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商場突發事件最好的處理辦法
先把顧客的身份證,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全部登記下來。
可以問下顧客想怎樣賠償。
如果他問你們,你們可以讓顧客把羊毛被買下來。這樣就解決了。
如果他覺得貴,因為不是故意的,所以盡量給他一些折扣吧。
如果他不願意買,可以讓他交1000元錢做押金,然後放在商場寄賣,時間為一個月,如果賣不出去他必須來拿回去。如果有其他顧客來買,員工一定要說明這是張問題被,如果有其他顧客願意出800來買。那就給那位先生退回800元,只收200。
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2. 關於商場與商戶之間的糾紛
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畢竟你們租賃了商鋪,繳納相應的管理費和水電費應當回是你們的義務。如果你們在答合同中也確實沒有約定好商場應當承擔怎樣的經營義務,商場也不算違約。
至於私自收走各位商戶的貨物,是不合法的,你們可以通過向派出所報案,若情節不嚴重,派出所確實有可能不立案,但你們可以要求派出所主持雙方進行調解。
至於你提到的起訴,從你所說的情況來看,我尚不清楚你們准備以什麼理由來起訴,起訴請求是什麼?畢竟從合同角度來說,拖欠管理費的是租戶,商場在這個方面是沒有過錯的。
3. 商場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處理方法
商場在處理顧客糾紛時,一般分四個階段來進行。 1.詳細傾聽顧客的抱怨。若發生顧客投訴時,商場工作人員首先要仔細聆聽顧客的抱怨,讓他把心裡想說的話全部說完,這是最基本的態度。如果工作人員不能仔細聽完顧客的理論而中途打斷他的陳述,可能引起顧客更大的反感。顧客既然會產生不滿情緒,表明他的精神或物質上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損害,因此,他在提出抱怨時很可能會不太理智,甚至可能說出一些粗魯的話來。工作人員應該理解顧客心情,切不可與之發生沖突。 2.向顧客道歉,並弄清原因。在聽完顧客的抱怨之後,應立刻向顧客真誠地道歉,以平息顧客的不滿情緒,並對事件的原因加以判斷、分析。有些顧客可能比較敏感,喜歡小題大作,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太直接地指出他的錯誤,應該婉轉地、耐心地向他解釋,以取得顧客的諒解。 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盡快行動。在聽完顧客抱怨,向顧客道歉,並對問題產生的原因加以說明之後,就應該提出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在提出解決方法時,應該站在顧客的立場,盡量滿足顧客的要求。與顧客達成共識後,商場必須迅速採取補救行動,而不能拖延,否則,顧客的抱怨不僅不會消除,反而會加重,因為顧客又有新的不滿產生了。 4.改進工作,不讓同樣的問題再發生。商場處理顧客糾紛,不能滿足於消除顧客的不滿,更重要的是通過顧客的不滿找出商場工作上的薄弱環節,並加以改進。否則的話,雖然通過補救措施消除了這個顧客的不滿,但同樣的抱怨還會發生,這個問題實際上等於沒有解決。可以說,顧客的每一次抱怨都為商場變得更好提供了機會。 (二)處理顧客糾紛的方法 要解決好與顧客的糾紛,必須首先找出顧客不滿的原因,然後針對不同的原因採用不同的處理辦法。下面介紹幾種最常見的引起顧客糾紛的原因及相應的處理和預防方法。 1.商品不良引起的糾紛。商品不良包括商品品質不良、商品標志不全、商品有污損、破洞等。雖然商品不良往往是製造商的責任,例如衣服決後縮水、褪色或罐頭里有異物,但商場並非完全沒有責任,因為商場負有監督商品的責任。為了保證商場售出商品的質量,商場在進貨時應嚴把質量關,在陳列時注意商品的保護,在銷售時詳細向顧客解釋商品的使用、保養方法,避免因顧客使用不當而引起商品損壞,甚至引發事故。 如果發生此類糾紛,不論責任在誰,商場都應誠懇地向顧客道歉,然後奉上新的商品,如果顧客用了該商品而發生物質上或精神上的損失,商場還應適當地給予補償。 2.由服務方式上引起的糾紛。這里所指的服務方式是指商場營業員接待顧客時的服務方式。營業員接待顧客方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顧客對商場的信任程度。顧客對營業員服務方式的不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營業員態度不當 營業員在接待顧客時,經常會因態度不當而引發顧客糾紛。例如,營業員只顧自己聊天,不理會顧客招呼;營業員因顧客購買金額不多而冷淡、應付,或者不屑一顧;營業員在顧客准備買商品時,熱情相待,倘若顧客決定不買,營業員馬上板起面孔,甚至冷嘲熱諷;還有些營業員會與顧客發生爭吵。這些行為很容易引起顧客不滿。 由於營業員態度不當而造成的糾紛,不像商品不良一樣有明確的證據,而且同樣的待客態度也可能由於顧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所以,處理此類糾紛,比處理由於商品不良引起的糾紛要難一些。 出現此類糾紛以後,顧客一般不會再與營業員理論,而是直接找經理投訴。碰到此類情況,經理可以採用兩種處理方法:一是仔細聽完顧客的抱怨,然後代表商場向顧客致歉,並保證一定會加強對營業員的教育,不讓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二是陪同肇事的營業員一起向顧客道歉,以期獲得顧客的諒解。 採用第二種方法適用於顧客情緒非常激動的情況。由於採用這種方式,會使發生糾紛的雙方再次見面,顧客很可能言辭激烈,再次指責營業員,而營業員也可能會為自己辯解。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沖突,經理應事先和營業員談話,指示不管受到多麼嚴厲的指責也一定要忍耐下來。 (2)營業員工作上出現失誤 不管營業員如何注意服務態度,偶而也會因為一時的小疏忽而引起顧客的不滿。例如算錯了錢,多收了顧客的錢款;或者為顧客介紹商品時不準確,以至顧客買錯了商品;或者拿給顧客的商品與顧客要求的號碼、規格不符,等等。 當顧客發出此類抱怨時,營業員必須誠懇地向顧客道歉,並且承擔所有責任,而不要把一絲一毫的責任推卸給顧客。如果顧客覺得自己有部分責任,如沒講清要求等,他會自己說出來,好讓營業員感覺好一些。反之,營業員若暗示顧客也有責任,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向顧客道歉以後,營業員要徵求顧客意見,或者退掉商品,或者換一件新的,或者補給顧客多收的款項。只要營業員確實有改正失誤的誠意,仍會獲得顧客的好感。 顧客走後,營業員還要認真分析失誤的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確保今後不會重蹈覆轍。 (3)顧客對營業員產生誤會 有時候營業員可能沒犯什麼錯,也沒什麼不稱職的地方,但顧客會因為對營業員及其提供的服務持某種主觀的否定態度而產生不滿情緒。例如,顧客認為營業員為他挑選商品不夠耐心,盡管營業員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如果發生了此類糾紛,營業員仍應先向顧客道歉,然後再仔細地、平靜地把原委解釋清楚。但注意不要把話說得太明確,以免使顧客難堪。 因為營業員工作的目的是讓顧客滿意,所以不論自己有沒有失誤,都可以這樣對顧客說:「你說得對。真對不起,我能做什麼來補救嗎?」在這樣的氣氛里,顧客的不滿很容易會化解掉。 3.使用不習慣的新產品、新材料後產生的糾紛。這種情況主要是指新型的衣服、衣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由於新型衣料不斷增加,在使用、洗滌、保存方面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例如近幾年流行的羊絨衫,又輕便又保暖,但是在洗滌時如果用一般的洗滌用品,羊絨衫就會縮水、變形,讓許多顧客感到相當不方便。 為了避免顧客產生這類抱怨,營業員在銷售這些商品時,應事先了解清楚這些商品的特性及使用、保管和洗滌的方法,以便全面地向顧客介紹這些商品的優缺點,以及在使用、保存和洗滌時應特別注意的問題,這樣才不至於產生太多的問題。如果對某些新產品無法真正了解其特性的話,商場最好不要進貨,以免出現了問題而難以解決。 4.顧客需要的服務超過商場的能力而引起的糾紛。有時候,顧客要求的服務水準太高,令商場來不及安排,或者根本無力提供。這時候,如果營業員只簡單地說聲「不」,而不做任何解釋的話,也會引起顧客的不滿。對待這種情況,營業員應該首先如實告訴顧客商場的局限,然後主動幫助顧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當顧客要求某種商場不提供的服務時,不要說「不,我們沒有這種業務。」而是說:「沒問題,雖然我們沒有這種業務,但我知道哪些單位能提供這種服務。」然後把有關單位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介紹給顧客。如果商場沒有這些資料,可以告訴顧客到哪裡能查到有關內容。如果這樣做了,雖然顧客沒有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服務,但也會對商場留有好的印象。 總之,商場在處理各種顧客糾紛時,要掌握兩大原則:一是顧客至上,永遠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迅速補救,確定把顧客的每次抱怨看作商場發現弱點、改善管理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重新獲得顧客的信賴,提高商場的業績。
4. 我跟一個商場發生了一些糾紛,要怎麼提起訴訟
消費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符合民事訴訟起訴條件的規定: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
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
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5、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民事案件中,對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轄區的法院起訴。
(2)對侵權行為,應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3)對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中發生的訴權,應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應向事故發生地或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
訴。
(4)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訴訟有效期為權利人在知道自己權力受到侵害起二年之內。民法通則還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四種情況:
(1)身體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7、起訴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訴狀,並按被告人數提交副本,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附:民事起訴狀基本格式
民事起訴狀
原告人:×××,男,××歲,×××人,×××廠職工,住××區××路××號。
委託代理人:×××
被告人:×××商店(企業)
法定代表人:×××,職務
案由:××××糾紛
訴訟請求:(一)被告停止侵害,重作、修理、並賠償××元經濟損失;
(二)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起訴的事實和理由:(略)
此致
××市××區人民法院
具狀人:×××
××年×月×日
附:(有關證據)
法院收費標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訴訟費收費辦法》規定,涉及消費者權益糾紛的案件受理標准
如下:
侵害名譽權等案件:每件交納10—50元;
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10元—50元;
財產案件:按爭議的價額或金額,照下列比例交納:
不滿1000元的,每件交50元;
超過1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按4%交納;
超過5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按3%交納;
超過100000元至200000元的部分,按2%交納;
超過2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按1.5%交納;
超過500000元至1000000元的部分,按1%交納;
超過1000000元的部分,按0.5%交納。
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50元—100元;有
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准交納。
其他訴訟費用,也稱實際支出費用,是當事人進行訴訟必要支出的費用,如鑒定費、
勘驗費、訴訟資料和法律文書刊本製作費、證人的誤工補貼和差旅費,另外還有申
請財產保全和執行及實際支出的費用等。
對於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民訴法規定,可以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
免交訴訟費用。
確定訴訟費用分擔的原則
人民法院在審結案件以後,當事人按以下原則確定訴訟費用的分擔:
當事人敗訴的,由敗訴人負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分擔;
當事人部分勝訴,部分敗訴,按比例分擔;
共同訴訟當事人敗訴,人民法院根據他們各自對訴訟標的利害關
系,決定各自應負擔的金額;
原告撤訴後,案件受理費由原告負擔,減半收取,其他訴訟費用
按實際收取;
駁回上訴的案件,由上訴的當事人負擔;
案件在審理中達成調解協議的,由雙方自行協商分擔,協商不成,
比照敗訴人負擔的原則解決;
由於當事人不正當的訴訟行為所支出的費用,由該當事人負擔。
5. 商場突發事件的處理
馬上送醫院 和他們家長協商 如果家長好說話那麼醫療費用我們出 事情解決 如果不好說話賠償一點精神損失 給大家一個好印象 最好電視台請來宣傳一下 當然電視台的好處要給 讓商場給大家一個好印象 就當這是一次讓做廣告的機會 回答完畢
6. 商場內廠家違反勞動法律法規怎麼處理
1,廠家如果有合法用工資質的,其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應當由勞動監察部門處理
2,處理的勞動部門應當是用工單位注冊地的勞動保障部門
舉個例子:員工A某於甲地的B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工作地點為乙地,B公司在乙地的C商場內有專櫃,從事商品銷售。後A某與B公司發生勞資糾紛
按照管轄地和管轄權,有權處理A某與B公司之間勞資糾紛的勞動部門應當是甲地的勞動保障部門,因為甲地的B公司是合法經營,但沒有在乙地注冊,而是在甲地注冊的,因此甲公司的相關勞動糾紛應當由甲地勞動部門處理。
其實現在發生過很多工傷事故,也因為單位注冊地與經營地不同而使得一些勞動者維權困難,但就現在看來,也沒辦法。
也就是說:如果廠家在商場經營地沒有營業執照但在其所在地有,那麼發生廠家對勞動者侵權的行為,勞動者應當向廠家注冊地的勞動保障部門主張權益。
注意:如果廠家和商家僅僅是租賃關系,且雙方之間並無勞動及勞務相關協力,商家僅提供場地的,維權只能找廠家。但有一種情況:即廠家委託商家代為招募使勞動者產生誤解,或者和商家之間存在勞動相關協議的,這時候商家就不能完全免責。
7. 由於商場管理不到位導致商戶之間因為生意糾紛打架受傷商場有責任嗎
我覺得,就糾紛打架這件事來說。商場肯定沒有責任,又不是商場指使,唆使你倆打架的。管理不到位只能說商場在商業上有問題,和打架有什麼關系
8. 商場營業人員與顧客發生糾紛可能會有哪幾種情形如果你是商場的公關人員你會如何對待問題呢
(1)營業員態度不當
營業員在接待顧客時,經常會因態度不當而引發顧客糾紛。例如,營業員只顧自己聊天,不理會顧客招呼;營業員因顧客購買金額不多而冷淡、應付,或者不屑一顧;營業員在顧客准備買商品時,熱情相待,倘若顧客決定不買,營業員馬上板起面孔,甚至冷嘲熱諷;還有些營業員會與顧客發生爭吵。這些行為很容易引起顧客不滿。
由於營業員態度不當而造成的糾紛,不像商品不良一樣有明確的證據,而且同樣的待客態度也可能由於顧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所以,處理此類糾紛,比處理由於商品不良引起的糾紛要難一些。
出現此類糾紛以後,顧客一般不會再與營業員理論,而是直接找經理投訴。碰到此類情況,經理可以採用兩種處理方法:一是仔細聽完顧客的抱怨,然後代表商場向顧客致歉,並保證一定會加強對營業員的教育,不讓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二是陪同肇事的營業員一起向顧客道歉,以期獲得顧客的諒解。
採用第二種方法適用於顧客情緒非常激動的情況。由於採用這種方式,會使發生糾紛的雙方再次見面,顧客很可能言辭激烈,再次指責營業員,而營業員也可能會為自己辯解。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沖突,經理應事先和營業員談話,指示不管受到多麽嚴厲的指責也一定要忍耐下來。
(2)營業員工作上出現失誤
不管營業員如何注意服務態度,偶而也會因為一時的小疏忽而引起顧客的不滿。例如算錯了錢,多收了顧客的錢款;或者為顧客介紹商品時不準確,以至顧客買錯了商品;或者拿給顧客的商品與顧客要求的號碼、規格不符,等等。
當顧客發出此類抱怨時,營業員必須誠懇地向顧客道歉,並且承擔所有責任,而不要把一絲一毫的責任推卸給顧客。如果顧客覺得自己有部分責任,如沒講清要求等,他會自己說出來,好讓營業員感覺好一些。反之,營業員若暗示顧客也有責任,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向顧客道歉以後,營業員要徵求顧客意見,或者退掉商品,或者換一件新的,或者補給顧客多收的款項。只要營業員確實有改正失誤的誠意,仍會獲得顧客的好感。
顧客走後,營業員還要認真分析失誤的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確保今後不會重蹈覆轍。
(3)顧客對營業員產生誤會
有時候營業員可能沒犯什麽錯,也沒什麽不稱職的地方,但顧客會因為對營業員及其提供的服務持某種主觀的否定態度而產生不滿情緒。例如,顧客認為營業員為他挑選商品不夠耐心,盡管營業員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如果發生了此類糾紛,營業員仍應先向顧客道歉,然後再仔細地、平靜地把原委解釋清楚。但注意不要把話說得太明確,以免使顧客難堪。
因為營業員工作的目的是讓顧客滿意,所以不論自己有沒有失誤,都可以這樣對顧客說:「你說得對。真對不起,我能做什麽來補救嗎?」在這樣的氣氛
,顧客的不滿很容易會化解掉。
3
使用不習慣的新產品、新材料後產生的糾紛。這種情況主要是指新型的衣服、衣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由於新型衣料不斷增加,在使用、洗滌、保存方面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例如近幾年流行的羊絨衫,又輕便又保暖,但是在洗滌時如果用一般的洗滌用品,羊絨衫就會縮水、變形,讓許多顧客感到相當不方便。
為了避免顧客產生這類抱怨,營業員在銷售這些商品時,應事先了解清楚這些商品的特性及使用、保管和洗滌的方法,以便全面地向顧客介紹這些商品的優缺點,以及在使用、保存和洗滌時應特別注意的問題,這樣才不至於產生太多的問題。如果對某些新產品無法真正了解其特性的話,商場最好不要進貨,以免出現了問題而難以解決。
4
顧客需要的服務超過商場的能力而引起的糾紛。有時候,顧客要求的服務水準太高,令商場來不及安排,或者根本無力提供。這時候,如果營業員只簡單地說聲「不」,而不做任何解釋的話,也會引起顧客的不滿。對待這種情況,營業員應該首先如實告訴顧客商場的局限,然後主動幫助顧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當顧客要求某種商場不提供的服務時,不要說「不,我們沒有這種業務。」而是說:「沒問題,雖然我們沒有這種業務,但我知道哪些單位能提供這種服務。」然後把有關單位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介紹給顧客。如果商場沒有這些資料,可以告訴顧客到哪裡能查到有關內容。如果這樣做了,雖然顧客沒有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服務,但也會對商場留有好的印象。
總之,商場在處理各種顧客糾紛時,要掌握兩大原則:一是顧客至上,永遠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迅速補救,確定把顧客的每次抱怨看作商場發現弱點、改善
9. 商場糾紛
1、經營完全屬於自己的事情,不能怨恨他人。
2、因為空調的原因沒有維修,屬於對方的責任,可以要求對方適當的賠償。
3、停電造成的損失應當予以賠償。
4、品除您的損失部分,其餘的租金您有繳納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