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開始定的是尋釁滋事,後來是民事糾紛處理,拘留十天,罰款五百
根據刑法的規定,尋釁滋事罪,必須是行為情節惡劣、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才構成犯罪。對於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尋釁滋事行為,只能以一般違法行為論處。
一、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三十七條[尋釁滋事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破壞社會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隨意毆打他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持械隨意毆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嚴重影響他人正常工作、生產、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殺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以上,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二、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屬於情節嚴重應該綜合以下幾個方面因素進行分析: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採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後果。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後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②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在處罰上有什麼不同一般民事經濟糾紛會怎麼處罰民事案件的法律流程。
一般來說,民事案件都是自訴案件,即只要你不主動去法院追究對方的責任,司法回機關是不會主答動介入的,所承擔的責任是民事責任,即不會對人身有所限的責任;刑事案件一般來說是不以公民個人的意願轉移的即公訴案件,是公安局和檢察院主動介入的,所承擔的責任一般是人身責任,即限制人身自由的責任。有幾種特殊的刑事案件,即自訴案件,就是公民不去追究的話,司法機關也不會追究,還有一種是是可公訴可自訴的案件,最後刑事案件里可以由受害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
③ 如果民事糾紛被派出所做出拘留處罰裁定後可以重新調解嗎諒解嗎
對於民事糾紛,公安機關只能調解,調解不成就告知雙方當事人司法調解、提請訴訟等其他處理渠道,不能處罰糾紛雙方當事人。
④ 民事糾紛最高判刑多少
你說的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犯此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回役或者罰金。這答也只是刑事犯罪
一般來說,民事庭不會判刑,但有人在法庭上干擾法庭秩序,嚴重的可能被處以15天以下拘留,這是民事庭可以給予的最嚴重的處罰了。
⑤ 關於民事糾紛的法律問題 對方先動手 我沒還手 也沒傷 請問 可以告他嗎 怎麼告 處罰結果怎樣 非
你這種情況復,派出所只會給你調解制的,或者頂多給他500以下的罰款,畢竟你沒有受傷。你告他是沒有用的,法院會告訴你這是治安案件,歸公安局管轄,法院無權處置。
冤家宜解不宜結,找派出所或者有名望的調節一下吧。
⑥ 民事案件的爭議行為涉及行政處罰怎麼辦
自然是民事、行政分開處理,如果賠償的一方不足以支付民事賠償和行政處罰時,應以民事賠償優先。
⑦ 打架民事糾紛 治安處罰 都有什麼
這類民事糾紛的證據或事實認定較難,所以一般警方不會憑口供就抓捕的。
建議,向警方反映事態的客觀情況,可能存在的威脅,尋求警方從中協調處理,這樣比較好,也是警方容易做的事。
⑧ 民事糾紛案件怎麼處罰
首先要看造成這次問題的雙方當事人的責任各佔多少?
其次被打的傷害情況如何?
最後如果內責任全在你的話,容你就要承擔醫葯費、精神損失費(一般算不上的)、誤工費、中介費(加入申請訴訟請律師的話)
當然如果能私下解決的話最好不過了。遠親不如近鄰,拿點水果啊什麼的道個歉也許就可以擺平了···
⑨ 如果普通的民事案子警官不給調解就處罰怎麼辦
一般民事糾紛,警察派出所接警後,也會介入民事糾紛的協商解決,防止糾回紛進一步升級,能夠確定非答違法犯罪行為,屬於民間糾紛或民事糾紛時,是勸解促合,通過明法析理,讓當事人知之自我過錯或不當,達成雙方諒解,止息糾紛,這屬於行政調解的范疇。
能調和成功最好,不能調和的,建議通過親朋好友、單位、居委、村委、民間調解機構等進行協商,如果還不能解決的,只能向法院起訴了,讓法院進行調解了,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糾紛。
⑩ 因民事糾紛產生故意損壞他人財物達到六千怎麼樣處罰
看所在省直轄市自復治區高制院關於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准,達到了就涉嫌犯罪了,沒有達到就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
《最高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第三十三條 [故意毀壞財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還另有規定,福建就是一萬以上,北京就是五千以上)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