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居产生的财产纠纷应该怎么解决
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在没有登记结婚的情况下即开始同居生活,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当然也是双方的愿望。如果没有结婚,必然会引起财产上的纠纷。由于同居关系双方有共同生活的经历,所以法律规定同居期间的财产应该按照共同共有处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十条的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但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的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美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 分手后双方同居期间的财产应当如何分割
实践中,以夫妻名义同居后,双方又决定分手的,根据当前的法律,因为难以认定为事实婚姻,所以双方分手时将按同居财产分割。不过,在进行分割时,要先确定同居双方共同财产和个人所有的财产。属于同居双方共同财产的范围如下:1、工资、奖金;2、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5、其他应当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属于同居一方所有的财产的范围如下:1、一方同居前的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它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确定属于同居双方共同财产的,分手时双方将按以下方法处理:1、同居期间双方对财产做了约定的,从其约定;2、同居期间对财产未做约定的,解除同居关系时双方协议;3、双方对同居财产分割未达成协议的,将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因此,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双方,分手时难以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将不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