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維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專地行政案屬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農村集體土地的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以下簡稱土地權利人)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農村集體土地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第四條 土地使用權人或者實際使用人對行政機關作出涉及其使用或實際使用的集體土地的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第五條 土地權利人認為土地儲備機構作出的行為侵犯其依法享有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土地儲備機構所隸屬的土地管理部門為被告
2. 我的宅基地批下來了,二十幾年沒有修建,鄰居蓋房佔用了一米多,算不算侵權
肯定算你可以去村委會協調處理
3. 存在爭議的宅基地侵權行為應如何認定
【案情】莫某向基金會借款11萬元。期滿未能歸還,經雙方協商,莫某將某宅基地作借款抵押,再向基金會借款15萬元,用於歸還原借款的利息。後莫某又將同一宅基地抵押給鍾某借款5萬元。於是基金會向法院起訴,法院依法判決莫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並執行莫某宅基地交付給基金會進行拍賣抵債。基金會將此宅基地其中的三塊變賣給藍某、覃某、鍾某。藍某、覃某、鍾某又將這三塊宅基地轉讓給陳某,後陳某通過拍賣會,竟得二塊宅基地,與此三塊宅基地連接在一起共五塊宅基地,不想莫某竟在這五塊宅基地上建制鋼筋水泥柱、砌建磚混水泥台、搭建大棚等簡易建築物並命名「某貿易市場」用來經營,陳某遂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令莫某停止侵權,排除妨礙,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5萬元。
【審判】本案經法院審理,依法作出以下判決:
一、被告莫某立即停止對原告陳某的宅基地的侵權行為;限被告莫桂文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自行拆除上述宅基地地面上的所有建築物;
二、駁回原告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在爭議的宅基地,被告是否存在侵權?原告要求被告排除妨礙是否合法;
2、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是否合法,應否得到支持。
關於第一個問題,在爭議的宅基地,被告是否存在侵權,原告要求被告排除妨礙是否合法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和第十七條規定「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本案中,被告莫某曾提出某縣法院在執行其欠基金會債務糾紛一案中存在執行違法,但莫某向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確認和向某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均裁定認為某縣法院在執行被告莫某欠基金會債務糾紛一案的執行行為不予確認違法。其次,被告莫某認為其在爭議的宅基地居住十多年,如其存在侵權行為,時效為2年,原告主張權利已超過訴訟時效。根據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最長為20年。而莫某在陳某購得宅基地使用權後,妨礙原告使用宅基地的行為持續存在,侵權行為一直延續至今,故不存在訴訟時效已過的說法。因此,莫某被執行拍賣的宅基地合法有效。第三,陳某在藍某、覃某、鍾某從基金會受讓被拍賣的宅基地後,再從三人處受讓此宅基地,並辦理了土地使用權登記,已取得訟爭土地的使用權,依法享有對訟爭土地擁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莫某在陳某合法的宅基地上建建築物的行為已侵害了陳某的合法權益,已對陳某構成侵權,因此陳某要求莫某排除妨礙合法有據。
關於第二個問題,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是否合法,應否得到支持問題。陳某提出要求莫某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但並沒有提供出證據證明其在被侵權期間所受到的實際經濟損失,因此證據不足,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4. 承包地有村委會合同三十年村長將村民承包地當宅基地批出請問村委會是不是侵權。村委會是破壞合同根據法
你好,對方侵犯了你的土地承包權。
5. 房屋宅基地的糾紛訴訟時效適用多少年
訴訟時效一般適用於債權,理論及司法實踐上,普遍認為對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宅基地侵權屬於侵犯物權的行為,應該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不存在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
(5)侵權宅基十幾年是否能獲賠償擴展閱讀:
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
6. 宅基地侵權訴訟時效為多少年
宅基地侵權訴訟,姑且認為是宅基地使用權糾紛,對於此類糾紛,不適用訴訟時效。
即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宅基地使用權是一種用益物權,歸屬於物權體系。
而物權糾紛不存在訴訟時效的說法,只有請求權才涉及訴訟時效。
7. 我的宅基地上別人停上了車這叫不叫侵權或違法
1-該行為屬於侵權,車子停在宅基地上侵犯了你宅基地的用益物權,你可以主張對方停止侵害,回賠償損失。答
2-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3-《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8. 別人霸佔宅基地,我該怎麼辦。
宅基地被他人惡意侵佔,權利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權:
1、與直接侵權人協商處理,要求停止版侵權行為。權
2、找當地村委會,派出所進行調解處理。
3、收集侵權的證據,然後去法院起訴,要求停止侵權,排除妨礙。
《侵權法》共16章,對侵權行為法的基本理論、過錯侵權責任的一般原則、各種形式的替代侵權責任、因侵害他人人格利益而承擔的侵權責任、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原則與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抗辯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同時對侵權法的最新發展趨勢作了介紹。
在美國法律教育界與律師實務界,「美國法精要」是頗具特色的一套書,其特點是簡捷明快、深入淺出,美國法學院的學生將其作為課外教材,由此掌握美國各主要部門法的精義,執業律師也經常藉助這套書,以迅速了解某些部門法的相關情況。
9. 未取得宅基地使用證的房屋受到侵權可否立案
未取得宅基來地使用證的房屋,不論自其是否屬於違法建築,其佔有權仍然依法受保護,他人非法法定程序,非經法律授權不得侵犯其合法的佔有權。但執法部門根據法律規定進行執法的除外。
1、第二百四十二條 佔有人因使用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致使該不動產或者動產受到損害的,惡意佔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第二百四十三條 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3、第二百四十四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滅失,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請求賠償的,佔有人應當將因毀損、滅失取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返還給權利人;權利人的損害未得到足夠彌補的,惡意佔有人還應當賠償損失。
4、第二百四十五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10. 宅基地侵權怎麼賠償標准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於宅基地的產權屬於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於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徵收後,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麼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准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更改。
二、宅基地拆遷補償太低怎麼辦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