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甲与乙因施工合同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在法庭调查时,乙出示了双方订立的有效仲裁协 议,此时人民法院应当(
B仲裁法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回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答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现在,已经到了法庭调查期间,则应该继续审理。B
Ⅱ 甲乙双方发生合同纠纷,甲向法院提出诉讼,乙提出签有仲裁协议应通过仲裁解决,案件处理符合法律规定是
只要有仲裁协议,就必须仲裁,不能诉讼。
这个案件,法院如果查明确实有仲裁协议,应当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双方重新到约定的仲裁委员会去仲裁。
Ⅲ 甲、乙两公司因合同纠纷向某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后,甲公司不服,拟再次申请仲裁,或向
甲公司无权再次申请仲裁,但可能向法院提起撤销仲裁裁决诉讼,或向法院提交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
Ⅳ 合同纠纷的一方申请仲裁,另一方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吗
您好,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内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根据《仲裁法》第17条规定,结合其他有关司法解释,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可以归纳为: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4.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者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容事人对此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6.无法实现的仲裁协议。有的仲裁协议规定,争议发生后,提交中国仲裁机构依照美国仲裁协会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这种协议是无效的;
7.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的,仲裁协议无效;
8.仲裁终局性不确定的仲裁协议。有的仲裁协议规定,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提交某仲裁机构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这种协议因违背了仲裁终局性原则而无效。
Ⅳ 甲乙两公司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做出裁决后甲公司不服,其能够作出哪些选择
一、甲公司可选择的权利
甲公司如果是仲裁申请方,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甲公司如果是仲裁被申请方,除按上述程序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外,还可以在对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向执行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二、申请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条件
为防止恶意仲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而没有任何救济途径,法律规定了“撤销”和“不予执行”制度。但这两个制度却又与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是冲突的,而“一裁终局”是仲裁的生命,是仲裁与诉讼的最大区别,也是很多纠纷不诉讼而选择仲裁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不使“一裁终局”落空,法律对撤销和不予执行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即要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见《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和《仲裁法》第五十八条)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Ⅵ 凡因履行合同所发生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向上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不能,选择抄的仲裁委员会有效的,只能去仲裁
仲裁条款无效,又无法协商的,才能起诉
《仲裁法》
第十八条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Ⅶ 甲乙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将纠纷交由某仲裁委员会来裁决,甲公司担心仲裁裁决对自己权
如果复双方一致达成已经向制申请劳动仲裁了,那肯定要等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如不服裁决调解的一方,可向当地区域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法院针对实际点情况会予以受理的。
那不管是申请劳动仲裁,还是向法院起诉,双方都需向有关部门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并委托代理人处理相关事项。
Ⅷ 甲、乙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甲选定A仲裁员,乙选定B仲裁员,另 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首席仲裁
首选A。
理由是:仲裁法第53条规定: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Ⅸ 甲、乙在合同中约定因合同所发生的争议,提交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双方发生争议,甲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
B、该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法院
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问题的批复》已于2000年7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8月12日起施行。
二○○○年八月八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问题的批复
(2000年7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6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0〕25号)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鲁高法〔1998〕144号《关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该向何人民法院请求作出裁定以及人民法院如何作出裁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关于请示的第一个问题,当事人协议选择国内仲裁机构仲裁后,一方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该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由被告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关于请示的第二个问题,我院法释〔1998〕27号批复已有明确规定,在此不再答复。
此复
Ⅹ 24 【·单选题】甲、乙因买卖货物发生合同纠纷,甲向法院提起诉讼。开庭审理时,乙提出双方签有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
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定情形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意行为,法律在赋予其一定的约束力的同时,也往往明确规定达到具有这一约束力的强制性条件和规范。当仲裁协议违反了该条件和规范时,该仲裁协议无效。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在下列情形下无效: 1)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我国《仲裁法》第16条规定了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即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方式订立。因此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不受法律的保护。 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仲裁协议无效。 我国《仲裁法》第2条和第3条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而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为了维护民商事关系的稳定性及保护未成年人和其他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要求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否则,仲裁协议无效。 4)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该仲裁协议无效。 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的根本原则,它贯穿于仲裁程序的始终。仲裁协议的订立,也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以胁迫的手段与对方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违反了自愿原则,所订立的仲裁协议不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不符合仲裁协议成立的有效要件。 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者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对此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仲裁协议中要明确规定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这是仲裁法对仲裁协议的基本要求。如果仲裁协议中没有对此进行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该仲裁协议则具有瑕疵。对于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法律规定是可以补救的,即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如果未能达成补充协议,仲裁协议即为无效。
仲裁协议的失效
仲裁协议的失效是指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因特定事由的发生而丧失其原有的法律效力。仲裁协议的失效不同于仲裁协议的无效,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仲裁协议的失效是原本有效的仲裁协议在特定条件下失去了其效力,而仲裁协议的无效是该仲裁协议自始就没有法律效力。 仲裁协议在下列情形下失效: 1)基于仲裁协议,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被当事人自觉履行或者被法院强制执行,即仲裁协议约定的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得到最终解决,该仲裁协议因此而失效。我国《仲裁法》第9条规定,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因当事人协议放弃已签订的仲裁协议,而使该仲裁协议失效。协议放弃已订立的仲裁协议与协议订立仲裁协议一样,都是当事人的权利,仲裁协议一经双方当事人协议放弃,则失去效力。当事人协议放弃仲裁协议的具体表现为: A、双方当事人通过达成书面协议,明示放弃了原有的仲裁协议。 B、双方当事人通过达成书面协议,变更了纠纷解决方式。如当事人一致选择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从而使仲裁协议失效。 C、当事人通过默示行为变更了纠纷解决方式,使仲裁协议失效。如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而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 3)附期限的仲裁协议因期限届满而失效。如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该仲裁协议在签订后的6个月内有效,如果超过了6个月的约定期限,已签订的仲裁协议失效。 4)基于仲裁协议,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被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仲裁协议失效。我国《仲裁法》第9条规定,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