乘客在空中因瑣事發生打架、損壞機艙設備等案件。這些案件如果放在地方法院審理,一般都會被當成是普通的刑事案件,但那畢竟是發生在高空中,機艙內有很多非常敏感的區域,諸如安全門、氧氣面罩儲存位置等,一旦被觸碰到是可能發生大問題的。所以,一些發生在空中的刑事案件應該統一放到航空法院的刑事審判庭進行審理,由法官來評估這些刑事案件的危害性,再定罪量刑。類似的例子還有乘客盜竊航班上的救生衣、故意損壞機艙內的設施等,這些案件都應該放在航空法院審理。

⑶ 案例分析:一名乘客的航班該不該飛

肯定要飛啦,我先不管海航的經營理念和對顧客的良好態度,因為飛機不是單向的,有來有往,廣州這邊只有一個旅客,而成都那邊估計有很多的旅客等著回去廣州,如果飛機不走,就會引起航班的取消和延誤,整個飛機航線就無法循環下去!

別說是一個旅客,就算是沒有旅客,都要起飛,而且機組人員一個都不能少,因為我們不能確定成都那邊沒有旅客!

至於旅客在飛機上的抽獎中獎了,等於飛機是免費的,也是正常的,畢竟飛機空機回去成都,也是跟免費拉一個旅客成本一樣!

我在航空公司上遇見如此情況,也會照飛不誤,一是出於經濟上考慮,而是出於誠信上考慮!

對於一個服務業來說,不可能沒次都能盈利,否則這樣的服務行業的利潤也有限。飛機這次航班虧本不算什麽,可能在之前已經賺了不少,只要不要每次都空機飛就好!航空公司可以通過機票打折來吸引乘客,或者按市場需求減少某些航班,來增加飛機的滿座率!

(我要說的就這么多,希望樓主喜歡!)

⑷ 求航空糾紛案例

飛機即將起飛,乘客為行李向空姐叫嚷,並揮拳毆打空姐,警察趕來調查,肇事乘客等17人竟然起鬨,甚至集體堵住機艙門不準起飛——重慶機場昨日證實,該航班因此延誤兩小時。
12日,由於濃霧影響,重慶機場不少航班停飛或延時。當日下午,渝中區李女士等人來到機場,准備前往青島,所乘航班延至傍晚6時50分起飛。航班是昆明飛青島經停重慶的過站航班,機艙堆了不少從昆明帶的鮮花等大件行李。
由於乘客、行李很多,空姐逐一清理行李,並請大件行李乘客離機辦托運。一個操山東口音的男子突然冒火,踢空姐正清理的行李,埋怨「咋沒管俺的行李」。空姐解釋行李太多,要逐一清理。那男子竟揮拳打她。昨日,李女士從青島打來電話講述:空姐臉龐被打七八下,委屈得流淚;空勤組長過來勸阻,同樣挨打。空保過來阻止,將該男子手反剪按在地上,矛盾進一步激化。機場警方趕來時,男子在內的17個操山東口音者開始起鬨,不承認打人一事。
「機艙內,其他空姐清理大件行李、勸說辦托運的工作繼續,回應的是更強烈的起鬨。後來,這些人不準警察把肇事者帶離飛機調查,堵在機艙門不準起飛。我們氣憤不過,自發給警察作證。」李的朋友補充,17個男子堵在機艙門長達1小時左右,經警察反復勸說,艙門才關閉。此時已是晚9時許,飛機延誤了兩個多小時才起飛。
據稱,飛機當晚即將降落青島時,空姐向所有乘客通報整個事發過程:肇事乘客是從昆明返青島的旅行團;從重慶機場起飛前,17個堵機艙門的人下機改乘其他航班。
昨日,重慶機場有關人士證實,這趟航班的確被人為延誤兩小時。來自機場派出所的消息稱,肇事乘客就行李與空姐爭執後,空姐的確挨了老拳。機艙門被堵後,警察耐心勸說良久才得以關門起飛。「我們對其中6人作了12小時的滯留調查。今天,他們換航班返回青島。」
就此案件,機場警方提醒:乘機過程中,若乘客遇服務異議等,請向機場方反映或投訴;若我行我素引發嚴重後果,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⑸ 如果飛機上有乘客鬧事空乘怎樣處理

飛機上旅客與旅客之前的糾紛,大多是因為座位問題,這種情況一般可以分三個等級:
一般是簡單的爭執,旅客之間因為一些小事,吵上幾句,此時乘務組會出面調解,安撫雙方旅客,盡量把矛盾化解。
稍微嚴重點的情況是,在爭執過程中伴隨著拉扯、推搡,此時勸說的作用不大,乘務員會盡量將兩位乘客隔開坐,這種情況如果當時沒有空位,就要協調其他旅客調換座位。
再嚴重就是旅客動手打起來。旅客不理睬乘務員、乘務長的調節和安排,很可能作出更加危險的行為,威脅到其他旅客或者乘務員的安全,此時就要控制住對鬧事旅客,一般是機上男性乘務員、飛行員或旅客,用膠帶或皮帶等工具將情緒激動的旅客暫時「制服」。但這種安排只是為了禁止過激行為,不是不給鬧事旅客吃喝,正常服務還會繼續提供。接著機長會聯系地面並報警,根據當時的緊急情況申請備降或者返航,而下機後等待鬧事旅客的就是警察了

⑹ 乘客飛行途中猝死家屬狀告航空公司索賠多少

一名乘客,在哈爾濱飛往廈門的途中,因為突發疾病不幸死亡。這名乘客的家屬認為,航空公司沒有及時展開有效搶救,最終導致乘客身亡,航空公司應該為此承擔賠償責任。日前,湖裡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糾紛。

原告認為,航空公司在符某第一次昏倒後,經停南昌時沒有及時安排符某就醫,在符某第二次昏倒後,又沒有及時實施有效搶救,已經構成了違約,他們要求航空公司賠償各類損失共計100多萬元。

航空公司一方說,符某之前就患有心臟病、冠心病等疾病,在飛機上突發疾病後,航空公司立即通過廣播尋找醫生等,在返航時也通知了地面做好救助准備,航空公司已經盡到了及時救助的義務。符某的人身傷亡,完全是由其本身的健康狀況造成的,航空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目前,湖裡法院還在對這起糾紛進行審理。

⑺ 乘客在飛機上打架觸犯了什麼法律

(一)我國民用航空法的立法實踐
1995年10月30日,我國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在第15章法律責任中,非常詳細和具體地規定了劫持航空器和危害國際航空運輸安全的行為方式,並規定對這些行為追究刑事責任。
(1)關於劫持航空器的規定
第191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依照關於懲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決定追究刑事責任。
(2)關於危害航空器飛行安全的規定
第192條,對飛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員使用暴力,危及飛行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五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195條,故意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上放置危險品或者唆使他人放置危險品,足以毀壞該民用航空器,危及飛行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196條,故意傳遞虛假情報,擾亂正常飛行秩序,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197條,盜竊或者故意損毀、移動使用中的航行設施,危及飛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發生墜落、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後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3)關於破壞國際航空機場安全的規定
第198條,聚眾擾亂民用機場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4)其他危害國際航空安全運輸的規定
第193條,違反本法規定,隱匿攜帶炸葯、雷管或者其他危險品乘坐民用航空器,或者以非危險品品名托運危險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企業事業單位犯前款罪的,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隱匿攜帶槍支子彈、管制刀具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194條,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違反本法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運輸危險品的,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罰款。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有前款行為,導致發生重大事故的,沒收違法所得,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199條,航空人員玩忽職守,或者違反規章制度,導致發生重大飛行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分別依照、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或者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我國刑法的立法實踐
1997年3月14日,我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次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分則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具體規定了危害國際航空安全犯罪的罪名及其刑事責任。
(1)劫持航空器罪。第我國刑法第121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處死刑。
(2)危害飛行安全罪。刑法第123條規定,對飛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員使用暴力,危及飛行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破壞航空器罪。刑法第116條規定,破壞航空器,足以使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破壞航空設施罪。刑法第117條規定,破壞機場、航道、燈塔、標志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活動,足以使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規定,比較上述各公約所規定的危害國際航空安全犯罪,可見,我國刑法對危害國際航空安全犯罪的規定,無論是分類和定罪,還是犯罪的行為方式,更為詳細、具體,更具科學性。

⑻ 航空公司無緣無故延誤半小時,乘客應如何為自己維權

在生活當中隨著社會的發展,飛機也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很多的時候去一些較遠的地方去選擇坐飛機也就成為了我們一個非常便利的事情了,但是在此呢卻出現了這樣的一個事情之後也是引發了網友們的一系列議論的,畢竟對於這樣的事情在出現的時候更多的也是一個對乘客的不負責任 了,“航空公司無緣無故延誤半小時”這樣的一件事情在出現之後更多的也是引發了網友們的一系列憤怒了,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更多的也是一個嚴重影響自己時間安排的行為了,因為像有時候對於這樣事情出現更多的也是存在於一系列的矛盾所引起的,但是再次卻無緣無故地進行延誤這樣的過失,那這也是一個極為不合理的情況嗎?

⑼ 乘客飛機上拒關手機被拘留不服處罰起訴警方的案例分析

新京報訊 (記者李禹潼)飛機在起飛滑行過程中,乘客范先生拒不關閉手機,並與空姐發生爭執,南苑機場公安分局對其作出行政拘留三日的處罰決定。范先生不服,起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該行政處罰決定。昨日,此案在豐台法院開庭。

⑽ 一些航空公司投訴案列

王姬的兒子被拒登機這個案例該有價值了吧 王姬的智障兒子與孩子的外婆搭乘國航飛機從美國洛杉磯飛回北京時,居然被機組人員趕下了飛機。隨後,國航發表聲明對此事做出解釋,但王姬昨日向記者表示,她對此完全不能接受。而中國殘聯昨日亦發表聲明支持王姬。 目擊者所述「拒載」經過有異 昨日,本報記者給王姬打電話,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兒子隨自己已70多歲的母親登上洛杉磯飛往北京的CA904航班時,因機長覺得孩子是「不安全因素」,而遭遇「拒載」。 記者了解到,12日下午,國航曾就此事公開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理解王姬作為一名母親對愛子未能搭乘航班而引發的不平與焦慮。13日,國航的一位機長則在博客中透露,「當時航班上的徐機長並沒有看到王姬的兒子,是有乘務員進來報告說,有個精神不正常的孩子非要進駕駛艙,正在客艙里『鬧』。而徐機長是出於安全的考慮才不讓他乘坐本次航班的。」這位機長認為當值的徐機長當時的決定是有公司規章可循的,即航空公司的《運行手冊》。 而在王姬的貼吧中,也有自稱是當日航班的乘客的網友留言,稱當時王姬的兒子亂闖駕駛室,還大哭大鬧,讓原本應於凌晨1時40分起飛的飛機直到4時40分才起飛,並認為當天機長的做法十分正確。但隨後,又有也自稱是乘坐了上述航班的網友反駁,表示「孩子與工作人員僵持不過幾十分鍾,而飛機延誤的真實原因是飛機操縱桿出現了故障。」 中國殘聯昨發聲明支持王姬 昨日,中國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發表了「關於王姬女士智障兒子被國航驅逐事件」的聲明。殘聯表示,「一個13歲的智障兒童,無論怎樣情緒不穩」,都不可能「嚴重危害飛行安全」。表示在凌晨時分,將一個智障兒童連同他70歲的外婆強行趕下飛機,且未給予任何安置,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這是對弱勢人士的極大不尊重,是歧視殘疾人的表現。」聲明還指出,殘聯會堅決支持王姬女士維護親人權利的行動,希望國航機長檢討並向當事人公開道歉,國航則應給予當事人必要的經濟和精神補償。 昨日下午,本報記者撥通了王姬的電話。對於國航的聲明,王姬表示其態度並不誠懇,而且竟把飛機晚點的責任推卸在孩子身上。「我跟國航地面工作人員詢問過,是因為出現了機械故障,所以才晚點的。」王姬表示,「我早上接到國航的電話,他們晚上10時後會和我就此事進行溝通。目前,對於他們的解釋我完全不能接受。」 王姬表示,她是想通過曝光這件事來呼籲社會關注弱勢群體,並稱兒子仍在洛杉磯。截至記者發稿前,王姬與國航的協調結果仍未出來。本報記者 劉哲 為何忽硬忽軟 因為覺得某人成了 「不安全因素」,機長便將其「趕」下飛機。但這可是位智障兒,他媽媽是明星王姬。 一位老人帶個智障兒被可憐巴巴地趕下飛機,航空公司的做法確實有些「硬」了,現在它不斷「示意」,要想辦法把那位小朋友帶回國。 其實,不論王姬如何有名,她和她兒子都是普通公民,智障兒童應受到全社會的更多關愛。如果其確實對機上其他乘客造成了威脅,機組人員能否採取別的強制措施?或者換個雙方都更易接受的方式,將其「約束」到飛行結束,而不是簡單地直接把人家趕下飛機。畢竟隔了這么遠,劃船回家太遠了,也不能打包托運,總不能讓外婆與智障兒一路數著星星月亮走回去。航空公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做得更人性化一點,值得反思。 但如果乘機前,智障兒方面也採取了措施,比如服用鎮靜劑之類,會不會更加穩妥呢? 在這件事上,王姬的作用就是利用名人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讓「拒載」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而每個特殊家庭其實都可能會遇到類似問題,帶著智障兒童如何坐飛機?困難在面前,而且很現實。

閱讀全文

與乘客航空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