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买卖合同纠纷案,通常法官将会引用哪些法律作裁判依据
主要有以下法律: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合同法》有关买卖合同部分的条款
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
第三条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专同无效的属,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通俗的意思是,出卖人签合同将不属于自己的货物卖给其他人,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签订的合同有效,受买人可以依次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并相应的损失。主张合同无效,法院不会支持。
❸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常见案例 看看都需要注意什么
1、银行的抵押权如没有进行登记,抵押合同无效;如进行了登记,则银行有优先回受偿权。
2、银行抵押权未登记答的情况下,购房人购买房屋也存在登记与否的问题,登记了,购房人获得房屋产权,后续的抵押权无法设立;若无登记,则后续抵押有可能获得登记并取得抵押权,购房人利益必将难以保障。银行抵押权合法登记情况下,购房人显然无法顺利获得房屋产权,而后续抵押权人的抵押权仍有可能成立。
3、如购房人合法取得房屋产权,另外一人是不能从原产权人手里获得抵押权的,除非其抵押合同未登记或购房人未取得房屋产权。
❹ 买卖合同的纠纷案例
案例介绍:原告起诉称,其与被告分别于2007年1月25日、3月7日、5月3日和9月25日签订了《全干式单芯电缆户外终端及接地箱物资购销合同》、《110KV氧化锌避雷器采购合同》、《电缆附件试验合同》、《全干式单芯电缆户外终端物资购销合同》、《110电缆固定夹购销合同》,约定被告向原告采购变电电力设备元件的相关权利义务。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供给被告总价1292300元的变电电力设备元件,被告仅支付了919710元,剩余372590元未付。后经原告分别于2008年1月、2009年5月30日和2009年8月13日委托律师邮寄《律师崔款函》崔收,被告才又支付了部分欠款。到2009年12月30日止,原被告双方一致确定的欠款为229965元。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还款计划》一份,承诺从2010年1至11月每月支付原告19000元,第12个月支付20965元,所有欠款保证在2011年1月1日前全部还清,如到期未还清全部欠款,将承担由此带来的违约责任。《还款计划》出具后,被告至原告起诉时均没有向原告支付一分欠款。2010年1至7月份已构成根本违约,8至12月份已构成预期违约,理应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全面承担违约责任。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剩余货款229965元及延期支付利息20000元并承担律师费20000元,合计:269965元。被告在答辩期内未提交答辩。案件审理过程中,经调解达成协议:由被告于2010年12月15日前给付原告229965元并承担全部诉讼费,该调解协议已履行完毕。
❺ 买卖合同中产生质量纠纷,怎么办
买卖合同质量纠纷买受人如果在约定检验期通知出卖人,如没有约定检验期的,应当在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可以不接受物品或者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一百四十八条 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第一百五十八条 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
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
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两年的规定。
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间的限制。
(5)买卖合同纠纷中取标的物案例扩展阅读:
检验期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由法官酌定,买卖法还规定了两年的最长期间。
这些不同的期间含义如何,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不同地区的法院有不同的做法。下面拟从几个案例出发,对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案例一:正达公司与莘鸿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当事人约定了机器质保期为一年,正达公司提出质量异议的期限应当是自收货之日起一年,检验期也应当是一年。在该案中,法院直接将质量保证期认定为了检验期。
案例二:汉源公司与双贵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当事人虽然在合同中约定了“保修期为6个月,并按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货到工地,安装调试后止”,但该检验期间过短,买受人无法完成全面检验,因此原告可以在两年最长期间内提出质量异议。
而原告在收货后两年内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应当视为在合理期间内提出了异议。在该案中,法院认为检验期间过短后,并没有另行确定合理期间,也未考虑保修期的约定,而是直接适用了两年最长期间。
案例三:伟达公司诉瑞达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伟达公司虽然主张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但其未在合同约定的到货30天内提交书面异议,亦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货物的质量问题,对其主张不予采信。
双方约定了三年的质保期,伟达公司如果有证据证明在质保期内电池有质量问题,可以要求瑞达公司更换,但这属于双方自行协商或另行起诉的问题。在该案中,法院认定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提出异议,否则即使未过质保期,也不能再以标的物存在质量问题提出异议。
案例四:启测公司诉奥尔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一审法院以买受人未在质量保证期内提出质量异议,对其抗辩不予支持,而二审法院则认为双方没有约定检验期间时,买受人应当在合理期间内或质量保证期内提出异议,否则视为质量符合约定。
检验期间为我国合同法所确认,该法第一百五十八条不仅规定了约定期间、合理期间,还明确了两年最长期间以及质量保证期等,这种将各种期间杂糅在一起的立法,易造成实践中对上述各期间相互关系理解与适用上的混乱:
在案例一,法院将质量保证期等同为了检验期;
在案例二,法院在当事人有质量保证期约定的情况下,并没有考虑该约定而是适用了两年最长期间;
在案例三,法院认为检验期间与质量保证期存在根本区别,两者不能混同;
在案例四,法院认为当事人有质量保证期但无检验期间约定的情况下,还应受合理期间的约束。可见,司法实践对各期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分歧,在适用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解释),试图缓解司法实务中的混乱,如明确了合理期间的判断标准、区分外观瑕疵和隐蔽瑕疵等,但对于各期间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同的做法。
❻ 买卖合同纠纷是主张债权还是标的物
基于买卖合同主张债权。
合同之债是因订立合同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❼ 买卖合同纠纷包括哪些内容,定义都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回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答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