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闻采访报道中如何避免侵权
(一)使用原创或经授权的作品
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均会有选择性地与一些较大的新闻机构或图片社(公司)签订供稿、供图协议,以充实丰富自身媒体版面内容。因此,在刊载他人文字、摄影作品时,可以尽量使用已签订供稿、供图协议的作品,或他人已经明示授权使用的作品,尽量不转载网上来源不明的作品。为了增加可供使用的作品范围,媒体亦可从自身条件出发,考虑与其他媒体签订资源合作互用协议,互相使用对方的原创作品。有条件的媒体,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图片库、“图片超市”,上传自身摄影记者的作品,在编辑版面时尽量自身的原创作品。
(二)注明联系方式以避免诉讼
《著作权法》规定一些时事性新闻可以无偿转用,作者明确不得刊登的除外,但如果新闻里有评论内容,就受《著作权法》保护。若确有必要转载未经授权使用的作品,又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可以在文章后注明稿费领取的联系方式,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侵权,但可以降低诉讼风险,至少可以降低侵权的主观恶性。
(三)转载视频时也应避免侵权
国内很多网站转载他人视频采用了“嵌套”播出模式,即直接链接视频网站播出的电影、电视等视频节目。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网站链接他人录音录像作品,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有些著作权人很难联系,因此在支付著作权报酬上,网站难以操作,而且对著作权人的认定也有困难。所以视频内容除自己原创的外,可以考虑严格转载央-视、卫-视的时事类视频新闻。如果确实需要转载使用无法联系权利人的视频,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可委托中国版权协会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收转稿费,以避免侵权。
(四)纸媒转载作品尽量不上网
媒体转载他人享有著作财产权的作品,权利人大多可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得知,因此,传统纸媒转载他人作品的,应尽量不要向自己的网站传稿,在电子版传版时应先考虑对转载的作品进行技术性处理,如对该稿件或图片作出删除或替换等,以免遭至诉讼。
互联网时代,侵权问题显得愈发复杂化,作为内容输出方,如果想要理清关系,我建议是和第三方版权服务平台合作,比如鲸版权、维权骑士等,从版权登记确权、版权监测、版权保护、版权分发、版权交易到版权风控,有一系列的服务。
② 新闻报到不真实,会负什么法律责任吗如何维权
可以要求报料人发布公告更正不实报道,没效果可以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若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一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2)报道新闻不侵权匿名扩展阅读: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重要隐私等。
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通则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
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③ 转载新闻会不会涉嫌侵权
这个问来题要根据实际源情况进行判断
1、新闻的范畴要搞清楚,不是所有的出现在报纸、网站上的资料都是新闻;
2、以什么方式进行转摘,转摘后是否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如果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受转摘的网站没有声明“不许转摘”之类的话,可以转摘;
3、提个建议,建议去政府网站或者比较大的网站上转摘,注明出处或者自己重新编辑新闻上传。
④ 新闻报道中姓名使用某某代替,因报道失真是否存在侵权
谁知道是你啊
⑤ 在新闻报道中引用"不得转载"的报告部分观点会引发侵权问题吗
会。
未经作者同意将他人作品用作商用,构成侵权。侵权者必须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作者经济损失。
⑥ 转载新闻但写明出处算侵权吗
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条新闻在各个网站都会出现,这其中的情况就可以说是转载了,内对于那些新容闻我们甚至分不清楚到底哪里是原创,那新闻转载是否侵权呢?《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也就是说,转载新闻是不构成侵权的,但是这个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1、新闻的范畴要搞清楚,不是所有的出现在报纸、网站上的资料都是新闻;2、以什么方式进行转摘,转摘后是否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如果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受转摘的网站没有声明“不许转摘”之类的语言;3、提个建议,谨慎起见,获得同意后,再进行使用。
⑦ 未经本人同意新闻媒体擅自报道本人及家人的事情请问算侵权吗
您好:
一般不算。
涉及有损你们名誉,声誉,隐私等,才算。
⑧ 摘编新闻如何做到不侵权
对于大众媒体公开报道的新闻和评论,其他媒体有权转载(包括全部或回部分),且不需要经答过首发媒体的允许。但是,必须要注明转载自哪个媒体,作者是谁(如果作品的作者不是媒体的编辑或记者,还要给作者稿费,比如转载自由作者的评论就需要给作者稿费,但现在给的很少)。如果不写转载媒体或作者,是不合规定的。如果把别人的新闻或评论转载过来(包括大段引用)却加上自己的名字的,属于抄袭行为,当然是违法的。不过,现在的媒体,像中国新闻社这样干的很多,起码是很不规范的行为,严格的说也不算是侵权,毕竟人家在一开头就提到是什么么报道的,但不规范是肯定的。
⑨ 新闻报道中姓名用某某代替是否存在侵权
是不可以的。
侵犯名誉权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报道捏造事实,或叙述明显失实,有指向性,专评论失当属,对被指向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损失、精神损失。
现在报道既未使用真实姓名,又不存在捏造事实,所以李某不能以此要求恢复名誉。
法院应当驳回李某的诉请。
补充:
这样的题目,充其量只能说歪曲了事实,但情节不严重,这样的情况一般是不会支持李某的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